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百科>

古筝演奏的关键词系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6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汉魏时代,古筝艺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古筝成为相和歌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人们弹筝拍腿,口中哼着“呜呜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很多文学匠人也不惜笔墨,为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章。魏晋时的阮瑀、傅玄等,都留有《筝赋》。这成为人们研究筝史、筝的构造、演奏技法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阮瑀《筝赋》中提到了古筝最初的一些演奏技法,所谓“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勾搭技法等等。这种简要的概括对现代弹筝人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这里我要讲的是弹琴要讲究的力度大小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弱对比的表现。音乐的行进中,音乐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轻重(力度变化)、缓急(速度拿捏)和音色对比等几个方面。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快速的弹奏下,关节运动幅度小,发力轻便,力度一般较轻,音色也较为轻快、利落等等。如若这些不讲究变化,甚至把任何一个因素孤立出去,音乐的表现也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弹琴是需要指力的。力度决定着发音的质量。力度过大,声音太噪,声音的美感降低,也容易破掉;力度太小则声音发虚,轻飘飘的感觉,不扎实。事实上,对于古筝演奏的力度,除了保证一般意义上的力度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讲究变化。在这里,力度“不足则音亏,太过则音支离”。意思已经很明了了,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声音的亏缺,音质不结实,声音不具有穿透力;而力度过大则会使声音太噪,甚者出现呆板、呆滞、硬邦邦的感觉,缺少圆润的感觉。所以这个力度要适中。没有一般层面上的力度作为基础,那么力度上的变化也将会受到影响。力度的变化有无决定着音乐张力的有无。力度变化对比明显,音乐层次感强,主次分明。没有明显力度变化的音乐往往呆板、声音,缺少生气。此外,力度的大小变化也决定着音色的变化。由此,对于弹弦力度的拿捏,我们不能仅仅弹奏出声音来就可以了。还要让它具有真正的美感,真正为音乐的表现服务。
古筝演奏的关键词系列

  “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三个层面是每个弹琴人都期望达到的境界或者状态。其中,“弦与指合”指的是琴弦与运指上的相合。“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浅实而忌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琴弦具有一定的特性,弹琴的时候就要顺应这个特性,而不能有所违逆,而运指弹弦则要做到坚实有力,而不能虚浮。弹琴人需要“养其指”,意思是需要训练手指的功夫,具体包括运指的安排、触弦、速度以及力度等方面;“练其音”,这里指的是手指在不同的力度、不同的弦段、不同的吃弦深度等条件下获得不同的音质、音色、音效。人们只有通过“养其指”、“练其音”,才能在以后的演奏中“恰其意”(正确地表达出乐曲的内涵,刻画出其中的意境)。

  那么,“重发轻随”指的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弹奏中轻重的变化。我们拿常用的八度勾搭技法举例分析。八度勾搭练习是古筝常用的指法组合,弹奏时用八度弦位固定好大指、中指弹弦的指型,也就是保持好八度的距离。托勾的组合要讲究用力的大小。一般而言,重勾对应轻托,重托对应轻勾,尽量避免使用同样的力度。从接触古筝的开始,就应该树立一种比较高的要求。自练习曲就应练习起手指对于力度的控制,从而为以后乐曲的处理、拿捏打下基础。当然,大指中指两指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力度的,比如,我们有了强,才会找到弱,如果弹奏的力度一开始就很弱,那么我们就不容易把握好次弱了。只有在一定的力度基础上,才能对比明显。而且,力度关乎着音乐层次的拿捏。

  力度牵扯到“力”的问题,这里就存在着两个关键问题。其一,力从哪里来,或者说怎样获得“力”。其二,怎样正确“用力”。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力的获得离不开肌肉的伸缩,而肌肉的伸缩要靠神经系统的统筹和指令。也就是说,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人体肌肉收到信号而发力。或者力气是通过人的手臂等部位的自然重量生成和传输。那么,怎样用力呢?我们弹古筝,不能用蛮力,要在意手指间的协调和对力度的瞬间的释放。而应该考虑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意境。也不能因为担心弦会断而不敢用力。力气需要自然无阻地进行传输,由此,手臂的各个部位不能僵持,或者过于拘谨。弹奏是将休息转变为能量。弹琴时应该保持的常态是待命,要随时准备行动。弹琴者通过手指关节的活动将能量传到琴弦上。在弹弦的前后,手指的关节都有一个处于休息和恢复的时间。能量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启动的,弹琴要提前做好弹琴的准备。

  弹奏古筝怎样“养其指”、“练其音”呢?

  对于力度的掌控,需要不断揣摩,需要实践,以掌握火候。不能过于强调力度,也不能仅仅限于弹出声音来就可以。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人唯恐自己弹奏的发音太轻,而过于强调力度,由此导致大胳膊高抬,借助胳膊挥动的力气带出发音,大指与中指的力量都一致了,貌似也音量大了些,但是却没有照顾到音质、音色这两个层面。要知道声音的结实与不结实,不全在于用力的大小,还在于触弦的具体方法、角度,触弦的深浅等等因素。或许,力气用的大,音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声音照样是不美的,音质照样是不好的。

  力需要气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呼吸的工作了。恰到好处的呼吸可以有助于力度的拿捏,而没有“气”的支撑,力也显得比较单薄和无助,更不用提音乐具有多大的张力,多么能打动人心了。

  对练习曲要高要求对待。弹奏古筝应该注重最初不同节拍练习曲的练习。从节拍这一层来看,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3/4拍子是强弱弱,2/4拍的是强弱。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注重的。练习中一定要做到的。

  对于作品,则要看其风格、意蕴等方面。一部音乐作品必定有其轻重缓急处理的章法。我们的演奏要重视乐曲的风格,重视乐曲中的一些微妙的提示,如表情术语或者力度记号等,还要重视乐曲的意境旨归。这些通过我们神经系统分析、识别和记忆,指挥着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作出相应的动作,而不能乱弹一气。“若手指任其浮躁,则繁响必杂,上下往来音节具不成其美矣。”演奏中,轻重缓急以及音色布局必定要遵循一定的章法,而不能肆意游离,漫无章法。有轻就有重,有缓就有急,有明亮就有柔曼,这些虽然是对比的范畴,是一对对的矛盾,但是却又能统一在一个具体的作品中。

  有些弹奏者往往会孤立地看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能明白指法符号代表的意思,明白单个指法弹奏的过程,但是多个基本指法一经组合就不知道该怎样运指了。或者,生搬硬套,只知道力度均等地将音符一一弹出,毫不注意音乐要讲究的层次感等等。比如还是《四合如意》,力度上的呆板很容易变成“爬楼梯”的机械运动,音乐本身的魅力荡然无存了。

  作者:韩建勇,1982年生于山东阳信,17岁师从山东古琴学会会长、诸城派古琴传人高培芬学习古筝演奏;山东艺术学院期间,经常拜访山东筝派著名古筝演奏家、代表人韩庭贵先生,并受其教诲。大学四年中,学习演奏之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筝艺术,在《民族音乐》等省级刊物共发表文论多篇,包括《谈古筝音乐的体验》、《古筝别名考与形制的历代沿革》等;现已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在《乐器》、《齐鲁艺苑》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古筝名曲解题与赏析1-4》连载四期、《古典到底——筝乐中寻梦》、《王昌元筝友见面会纪实》、《古筝音乐韵之探微——兼谈古筝演奏家项斯华的古筝艺术》等(均发表于《乐器》);《古筝音乐美之鉴赏》发表于《音乐周报》等。现于杭州运作清平乐筝馆。

相关文章 推荐

红颜劫(双手版)
人气:199
古筝曲谱
红颜劫(双手版)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人气:208
古筝曲谱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人气:118
古筝百科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人气:105
古筝曲谱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人气:148
古筝教程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人气:171
古筝曲谱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73
古筝曲谱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218
古筝曲谱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人气:364
古筝曲谱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古筝谱《挤奶舞曲》
人气:215
古筝曲谱
古筝谱《挤奶舞曲》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人气:290
古筝曲谱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89
古筝曲谱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大家都在看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假指甲的使用方法是古筝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学习古筝的拨弦工具。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分假指甲与真指甲。 目前学古筝者都是使用假指甲。因为真指甲拨弦,虽灵活方便,但缺点很多。...

古筝百科 190 阅读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筝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流传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学古筝的已经超越二百万之众,毫无疑问其普及程度已经超越了二胡,甚至西洋乐器钢琴也,这个古筝的入门容易,音色...

古筝百科 105 阅读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

古筝百科 154 阅读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有基础者选购古筝 1、手感 一张已调好音的古筝,弹起来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松松垮垮的,也不会过于绷紧。左手做上下滑音时,琴码不会走位挪动。 2、音准 古筝是一根根弦调音的,好象...

古筝百科 75 阅读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是选用花梨木制作,老红木系列是使用缅甸酸枝木,金丝楠木系列选用千年古楠木制作,这些用料主要用在古筝筝头筝尾侧板边板上。同系列古筝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工艺。决定古筝...

古筝百科 192 阅读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1.学古筝的女生有韧劲、能吃苦。 2.学古筝的女生有气质、懂得浪漫。 3.学古筝的女生乐观、心理素质好。 4.学古筝的女生重感情、脾气好。 5.学古筝的女生耐得住寂寞,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人一...

古筝百科 250 阅读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在北京首届国际古筝音乐节上献演的古筝合奏以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另据统计,目前全国乐器考级人数中古筝仅次于钢琴位居第二,是所有民族乐器中学习...

古筝百科 111 阅读

色弦与鹍弦

色弦与鹍弦

我国古代弹拨乐器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唐?段安节《琵琶录?总论》说:开元中,梨园则有骆供奉、贺怀智、雷海青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唐?...

古筝百科 204 阅读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1 《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 2 《霸王卸甲》的重点段落是: 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

古筝百科 214 阅读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自2005年蒙古族长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调的传承从草原走进学校,传承者从牧民变成老师,学唱者从放羊娃变成学生,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利弊 \\ 蒙古族长调艺...

古筝百科 195 阅读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古筝一直使用丝弦,在唐代把丝弦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鹍鸡的筋作弦。丝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

古筝百科 109 阅读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古筝演奏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古筝演奏家的整个艺术生涯。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真正可以变通为筝不 离手。一旦...

古筝百科 82 阅读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一提到古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她那美妙悦耳的声音。叮当叮当,好似小河淌水。因此有人说筝就是由其声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就是一例。 筝的出现稍晚于...

古筝百科 229 阅读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筝的声音很幽婉、很恬淡,淡得像一抹哀愁,叫人一下子想到梁祝的《十八相送》,想到伯牙子期的《亘古之交》,想到阿炳的《苍凉与寂寞》,想到凄凉的《广陵散》 筝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乐...

古筝百科 15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