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ca唱片公司近期推出一辑新制作,名为“Legends”。这辑为数二十款的古典音乐唱片已陆续推出。其内容概括了各类型的音乐,主要收集五十年代立体声至八十年代数码初期的录音。
Decca Legends标榜一些传奇性的伟大音乐家和一批传奇性的杰出录音,受到著名音乐评论家的崇高评价,也深受爱乐者的受落,且历久不衰,这肯定了其存在的历史价值。
当然,优良的录音制作技术经过不断地改良,开拓,创新等步骤,从而令这批旧有的录音能有效地保存下来且更趋完美。这当中有不少的曲目经过了无数次的再版,但每次都以崭新的姿态呈现给爱乐者,领略不同的感受。那这次又以什么姿态出现呢?就是最新的录音标准96kHz/24bit Digital Technology。
这一辑的唱片印制,全以灰色为骨干,黑色的字体凸出吸引人,加上一个红色端庄的印章,予人一种古朴典雅而舒服的感觉,小册子的封面印刷也以灰色底衬以黑白的人物照,再配上那红色的印章,颇具时代感,背册则印上当年第一版LP时的原庄彩色封面,使人回味无穷;小册子内里的内容也极之齐全,间中加插几帧珍贵的相片,可谓图文并茂。如此严谨的产品,一张中价CD的价钱,可谓给足我们消费者的面子了。这是Universal 成功收购Polygram 之后首批推出的新唱片。A Universal Music Company 新名称将代替以往唱片上的A Polygram Company,所谓新人事新作风,以这一辑“Legends”的制作表现,希望未来能给我们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二十款唱片由器乐独奏到大型管弦乐、独唱声乐到大型声乐套曲、圣乐合唱到歌剧等都有了,设计上可见心思。对我来说,这一辑的每一张CD我都喜欢,虽然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曲目我已拥有,但新的制作颇吸引我,有钱的时候我会考虑买齐这全辑精品。
歌剧“Aida”的版本众多,卡拉扬这套1959年录制的版本,仍为我心头所好,Tebaldi 的Aida 和Bergonzi 的Radames 这两个角色,他人望尘莫及也;James Brown 这位老牌爆棚发烧能手制造出来的唱片不知烧死了多少发烧友。这出歌剧是应庆典而作的,规模宏伟不在话下,戏剧的构成也强而有力地无懈可击,尤其第二幕的第二场凯旋场面,演员配合芭蕾舞团、合唱团等,人数可达数百之众,这岂不开正了卡拉扬的戏路,当然大展身手罗。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东西方交通起了巨大的变化,接着在开罗又建起了一座歌剧院、威尔第Verdi 以钜酬受邀为此歌剧院的落成典礼写一出新歌剧。起初威尔第不肯正式答应,等到他看过了剧本之后才改变初衷而接受了这项工作,“Aida”以西元前的埃及与伊索比亚的战争为背景的一段凄美悲壮的爱情故事为蓝本,1871年在开罗歌剧院举行初演之后,被评为威尔第生平最伟大的杰作。也促使他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卡拉扬与J.Brown 合作的这套1959年Aida 录音,肯定也是最伟大的歌剧录音之一。Decca 当初出版这套歌剧录音共三张CD,如今这套新制作已收辑成两张中价的CD,绝对超值。
舒伯特的Arpeggione Sonata 由罗斯特洛波维奇与布里顿两位大师合作,经G.Parry精心调校出惊人的音色:“真”,自69年推出以来一直为乐人啧啧称道。而两位大师给这首作品的演绎之精可横扫群雄,罗斯特洛波维奇对于长乐句的处理法尽显其精湛的功力,无人能出其右,尚且在速度的控制上产生的起承转合作用令这首艰难的乐曲听起来圆滑无比,我只能以一句古语来形容这首演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布里顿与罗氏相识于1960年,俩人惺惺相惜地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由合作而成为莫逆之交,也因此布里顿作了不少大提琴的音乐题献给罗氏。
根据了解,布里顿肯为之伴奏者除歌唱家Peter Pears 就是罗氏了,可谓识英雄重英雄。
Arpeggione 原身为维也纳的弦乐器制造家Staufer 所发明的一种六条弦附有琴格的弦乐器,外型类似吉他而稍大,故亦称Guitar Violoncelio,与大提琴同样放在两膝间用弓演奏,简单地说就好像使用琴弓演奏今日的吉他一样。当时曾有对此乐器的描述如下:“高音如同obce一般优美柔和,低音类似Basset Horn 的音色,可以用复音奏法轻易演奏半音阶乐句。”此外还有一位热心学者V.Schuster,他在此乐器发表不久后即出版一本名为“Staufer 新发明的Guitar Viloncello教本”,致力于此乐器的普及。舒伯特就是受到Schuster 的影响而作了这首Arpeggione Sonata,但不知为何此乐器很快就被遗忘。一直到1871年这首奏鸣曲的乐谱才被出版,用其内容非常充实而优美动人,故改以用大提琴演奏。但由于原来是为六弦乐器而写的作品,因此改用四弦的大提琴来演奏肯定会碰到相当困难的技巧,以罗氏的修为登高山如履平地,给爱乐者绝对的信心保证。尽管我已拥有此曲的LP和CD版多款,但这款新版我还是照买不误。
Karl Bohm,资深的朋友应该认识这位本世纪享誉尊隆的卓越指挥家,八一年在萨尔斯堡逝世,寿享八十七。Bohm是诠译德、奥两国古典及浪漫作品的高手,尤其热衷于他的老乡Bruckner 的作品,自三十年代开始指挥演出、录音Bruckner的交响曲几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张1973年录音的布氏第四交响曲“Romantic”由Bohm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他与VPO的合作关系始于1933年,与爱乐团成员情谊深厚,这个录音也可算是他们四十年来的黄金印证,乐评赞誉为“令人窒息的宏伟诠译”。Bruckner本身是位天主教徒又擅长演奏管风琴,其每一首交响曲都像用相同风格建造的歌德式大教堂一般巍然耸立,风格与语法变化不但都具有明确的个性,而且作品的规模一首比一首宏大。
这首第四交响应该算是布氏表现大自然之美与对神感谢最壮丽的乐章;其惯用的Brass Chorus手法效果如同风琴的八度键全开一般,几个八度同音齐奏制造出最强奏的威力。VPO在Bohm的引导下就给我们营造出这种高扬而灿烂场面,管弦乐美妙的演奏再加上卓越的录音,使之成为古典音乐唱片史上一张永垂不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