中世纪(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但同时中世纪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连接了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在客观上促成了当时欧洲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使得欧洲能够平缓地过度到下一个追求人文主义以及人之世俗享乐的文艺复兴时期,孕育了接下来发达而强盛的欧洲文明。
复调音乐篇
首先出现的是单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英语:Gregorian chant),它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天主教礼仪式音乐,因其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亦称为素歌(plainsong)。从节奏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圣咏没有明显的节拍,音符与音符时值几乎是相等的。
现代译谱谱例《Viderunt omnes》(意为大千世界)
试听链接:
https://music.163.com/m/song?id=17205393&userid=80286159
古谱谱例《复活节弥撒哈利路亚》
http://music.163.com/song/22538856?userid=80286159
在复调音乐开始出现的时候,是以单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为原型,在其上增添各种装饰性音符,以在不破坏其神圣性的前提下丰富音乐。
保存复调的最早文献《音乐手册》(Musica Enchiridis,约900年)中出现了在原素歌的基础上在下方新加等音程旋律的奥尔加农。这种手法是对于素歌的装饰。如下图展示了一个平行五度的例子。
在大约1100年时,素歌开始作为新旋律的基础,新加的声部开始置于格里高利圣咏之上作为装饰,这种形式首次出现在当时的一篇论文《如何写作复调音乐》中。下面谱例展示了其中的“复调哈利路亚”,此时复调部分的演唱较为困难,所以由技艺高超的僧侣们独唱。本谱例中开头和结尾处有独唱,中间为齐唱。
华丽奥尔加农示例(试听链接与谱例无关)
http://music.163.com/song/472885767?userid=80286159
在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全新的哥特式教堂被建造了出来,由于其使用了新的飞扶壁支撑技术,使得教堂内部空间更大,在这种新的声学效果更为空旷的空间里,新的复调音乐诞生了。
后来到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新宗教音乐诞生了更为灵活的奥尔加农,记录奥尔加农的《奥尔加农大全》中的克劳苏拉(clausula,拉丁文,原意为句子,多为二声部形式)开始从圣咏的可插入的替代形式转变为独立作品。下面的谱例是原本的克劳苏拉,下方声部为素歌,素歌声部被称为支撑声部(tenor)。这一时期,音乐开始出现一音对多音的技法,也促成了音乐向着规整拍子的方向发展。
正如大家所见,上方声部有了更多的音符,它可能演唱的依然是下方声部素歌的歌词,但是因为克劳苏拉只是原圣咏的一部分,并不能完整的表达全部歌词的内容,所以人们为它填上了新的拉丁语的歌词。这些新歌词与原素歌歌词紧密相关,这时这种新复调作品依然有着浓重的仪式和神圣色彩。
但是很快,人们开始为上声部填上本地语的歌词,他们和当时那些最受欢迎的民间小调有着同样的主题——爱情。这种新的复调音乐开始朝着世俗的方向演进。
最后,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在上方多加入了一个新的用本地语写作的声部,形成了三声部经文歌。
在十三世纪,三声部经文歌开始成为最流行的形式,从巴黎传向其他国家
它们分别演唱三首不同的歌词,而且会分别标出各自的名称,最下方的就是原来素歌的名称。此时支撑声部开始基本由器乐演奏,这也表现出了经文歌愈发世俗化走进人们生活的特点。上方两个声部演唱的经常是世俗的内容,大家从标题上就可以感受到。
谱例试听链接分享
http://music.163.com/song/465139296?userid=80286159
之后随着十三世纪弗朗科有量记谱法的发展,经文歌开始出现更短小的音符、更加复杂的节奏结合,音乐的线条自然也就越来越细腻了。
又到了大约十四世纪左右法国的马绍(Guillaume de Machaut)开始在支撑声部上方加入对应支撑声部(contratenor,意为写下一个与支撑声部相对应的音域一样音符时值也相等的声部),两者常形成对位,也会使用器乐代替。形成了声部独立性并不够强的假四声部经文歌,此时四个声部的独立性都比较差。以下为马绍创作的《基督,你是光明的白昼/来吧,圣灵和造物主/现在存在着苦难》的谱例。
谱例试听链接:
http://music.163.com/song/472880067?userid=80286159
马绍也写作了新的弥撒套曲,运用了假四声部的形式,但不同于之前的三声部经文歌,每个声部的歌词内容较为统一。
谱例试听链接:
http://music.163.com/song/465065012?userid=80286159
垂怜经古谱谱例
垂怜经现代译谱谱例
http://music.163.com/song/465063009?userid=80286159
至此,中世纪已接近尾声,直到15世纪,又在支撑声部下加上一了另一个低音声部bass,即男低音,至此,我们今天熟悉的SATB合唱形式开始出现。
记谱法篇
格里高利圣咏数量繁多,大约有三千多首,原本是没有记谱的,完全依靠演唱的僧侣之间口传心授来进行传承。
在九世纪早期,人们开始在歌词上方增添一些指示音符相对音高的钮姆符,但这些符号只能指示出旋律的大概起伏。
之后,人们又开始为其增添上表达相对音高的谱线便于辨别钮姆符线表达的音高。
同一首《复活节弥撒哈利路亚》不同时期地点记录版本
在十一世纪左右意大利本笃会修士圭多达莱佐(Guido d’Arezzo)发明了四线钮姆谱(此说法存疑,但这种线谱记录法的确是起源于意大利),这种方法准确的表现出了旋律的相对音高。12世纪,带有一个C或F谱号的线谱已被普遍使用。
阿尔卑斯山以南国家和欧洲西部的方形记谱(Square notation)
阿尔卑斯山以北国家和欧洲东部的哥特式记谱(Gothic notation)
由于以前的记谱法只能表示音高无法表示明确的节奏,而且新的音乐开始朝着声部之间形成对位的方向发展,在大约1200年左右,为了使得新的二声部圣歌步调保持一致,理论家们开始从巴黎圣母院的新宗教复调音乐中归纳出有节奏模式的记谱法:
可以看出这些记谱法都是以三为划分单位来划分一个完整节拍的的,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信仰不无关系。
在14世纪,人们进一步优化了关于节奏的记谱,代表“古艺术”的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mensural notation)采用如下的方法:
在大约1320年,法国新艺术家穆里斯和维特里相继提出新的节奏记谱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增加了更小的音符时值,最小时值不再依靠三分原则,二分节奏划分开始逐渐占据主导:
又到了十四世纪的法国,记谱法进一步变化,在弗朗科的基础上将短音符、次短音符构建分化,每一级既可以三分(完整拍)也可以二分(不完整拍),以下是两种示例:
以上每种节奏前面的圆圈和圆圈中的点相当于今天的拍号的意义,他们表示了次级短音符的划分情况,圆圈表示分为三拍,半圆表示分为两拍,下面的半圆也演变成了今天的4/4拍号。
至此,中世纪也接近了尾声。
总结
总的来说,复调音乐的发展和记谱法的沿革、创新是离不开关系的。因为数量众多的格里高利圣咏需要传承和记录,所以客观推进了表示相对音高和旋律走向的钮姆符线的出现,以及进一步的表示音高的谱线、谱号、音符的出现。之后因为有更加复杂对位关系一音对多音的二声部复调圣咏的出现,不能表示准确节奏关系的四线钮姆谱开始被改良,音乐家们开始逐渐发展和完善有量记谱法,而记谱法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复调音乐向着更多声部、细致的层次发展。
这些调式、谱线、音符时值关系、谱号的发展与沿革也为接下来古典音乐的和声、复调以及大规模管弦乐队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数量众多的古朴清雅的格里高利圣咏、表现民众生活的世俗歌曲经文歌、当时众多游吟诗人们的小曲、以及早期的宗教用曲圣咏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世纪
https://baike.baidu.com/item/格里高利圣咏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697872
https://www.futurelearn.com/courses/from-ink-to-sound/0/steps/26011
http://www.history.com
http://www.lostkingdom.net/the-life-of-a-villager-during-the-middle-ages/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fdd649e92d54e1ed000bc6e111914fef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aeb08797642ac373fee77e23d068d56c1584385f4d67751f7ba1379fafcba2729752bb61fdc48b92
[美]杰里米·尤德金.欧洲中世纪音乐[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北京,2005-12.
[美]克雷格·莱特.聆听音乐[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