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斋先生生于潮州城内(今属湘桥区)一个鞋匠家庭。只读了2年私塾。10岁丧父,12岁到头盔店当童工,14岁开始学潮州音乐。16岁到汕头市雅成鞋店当学徒,后到悦来布店当店员,9年后又在时和、隆昌两个绸庄当过10年店员。因弹得一手好月弦,人称月弦张。25岁时跟随潮州乐师洪沛臣学三弦、琵琶、筝。后又向外江班头手容贞师傅学外江乐,执奏头弦。20年代与师兄弟王泽如、名鼓师魏松庵等一起参加汕头公益国乐社,为乐社的音乐骨干。
大革命时期,因参加工会的演剧活动和上街宣传而被解雇。1926年与被称琵琶工的王泽如,应香港潮州同乡会南舞乐社邀请,在港台奏琵琶、筝,轰动一时。1928年应新加坡清咏乐社特邀,与魏松庵等合作,在星洲录制了60张外江戏曲和音乐片。1935——1937年再次为百代公司录制近百张外江乐、潮州音乐片,流播海内外。潮乐中第一张《寒鸦戏水》和《出水莲》唱片,就是这一时期录制的。
1934年,在《乐剧月份刊》上张先生以“弦乐谱”名称,介绍潮州乐曲、筝、琵琶谱,如《一粒星》、《二簧慢板头》、《柳青娘》《福德词》、《汉调·南正宫反》、《筝谱·二串》等曲。在记谱上大部分用管色工尺记录,唯“潮调活五〈福德词〉三十四板
张汉斋乐谱”用潮乐弦诗“二四谱”记录。所介绍曲谱虽不多,但却将构成潮乐的阵容和系统揭示出来,如以方土音乐为根据称之为“潮调”;称自外江的称之为“汉调”;用筝表演者名曰“XX筝谱”,用琵琶弹奏者叫“XX琵琶谱”。记谱上“二四”与“工尺”并用,给后世研究古谱者,对弦索谱和管色谱的命义和区别,提出辩证。
建国后任汕头市潮乐改进会主任期间,整理《胡笳十八拍》、《浪淘沙》、《月儿高》、《锦上添花》、《三大娘》等一批古典乐曲,使之得以传世。并与新音乐工作者郑诗敏等整理出版《新潮乐》和《潮州民间乐曲选》等专集;兼任汕头市潮州音乐曲艺团少年班教师。
曾任过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汕头地区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会员、广东省音协理事,广东省和汕头市人民代表。1969年病逝。传人有钟奎、林毛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