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2291
阅读时长:5分钟
大家好呀,我是纽纽。
如果我问:
你葫芦丝学了几年啦?
你可能会答:
五年!三年!一年…
如果我再问:
那你葫芦丝吹得好吗?
你:
这……
你可能回答得就不那么干脆。
你心里开始打鼓:
是啊,
我葫芦丝吹得好吗?
我怎么判断我吹得到底好不好呢?
是上次社区比赛我拿了二等奖
说明我吹得好,
还是已经考过了葫芦丝八级
证明我吹得好呢?
答案自然是不一样的,
但有个粗略又快速的判断方法:
只要你还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就算“吹不好”。
那你有没有想过
学了一年、三年…
为什么还是对自己不满意,
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能准确找到吹不好的“根源”,
才能去找解决问题的“良药”。
下面一共有三剂良药,
你可以“对症下药”,
一定有一个你需要。
法宝1
未成曲调先有情
无论你葫芦丝吹了几年,
如果仅仅是为了吹出个曲调,
从未研究过乐曲背景,
从未在吹奏之时投入感情,
那你的演奏无异于堆砌音符。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
形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术提到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的就是在正式弹奏之前,
主旋律还没有出来的时候,
已经能够打动人心了。
才“三两声”就“先有情”,
可见琵琶女给这首曲子注入
多少丰富的情感。
咱们吹奏葫芦丝,
也是同样的道理。
前天跟一位葫芦丝爱好者聊天
聊到如何把葫芦丝吹得有感情时,
她说了很多她的想法,
包括她是如何做到
让演奏更加富有情感的,
在这里不妨我把原话复述出来,
希望能给各位葫芦丝学习者
带来一些启发。
她说:
「我在每次吹葫芦丝之前,
先静下心来,
家里的大事小事一概不去想,
基本能做到“心无旁骛”。
这个时候我先唱谱,
大概有个印象之后,
如果这首曲子有创作背景,
我再去看看创作背景,
然后在意念里去想象那个画面。
比如我吹《花满楼》的时候,
脑子里就不断浮现一座古色古香的竹楼,
一阵风吹过,
白色、粉色、红色的的花瓣
轻轻地飘落在竹楼的
楼顶、走廊、窗棂…
而我的鼻尖仿佛也闻到了
若有若无、淡雅飘忽的花香…
这个画面一出,
感觉就来了。
拿起葫芦丝,开始吹,
每当这个时候,
感觉我吹的更加动听一些。」
我总结了一下
她在吹奏里融入情感的方法,
大致分为三步:
静下心来—想象画面—带着想象吹奏
画面感,
是产生情感的重要因素,
情从画中来,情归演奏中,
这是切实可行的让吹奏带有情感的
好办法。
如果你感觉
平时的演奏没有味道、缺少韵味,
都可以借鉴一下这位朋友的方法。
法宝2
技巧熟练做支撑
话说回来,
如果你会想象画面,
而且也能够把这种情感投入到演奏中,
如果还是不动听,
那就是基本功不达标的问题了。
所谓的基本功,
不外乎“气指唇舌”四大方面,
我们之前的文章多次普及过
何为基本功、基本功怎样练的知识,
在此不再赘述。
“气指唇舌”落实到日常练习中,
就是我们常说的“技巧”,
气息技巧、活指技巧、吐音技巧…
看过这样一个比喻,
感觉说得很棒:
乐谱是骨架、技巧是骨肉、情感是灵魂。
再高超的技巧,没有感情融入,
也是机械地吹音符,
无法让人共鸣;
再丰富的情感,没有技巧支撑,
也难以爬上青云梯,
到达理想的彼岸。
因此,
情感通过技巧来表达,
技巧结合情感赋予曲子灵魂,
二者同等重要。
法宝3
二次创作显个性
2023年热播剧《狂飙》中,
每位演员都贡献了精彩的演技。
幕后报道说,
呈现在我们眼前诸多的精彩片段,
都超越了原剧本的表达,
相当一部分都经过了演员们的
二次创作。
什么叫“二次创作”呢?
二次创作是以某作品为基调来
加以发展。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以某作品为基调”,
一个是“加以发展”。
意思是,
在遵照原作品的基础上,
进行个性化的发挥。
一个好演员,
一定是具备二创能力的,
一个好演奏者,
也一定不会落入窠臼、生搬硬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的出身不一样、经历不一样、
性格不一样、审美也不一样…
同样一首曲子,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和
欣赏角度,
在遵照作曲者的初衷、
不违背创作背景及主题的前提下,
演奏者可以适度进行二次创作。
据说,哏德全老师
演奏他的代表作《古歌》时,
每次即兴演奏,都各不相同。
这些各不相同的版本,
人世间再无人能模仿,
成了“千古绝唱”。
允许二次创作,
这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葫芦丝音乐之路上,
还有许多前辈已经创立了
属于他们的独有的标签。
李春华老师的演奏情感充沛、
气息运用出神入化,
风格非常鲜明,
只要一听就知道是他的作品;
李思才老师的演奏风格柔美空灵,
独树一帜,
又称“果味葫芦丝”……
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葫芦丝大家,
都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他们即使演奏的是同一首曲目,
你也会在“其宗”中发现“万变”。
所谓
「万变不离其宗」,
不光要守“其宗”,还要思“万变”。
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你独特的
演奏风格。
同一首曲目,
一千个人来演奏,
会有一千种不同的风格;
同一个演奏者,
把曲目演奏一千遍,
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滋味。
这个世界上,
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重复你的作品,
这足可以慰藉我们葫芦丝学习生涯了。
再提示一下:
二次创作可以有,
未来也是必须要有,
但也要衡量目前的能力水平,
量力而为。
先把前面提到的
「未成曲调先有情,
技巧熟练做支撑」
吃透、练会、吹得动听,
再考虑二次创作的事情。
二次创作不是刻意为之,
二次创作是内力深厚不经意间的形成。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