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套曲作品,作曲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形象和手法,通过几个乐章来展示生活的不同景物和场面。
在色彩纷呈的交响曲中,有十部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个性鲜明,可以作为众多交响曲的代表 。初登爱乐之门者要想认识交响曲,应该首先一睹它们的丰采。
最通俗的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指挥:切利比达克
表演:慕尼黑爱乐乐团
主题最鲜明的交响曲: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
为了体现这部交响曲内容的重大意义和深度,贝多芬采用了很多新的手法。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乐章与乐章之间的联系,不仅在于戏剧性发展的进程,而且还在于一个特定的“主导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的动机。这个一开场就强悍出现的“d-d-d-da”的动机,贝多芬曾经说过:“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命运”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这一音乐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第五“命运”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
指挥:卡拉扬
表演:柏林爱乐乐团
最长的交响曲:马勒的第三交响曲
当命运持着冷酷咄咄逼来,不安的马勒做出两种选择:要麽是借助宗教教义来寻求精神解脱,要麽就躲到大自然中继续构筑自己的理想世界。《第三交响曲》选择后者,它是马勒最乐观的作品,他把大自然本身作为画布,大千世界的所有景象都成了他的音乐素材。对天地万物的热爱之情却表明:马勒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积极探索着人生意义。马勒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满意的,他曾经跟好友布鲁诺·瓦尔特说:“看,我已经把这(大自然的)一切都写进了我的第三交响曲!”。
但在很多乐迷看来,《第三号响曲》可能是最难接受的一首,它冗長的第一乐章足于吓跑许多人,参考布列兹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版本,全曲大概90多分钟,其中第一乐章有惊人的30多分钟。
乐曲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大自然,篇幅虽然很长,基本主题却只有两个:一个是代表死亡的葬礼进行曲,另一个是代表生命的夏日进行曲。漫长的篇幅,庞大的乐队,包括场外乐队和大规模的合唱队,可以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强烈的情绪感受和巨大的情感落差,表达出作者对人类存在至深至沉的思考和探索,对很多马勒的乐迷而言,反而是极大的感官享受。
指挥:海廷克
表演: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最短的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古典)交响曲
普罗科非耶夫的音乐注重音乐的普及性。《第一交响曲》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最优美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与《彼得与狼》一道属于他上演和录音最多的作品之列。
《第一交响曲》四个乐章皆精神饱满,旋律优美,灵气十足,的确是天才的纵洒之作。第一乐章很象海顿,但已经明显是现代音乐语汇和情怀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极为专业,而气质朝气蓬勃,亲切而带俏皮谐谑。这作品很适合给年轻人作普及音乐欣赏之用:不会沉闷,无须深刻的理性理解,又容易对严肃音乐的创作激发一些兴趣,学一点音乐知识,关键一点是这首曲子的内在气质和精神是现代的,这样就有了一些共通点了。
指挥:捷基耶夫(gergiev)
表演:维也纳爱乐乐团
最辉煌的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一直到完成了《庄严弥撒》之后,作曲家才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
《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度所感染!很多作曲家、音乐家甚至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贝九》的成就,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从首演开始,200多年以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直就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指挥:卡拉扬
表演:柏林爱乐乐团
规模最宏大的交响曲:马勒的第八(千人)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是马勒所创作的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马勒创作此曲时,曾写信给门盖尔贝格,称,“这是在我过去作品中最大的作品,内容与形式都非常独特,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你不妨想象大宇宙发出音响的情形,那简直已不是人类的声音,而是太阳运行的声音。”他又说,“我过去的交响曲,只不过属于这首交响曲的序曲。过去的作品表现的都是主观性的悲剧,这首作品却是歌颂伟大的欢乐与光荣。”
1910年9月12日,在德国慕尼黑展览大厦音乐大厅,马勒亲自指挥了此作。在节目小册子里说明,共有八百五十八位歌唱家和一百七十一位演奏家参加了演出,其中包括慕尼黑中央歌唱学校三百五十名儿童合唱团和来自慕尼黑等地的八位杰出独唱家。许多影响20世纪文化进程的著名人物光临了首演,全场观众为之沸腾,雀跃。当千人大合唱演出成功后,掌声持续了半小时之久,成为20世纪初世界乐坛上的一个巅峰盛典。
指挥:马里斯·扬颂斯
最有争议的交响曲: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在舒柏特二十五岁那一年(1822年)写成,但一直到他死后三十七年,奥地利一位指挥家为了筹办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演奏会时,才从舒柏特一位兄弟的抽屉中的乱纸堆中发现。这部作品在1865年的初次演出,成为音乐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但使人们对舒柏特在交响音乐创作方面的才华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世界交响音乐史揭开新的一页。
这部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而一般交响曲却有三至四个乐章。舒柏特最大型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是在他逝世那一年写成的,它比《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还晚了六个年头,可见认为舒柏特未及完成这部交响曲便已夭折的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1928年,为了纪念舒柏特逝世一百周年,有些好心人曾提出要续写《未完成》交响曲的问题,并组织了一些稿件,但最后负责评选稿件的委员会终于承认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多余的,因为这部所谓“未完成”的交响曲,事实上它本身已经是一部完美无缺的作品。
舒柏特的歌曲所塑造的那个浪漫主义幻想者的典型形象,在这部交响曲中同样生动地再现出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确定了作品的戏剧性特点,而所有这些紧张的矛盾冲突,又都是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展现的,这心理刻划的画卷又赋予作品一种新颖的抒情特点——忧郁的沉思,诗意的气氛,丰富的旋律,都好像是直接从舒柏特的歌曲中产生出来似的。
指挥:阿巴多
最奇特的交响曲:海顿的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
1766年,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宫内严格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
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指挥:adam fischer
最难产的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从构思到最后完成,先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早在1862年,勃拉姆斯已经写出除了开头引子部分的第一乐章,同时还在进行后面几个乐章的构思。一直到1874年他的管弦乐作品《海顿主题变奏曲》演出成功以后,他才又回过头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它进行创作,终于在1876年完成于克拉拉的里顿塔别墅。
《第一交响曲》留有作者早期积极奋进的迹象,在思想构思、结构原则,或是在主题形象和风格等方面,受贝多芬的影响很大,接近于贝多芬的交响曲,即将作品创作成体现解决矛盾走向胜利和欢乐的思想。
勃拉姆斯意识到他的思想中有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他又认为浪漫主义和交响乐逻辑是根本对立的,可能是这个原因,纠缠到他四十几岁才慎重地写交响曲,但曲子里还是摆脱不了浪漫主义的成份。
这部交响曲应用了“主题句”形式的“固定乐思”,它超越于主题发展的逻辑之上,起着联结整个交响曲的作用。对于这一“固定乐思”的发展,使用的是古典主义艺术常用手法——变奏,突破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只限于在四重奏和交响乐的慢乐章和末乐章使用,而在奏鸣曲式中勃拉姆斯也对这种手法作了运用。
指挥:伯恩斯坦
结构最不寻常的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剧三部曲
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三部戏剧性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由于思想内容和情绪氛围彼此相近,时常被总称为悲剧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揭示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个人同遭遇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其中每一部作品分别反映出悲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悲剧的第一幕,展示了个人的悲剧性体验的内心世界;作为悲剧的第二幕,《第五交响曲》表现出险恶力量的寒冷气息;至于《第六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步交响曲,是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的终结,反映的是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用前所未有的威力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
第六交响曲《悲怆》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它既不像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那样具有明确的叙述性内容,也不像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那般具有明显的描绘性特征,《悲怆》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别名也是作品完成之后在偶然的灵思驱动下附加的。因此不少乐评家认为,该曲并不具备标题音乐的特征。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指挥:捷基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