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906-1907年,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这首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故称《千人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是马勒所创作的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用马勒自己的话来说,此曲是对前七部的总结。其除了庞大的交响乐队,还有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童声合唱团,七个独唱演员。也因此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不但规模大,内容也有所突破,个人的悲剧因素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贝多芬式的博爱、欢乐和幸福。
这是在我过去作品中最大的作品,内容与形式都非常独特,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你不妨想象大宇宙发出音响的情形,那简直已不是人类的声音,而是太阳运行的声音。
我过去的交响曲,只不过属于这首交响曲的序曲。过去的作品表现的都是主观性的悲剧,这首作品却是歌颂伟大的欢乐与光荣。
......
——马勒
引自马勒给门盖尔贝格信
这个作品由两大部分,或曰两个板块相辅相成地结构而成。第一大部分,或曰第一个板块,是以古拉丁圣歌《降临吧,造物主的圣灵》(Veni Creator Spiritus)为基础而谱写的一种交响化篇章,第二大部分,或曰第二个板块,则是对歌德的文学巨著《浮士德》第二部分最后一幕所做的一种“歌剧式演化”。与在世界其他地方演出的动人场景存有惊人相似之一幕的是,此作品在中国演出终结之时,观众所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常常都会持续长达近半个小时而经久不衰。
马勒的体系化的音乐作品,或曰马勒的精神体系,至今具有如下这些举世公认的表征、意义、特质与价值:
“马勒对人类理想的幻灭、对死亡深刻的恐惧、对命运不安的预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他崭新的音乐语言——配器的变奏效果、奇异色彩、特殊组合、大小调之间不息的互动、调性的含糊隐晦、不和谐音的运用和保留等等——使他成为新一代更前卫音乐家的偶像。他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承前启后,犹如19世纪初的贝多芬,是联结19世纪和20世纪的桥梁。”
资料图片
“马勒的音乐今天看来依然是一种边缘的音乐,它以异乎寻常的形式表达了异乎寻常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是知识分子文化的极致表现。它游离于现实的、当下的中心话题,突破先验理性、传统观念的坚硬冰层,充分凸显了这种文化的独创性与独特性……”
资料图片
此外,“具有浪漫主义包孕宇宙、气吞山河的力量和气势”的马勒的音乐作品,甚至被认为“传达着宇宙和灵魂的全部奥秘”。马勒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十大交响曲,“几乎包含了19世纪整个浪漫主义音乐的所有主题:大自然、民间传说、人类的博爱、对上帝的信仰、悲观主义、对命运和死亡的思考、神秘主义、感伤主义等等”。而从专业作曲技巧上来讲,马勒也功不可没,其“错综复杂的转调和明确的调性相辅相成,难以捉摸的复调手法和大胆革新的复调配器相互交织,使他的交响曲一点也不落俗套,给人以巨大的‘陌生化’的刺激与震撼”。
1876 比利时作曲家指挥家弗洛·阿尔佩茨(Flor Alpaerts)诞生于安特卫普
1887 罗马尼亚大提琴家、指挥家乔治·乔治斯库(George Georgescu)诞生于苏里纳 一战之后是乔治·埃内斯库爱乐乐团(Bucharest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中坚力量,二战之后担任罗马尼亚国家广播管弦乐团(George Enescu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总监
1901 德国作曲家恩斯特·佩平(Ernst Pepping)诞生于杜依斯堡
1944 苏联小提琴家弗拉基米尔·斯皮瓦科夫(Vladimir Spivakov) 创建“莫斯科名家”室内乐团,并任指挥兼独奏家
1953 美国爵士乐萨克斯管演奏家约翰·佐恩(John Zorn)诞生于纽约 二十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1739 德国作曲家雷纳尔·凯泽(Reinhard Keiser)尔逝世于汉堡 汉堡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前辈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凯泽,佐恩
首演
1910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首演于慕尼黑。指挥:马勒
1932 维拉—罗勃斯《第一号巴西的巴赫风格》首演于里约热内卢
1954 伯恩斯坦:协奏曲《小夜曲》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1986 伯恩斯坦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弗尔索瓦《十二件乐器的音乐》首演于柏林
图为威尼斯凤凰剧院,图片仅供参考
1840 舒曼与克拉拉喜结连理
2003 卡内基音乐厅地下新厅正式启用
图为舒曼与克拉拉,图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