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京胡>京胡教程>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4-1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关于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之区别,蒋莘老师是这样说的:[散板]和[摇板]是京剧唱腔中的两种板式,这两种板式首先在节奏上就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开唱前的板鼓“开头”,还是唱腔的起首“过门”,均有本质的不同。[散板]唱腔中的旋律及节奏是以‘松动,自由,弹性”为特点,前辈们形象地称之为“猴皮筋儿”,意思是能“伸”能“缩”及较“随意性”,也是较“灵活”的。而[摇板]唱腔中的旋律及节奏与[散板]就截然不同了,[摇板]唱腔中的旋律一向以“行云流水”的形式为风格,节奏是以“圆华顺畅”为特点,前辈们俗称“直板儿量”,还将[摇板]的节奏非常形象地比作为“摇橹”。它的节奏是以固定节奏形式为基础,丝毫不能晃动,琴师在演奏[摇板]时是最有感触的,也是较敏感的,否则“弓头”与鼓师所演奏的(板)节奏就不“合槽”了。

  张再峰在《京胡大教本》中是这样说的:在京剧中早先是把今天的“摇板”称之为“散板”,而把今天的“散板”称之为“摇板”,我们在参阅原来的文选、谱例时,应加以注意和区别。

  摇板的主要特征是:鼓佬挎板单键击鼓指挥。其板(节拍)与唱腔是两种节拍,它是以散唱加1/4节拍而成,即唱腔节奏是散拍子,演唱者酌情自由处理,而伴奏则是一拍子,即散唱紧拉。摇板一般不用小节线。每拍可无定次反复,但这种反复的范围一般在2-6拍。它的唱腔旋律一般以四分音符记谱,而过门则用八分音符记谱,故过门的速度比唱腔的速度显得有快一倍之感。(但实际上击板的速度并未快一倍),所以有“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一说。

  在演奏摇板时,起首过门与唱腔中过门的第一拍都要用上弓演奏,西皮摇板大过门无定次反复,至开唱随腔。演员可在胡琴的上弓或下弓开唱。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在伴奏摇板时,每句唱腔的最后一个音,须调整为下弓,且须作小停顿,这样才便于后面过门的第一个音用上弓,散唱时例外。唱腔中有唱词的音都应在每拍的重音上,用上弓演奏(两个字以上紧接的唱词例外)。为了便于按指换弦,在不影响弓序和节奏的情况下,伴腔时可以只拉骨干音,每首曲调的结尾收束都要在下弓。

  散板的节拍重音及单位拍的时值不十分固定,而是根据乐曲的内容和表演者的体会自由处理。在京剧中独立的一段散板唱腔,或在其他板式的某一段唱腔之前,或在这段唱腔中间的散唱及后面的叫散,还有“导板”“吟唱”“滚板”等,都属于散拍子之列。除“导板”“吟唱”“滚板”有专用的板式称谓外,对其他散唱的唱腔都称之为“散板”。散板一般不用小节线,偶尔用小节线或虚线也是根据需要而划。一般不记拍号,用“散”字或“サ”为散拍子的标记。

  京剧中散板的强弱轻重及单位的拍值,语气的抑扬顿挫都是根据唱词的语气,情感的表达要求,以语言节奏为依据,其语言节奏就是乐句结构的基础。拍子的紧慢,拍值,音的长短一般在曲谱上无严格规定,虽有“慢拉(打)慢唱”或“散拉(打)散唱”的特征,但并不是散乱无章,它所谓的“散”是有一定的“尺寸”和弹性的。如程砚秋先生唱散板就有“上板散板”之说。演奏散板时要求准确,在唱散板时各个音符的长短应有一定的准确尺度。这种尺度是以演唱者对词意的体验所作的适度处理。在速度方面它是随词意所需表现的情感来决定唱腔的快慢与强弱的起伏,演唱或伴奏者同样要主动地把握好它的弹性尺寸,即拱与板。散板正像清人徐大椿所言“无节之中,处处有节,无板之处,胜于有板”。

  散板的伴奏首先要求伴奏者要熟悉唱腔及演唱者的气口,这样才能达到业内术语所说“散板要准”的要求。过门的快与慢应视演唱者的语气节奏要求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是散唱散拉,每句或分句的第一个字的音或需要强音的地方都要用上弓伴奏,着也是因语气的气势和京胡演奏的特性的要求。(除紧缩句,联唱句外),其抑扬顿挫,轻重快慢是全方位与演唱者同步起落,在伴奏时句中的气口垫音应恰到好处。

  费玉平老师在《京胡演奏教程》中说:散拍子即无节拍(京剧称散板),记谱为散节奏形式,用音及句幅可长可短,起止较为自由。其实,散节拍唱腔是音散形不散,因此在为散节拍唱腔伴奏时要牢牢把握散中有形的律动特点,将运弓的急缓停起与演唱者的句法,气口,神态,动态紧密地链接在一起,做到变中有法,活板传情。

  1、散拉散唱,故称[散板]。从谱面上看,伴奏与唱腔几乎完全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像上板节拍那样音值固定,因为[散板]唱腔的节拍长度具有伸缩性,故而伴奏就会出现灵活处理的空间,那么为散节拍唱腔伴奏的要领是什么?我以为,关键是抓节奏,抓气口,可见节奏,气口在散节拍伴奏中的重要性。

  2、紧拉慢唱,故称[摇板]。以散节拍唱腔和无定次的紧凑固定击板节拍伴奏合而为一,属于节拍自由的散板类型板式。紧拉慢唱的伴奏要领,即始终贯穿唱腔之中的固定击板节拍,运弓时要做到快而不慌,稳而不拖,伴奏与唱腔的协作链条不是一字不差的唱腔音符,而是互为依存的节奏律动,只有这样相配才能使紧拉慢唱的行腔自如,讨俏,琴者也得以发挥其灵动的伴奏技巧。

  林宗褆老师关于二黄摇板伴奏的精辟论述:

  简要:

  1  谱中唱下方音只是参考,不能照此拉。

  2 “紧拉慢唱”:过门的八分音符是推拉,而随唱拉是一拍一弓,且第一个音必须推弓开始,叫“双变单”。而由拉唱转过门叫“单变双”。

  3  无论双单怎样交替,节奏的速度(心板)绝对不能有絲毫晃动。叫“以不变应多变”(拉唱音符不固定)。

  摇板散板伴奏弓法问:摇板散板伴奏有没有规律?

  在回答之前,我要大家明确,摇板或散板的弓序不存在正弓,反弓,错误和正确之说。“弓速”指弓子的节拍感,最后一个音用推弓和拉弓都可以。

  下面的四字句,是我对“摇板”伴奏规律的总结。

  摇板拉法,不能看谱,内心随唱,别管小弯,主音抓住。一板一弓,

  里外换音,随腔变动,不要着补。两个技巧,回滑垫指,随弓进入,

  心中不慌,把握弓速,散尾结束。初学强调,弓速关键,技巧二步。

  散导不同,无有弓速,快慢长短,随唱无阻。摇散伴奏,一回一样,

  不会重复。平、妙之分,情韵之处。

  再谈摇板拉法

  1. 摇板是1/4,有板无眼,所以无论推弓或拉弓,都在板上,没有“弓子反了”这一说法。

  2. 最后一个音,用推弓或拉弓都可以,只是常常以渐慢结束。

  3. “里外换音,随腔变动,不要着补”: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拉哪根弦,你都要跟着板和唱走,换弦不能影响弓速。“不要着补”是,你如果没有跟上唱,不要纠正,不要着补,要继续往下随腔拉下去。

  4. “别管小弯儿,主音抓住”:小弯儿就是小腔,主音就是每句的骨干音,一般都具稳定性和音稍长。所以遇到小腔儿,你可以只拉某个音,简化拉,主音你要抓住。

  5. 拉摇板过门是一拍两个八分音符,而拉唱时每板一弓的四分音符,弓速慢了一倍。所以一定要在推弓上变成四分音符。

  6. 摇板拉得好坏和唱者有关系。唱者在无拘束的散腔中也要有心板,这样“转弯”时才会给京胡有暗示。而京胡垫过门时也要有心板,出来的时间要合适,不早不晚,这里需要经验。

  7. “回滑垫指随腔进入”:意思是用技巧时不能影响弓速。一般情况下,技巧动作要小才不会影响弓速。

  8. 摇板伴奏好与坏还取决于月琴,二胡和鼓板是否也在一个速度内。如果其中一人速度稍有晃动,那将会影响他人,所以大家都要听板的速度,这样才能不乱。

  9. 摇板过门之前的锣鼓点子速度一定要准确,不能和摇板的速度脱节。稍慢或稍快都会给过门的链接带来不舒服之感,这个问题常常在业余者的合作中产生。

  10.摇板的速度也分好多种,这取决于行当,皮黄,剧情,人物感情的不同而变化。

相关文章 推荐

学京胡,每天练多久为宜 ?
人气:248
京胡教程
学京胡,每天练多久为宜 ?
京胡拉唱技巧 徐兰沅操琴艺诀
人气:193
京胡教程
京胡拉唱技巧 徐兰沅操琴艺诀
胡琴基本技术要点分析
人气:128
京胡教程
胡琴基本技术要点分析
吴炳璋京胡演奏与教学要领口诀
人气:234
京胡教程
吴炳璋京胡演奏与教学要领口诀
京胡弓法教学
人气:348
京胡教程
京胡弓法教学
P26.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换把(1)
人气:225
京胡视频教学
P26.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换把(1)
京胡独奏常见问题
人气:326
京胡教程
京胡独奏常见问题
P23.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倚音
人气:189
京胡视频教学
P23.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倚音
P8.张素英京胡教学:运弓技巧——中弓(示范演奏《击鼓骂曹》)
人气:238
京胡视频教学
P8.张素英京胡教学:运弓技巧——中弓(示范演奏《击鼓骂曹》)
程派京胡伴奏的体会与特点
人气:394
京胡百科
程派京胡伴奏的体会与特点
网上如何学京胡?
人气:433
京胡教程
网上如何学京胡?
京胡尺寸的模数协调
人气:312
京胡教程
京胡尺寸的模数协调

大家都在看

网上如何学京胡?

网上如何学京胡?

当今网上有许多京胡教学视频,林宗缇、燕守平、王鹤文,宋士芳、姚利,李祖铭、威海的李世荣、吴汝俊,周佑君、周志强、费玉明、梅派大师崔学全、王福隆、迟彦春、刘正辉,张素英,...

京胡教程 433 阅读

京胡定弦速查表

京胡定弦速查表

二黄调门 西皮调门 工尺调 眼说 里弦音高 外弦音高 里弦HZ 外弦HZ A G 乙字调 两个眼 E B 659.26 987.77 G# F# 正宫半调 两个半 D# A# 622.3 932.4 G F 正宫调(五字调) 三个眼 D A 587.32 880.00 F# E 硬六字调 四...

京胡教程 1529 阅读

京胡练习中的几个要领

京胡练习中的几个要领

林永山是我学习京胡的指导老师。他在京胡演奏几十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下是他的部分经验总结,供京胡爱好者学习参考。 关于京胡练习中的几个要领 (林永山) 在学习京胡演奏中...

京胡教程 197 阅读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关于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之区别,蒋莘老师是这样说的:[散板]和[摇板]是京剧唱腔中的两种板式,这两种板式首先在节奏上就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开唱前的板鼓开头,还是唱腔的起...

京胡教程 213 阅读

京胡好声音三段论

京胡好声音三段论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幻化为七色光,是因为光子有震动波的属性,单位时间的震动次数被称为频率,不同的震动频率组成特定的频谱。京胡的声音也有频谱。在仪器上也许反映的是一个噪音图...

京胡教程 220 阅读

京二胡和京胡有什么不同?

京二胡和京胡有什么不同?

京二胡是专门从事京剧伴奏的乐器,是我国民族器乐中年轻的一员,只有不到九十年的历史。1923年梅兰芳在排演新编剧目《西施》的过程中,感到乐队伴奏弱而单调,便与他的琴师徐兰沅及王...

京胡教程 419 阅读

京胡保留指,练习曲三B的“保留指”

京胡保留指,练习曲三B的“保留指”

练习曲三B的保留指 这是特意安排的,要训练好。 保留指在京胡上的使用,你们以往听说过吗?我学习的时候从未听说过,现在我使用的很多。但在京胡以外的乐器学习中都要讲保留指的训练...

京胡教程 127 阅读

初学京胡者应具备的条件

初学京胡者应具备的条件

(来源:《中国京剧》 作者:蒋莘) 因职业关系,我常接触与京剧、京胡爱好者,他们酷爱京剧艺术多年,可又未能从事这门专业,甚感莫大遗憾,为此一心想培养儿女学习京胡这门艺术来弥...

京胡教程 183 阅读

京胡弓法教学

京胡弓法教学

京胡的弓法和小提琴的弓法或其他乐器的弓法,不能相提并论。因为琴的构造,发音原理,握弓方法,和演奏的内容都不一样。京胡演奏的是京剧旋律,有自己的特殊左手技巧,相应的弓法也...

京胡教程 348 阅读

京剧伴奏术语解释,京剧伴奏术语大全

京剧伴奏术语解释,京剧伴奏术语大全

[音乐科] 戏曲音乐术语。旧时京剧班社行政部门之一。即场面部分。分文武两部,文部由主胡(琴师)主管,武部由打鼓佬(鼓师)执掌。现今剧团取消这一称谓,改称乐队,设队长及副队长...

京胡教程 167 阅读

二黄摇板伴奏的精辟论述摇板拉法要点

二黄摇板伴奏的精辟论述摇板拉法要点

1 谱中唱下方音只是参考,不能照此拉。 2 紧拉慢唱:过门的八分音符是推拉,而随唱拉是一拍 一弓,且第一个音必须推弓开始,叫双变单。而由拉 唱转过门叫单变双。 3 无论双单怎样交替,...

京胡教程 215 阅读

京胡怎样定调?小述京胡定调

京胡怎样定调?小述京胡定调

各地琴友招呼京胡定调并不统一,天津喜欢说要几个眼儿,山东按西乐说法报调门,即1=几,台湾报里弦音高,还有的地方报工尺调,各有千秋。报调门的琴师要根据所唱西皮二黄分别长两三个...

京胡教程 539 阅读

论京胡保留指的“会、通、精、化”

论京胡保留指的“会、通、精、化”

学琴的过程允许反复、倒退、摸索,如同我们这个社会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允许往回走、交学费。只是不要停滞。我的前文对保留指的新说法有对琴友误导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对保留指专...

京胡教程 167 阅读

京胡结构图文详解

京胡结构图文详解

为了寻找京胡尺寸结构的机理,用CAD软件画了一个京胡标准图,通过软件的精确测量找到了一些京胡结构的要素。 1,尺寸的大概描述,选用中二黄作模型,轸长15cm,露头3.5cm,两...

京胡教程 544 阅读

京胡独奏常见问题

京胡独奏常见问题

京胡作为中国国粹京剧的最重要伴奏乐器之一,自本世纪80年代始,从幕后走向前台,进而成为既是京剧伴奏乐器,又形成独具个性的独奏艺术。随着时代的前进及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京胡这...

京胡教程 32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