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百科>

南方筝派漫谈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3-04-16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积累深厚。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之一,同时也反映这种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它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两千余年来的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已经在当时的秦国(今陕西省)广为流行,史称“秦筝”。以后逐渐东移,扎根郑、卫、齐、鲁(今河南、山东)。南北朝时期传至高丽(今朝鲜)。唐代东渡日本,元朝时期北展蒙古草原,唐宋以后逐渐南拓,积聚闽浙、粤东地区,形成了今天以地域划分的多种流派的局面。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些地区的古筝流派濒临湮没。至上世纪上半叶,有影响的汉族古筝流派只有四大家两大派,即以河南、山东筝派为代表的北方筝派和以潮州、客家筝派为代表的南方筝派,我们常称后者为“南派古筝”或“岭南古筝”。

  一个流派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大概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乐种的形成。由人在劳动中产生的乐调,加上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融会形成的特有腔调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乐调体系时,便定型为乐种。其次,是演绎乐种中不同乐调的乐器在演奏实践中所形成的演奏风格。所以说,流派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语言、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的特征,它不可能自编自创,甚至是由某个人物来下定义的。南派古筝的形成,也是循着这条规律的。

  就南派古筝而言,潮州筝依附于潮州音乐这个乐种,客家筝则依附于客家汉调音乐这个乐种。两个乐种均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既有共性风格又有个性风格。从地域范围来说,两个乐种均生长并扎根于韩江流域,可说是同饮韩江水,生活习惯和风俗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音乐所反映出来的古朴、典雅、细腻以及品位标准也是共通的,但由于方言的不同,其音乐线条、韵味、演奏程式则有其各自的特点。由于乐种的不同特点,其派生出来的古筝演奏风格也就有所区别。

  南派古筝继承秦筝正统,是秦筝的余绪。经过千百年的繁衍传承,终于在粤地扎下根来,形成流派。它积聚了大量的民间乐曲,群众基础广泛深厚,地方风格鲜明,涌现出许多代表人物,具备了确立流派风格的四大支柱。

  拿客家汉乐来说,已出版的乐曲就有600余首,潮州音乐也有七八百首之多。这些乐曲,用筝单独演奏,就成筝曲。客家筝以“工尺谱”为其记谱形式,用普通话朗读,有明显的外来痕迹。调式为硬线、软线和反线。曲体结构属六八板的称为大调,非六八板的称为串调。演奏程式由慢至块,音调由繁至简,逐渐减字,直至结束。潮州筝以“二四谱”为其记谱形式,用潮州方言朗读,是地道的“本地货”。自“工尺谱”传入以后,部分乐曲也沿用“工尺谱”,调式为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轻三重六调和反线调五种,以上诸调的命名,均来自“二四”谱的音名。曲体结构属六八板的称大套曲,分二板(慢板)、拷拍、三板三个部分,演奏程式由慢至快,有“曲速三变”之说。节奏多以变奏为主,有单摧、双摧、双叠摧、驻六摧等几十种之多。它与客家汉乐一样,也可以由若干首曲组合在一起联奏,称为“套曲”。

  业余音乐社团在潮、客属地区均十分普遍,每个乡村都有其组织,最早出现在清代,以奏乐为主,有时也清唱戏曲。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娱乐,沟通感情,互通信息,对音乐的普及和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古筝演奏水平也同时获得很大提高。这种业余音乐社团,多由富贵人家出资,不分贫富,人人都可参与,能者为师,既会乐又听乐,悉听尊便。遇上节日,玩上几天几夜都是常事。对于民间曲调,从长者到青年到妇孺,几乎是无人不晓,脱口哼上几句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民间音乐的普及,造就了许多有才华的演奏者,他们从各种乐器的演奏中脱颖而出,不仅教授后学、传宗接代,而且搜集散失在民间的音乐古谱,整理成曲,影响遐迩,最终成为流派的代表人物。像潮州筝的代表人物就有洪沛臣、李嘉听、张汉斋、肖韵阁、徐滌生等。客家筝的代表人物就有何育斋、罗仙畴、罗及时、罗九香、饶竞雄等。这些民间古筝界泰斗对古筝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均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鲜明的地方风格是古筝流派的灵魂。地方风格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记谱法、音调特点、演奏规律与程式、旋法、曲体结构、指法、音色、韵味等,其中数音色和韵味最重要,是灵魂中的灵魂。

  相对北方筝派音色刚劲、粗犷而言,南方筝派音色显得柔和、细腻、含蓄、甜美,让人像品尝功夫茶一样,心境平和、气息自如,细心探求其间甘、甜、苦、涩的余香。弹奏这种音色的奥秘,在于指甲触弦的面积要大,紧贴、平稳,角度先下压后慢提起,尽量延长指甲贴弦的时间,使手指在做功时增大对琴码的压力,传至面板增大共振幅度。这种弹法与北方筝差别较大。一些北方筝友在弹奏南派筝曲时常忽略这个问题。

  “韵”是通过左手在琴码左侧的弦段上作按、颤、揉、滑所发出的余音的效果。潮州筝有“一声三韵”之说,即是发一声后还有三种效果的余音,人们称为“做韵”。做韵修养极深,因人而异,深邃而不可测,其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古筝的滑音本身就是在做韵,有上下二三度滑音,上下回滑等。比如客家筝,有一种滑音4 35,是二度短下滑后上滑小三度,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其它筝派极少见,给人以委婉缠绵的感受。在颤音方面,客家筝的“一按即颤”或“按颤同步”的效果也尤其突出,其方法是在按弦之前,必须聚气,随着按音把气下沉,凝聚在密度极大的颤音点上,使音色雄浑深沉,这个发音穿透力极强,即使弱弹,其效果也是如此。

  以上只是举几个做韵的例子,实际上韵味的发挥并不是千篇一律,修养高深的人做起韵来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受地域语言、人文性格、风俗观念和生活习惯所制约的北方筝派,在艺术风格上与南方筝派就大不相同。性格豪爽的山东人,有少时习武的传统,演奏古筝大刀阔斧,音乐线条粗犷,音乐铿锵有力,重颤音用得极多,滑音一步到位,优柔寡断的弹奏极其罕见。像耿直的河南人,在粗犷弹奏风格的背景下略显含蓄,上下三度滑音颇多,滑速稍微缓慢,线条清晰动听,按、颤、揉、滑变化明显。豫东南与鲁西南在地图上看,连成一片,只是中间隔着一条省线,就变成不同的省份。此两地均是音乐之乡,由于性格、语言的关系,反映在音乐风格上也略有差距,它们的民间音乐资源极其丰富,群众基础厚实。像山东郓城地区就有"书山曲海"之美誉,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其代表人物众多,像山东筝派就有樊西雨、黎连俊、张为昭等;河南筝派就有曹东扶、任清芝、王省吾等。

  古筝在历史长河中已走过两千余个春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陋到精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历无数沧桑,受历史洗礼。今天是现代,明天便是传统,每个时期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不管是乐器、作品,还是演奏技术,它都是在不断地进步。所以我们提倡:承先贤之雅韵,开时代之新声。换句话说,就是继承传统,开创未来。发展始终是硬道理。

  当今古筝作品大量涌现,新的演奏技法也层出不穷,各种体裁、各种音调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从作品到技术,有许多已突破传统的界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或进入新的另一境界。涌现出来的新作品、新技术是否能够繁衍下去,这要经过历史的检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随着交通发达,人们交流频繁,地域的概念逐渐淡化,生活习惯会逐渐接近,尤其全国推广普通话,语言的统一使地域方言的差别逐渐缩小,古筝流派的差异将会逐渐减弱。展望未来,古筝流派的特征将趋向统一,成为中华全民族的古筝大派。

相关文章 推荐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73
古筝曲谱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89
古筝曲谱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人气:171
古筝曲谱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218
古筝曲谱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人气:364
古筝曲谱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人气:290
古筝曲谱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人气:118
古筝百科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古筝谱《挤奶舞曲》
人气:215
古筝曲谱
古筝谱《挤奶舞曲》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人气:105
古筝曲谱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红颜劫(双手版)
人气:199
古筝曲谱
红颜劫(双手版)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人气:208
古筝曲谱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人气:148
古筝教程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大家都在看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古筝一直使用丝弦,在唐代把丝弦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鹍鸡的筋作弦。丝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

古筝百科 109 阅读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古筝演奏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古筝演奏家的整个艺术生涯。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真正可以变通为筝不 离手。一旦...

古筝百科 82 阅读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1.学古筝的女生有韧劲、能吃苦。 2.学古筝的女生有气质、懂得浪漫。 3.学古筝的女生乐观、心理素质好。 4.学古筝的女生重感情、脾气好。 5.学古筝的女生耐得住寂寞,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人一...

古筝百科 250 阅读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筝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流传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学古筝的已经超越二百万之众,毫无疑问其普及程度已经超越了二胡,甚至西洋乐器钢琴也,这个古筝的入门容易,音色...

古筝百科 105 阅读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一提到古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她那美妙悦耳的声音。叮当叮当,好似小河淌水。因此有人说筝就是由其声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就是一例。 筝的出现稍晚于...

古筝百科 229 阅读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在北京首届国际古筝音乐节上献演的古筝合奏以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另据统计,目前全国乐器考级人数中古筝仅次于钢琴位居第二,是所有民族乐器中学习...

古筝百科 111 阅读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1 《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 2 《霸王卸甲》的重点段落是: 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

古筝百科 214 阅读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假指甲的使用方法是古筝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学习古筝的拨弦工具。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分假指甲与真指甲。 目前学古筝者都是使用假指甲。因为真指甲拨弦,虽灵活方便,但缺点很多。...

古筝百科 190 阅读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

古筝百科 154 阅读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自2005年蒙古族长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调的传承从草原走进学校,传承者从牧民变成老师,学唱者从放羊娃变成学生,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利弊 \\ 蒙古族长调艺...

古筝百科 195 阅读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筝的声音很幽婉、很恬淡,淡得像一抹哀愁,叫人一下子想到梁祝的《十八相送》,想到伯牙子期的《亘古之交》,想到阿炳的《苍凉与寂寞》,想到凄凉的《广陵散》 筝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乐...

古筝百科 157 阅读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有基础者选购古筝 1、手感 一张已调好音的古筝,弹起来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松松垮垮的,也不会过于绷紧。左手做上下滑音时,琴码不会走位挪动。 2、音准 古筝是一根根弦调音的,好象...

古筝百科 75 阅读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是选用花梨木制作,老红木系列是使用缅甸酸枝木,金丝楠木系列选用千年古楠木制作,这些用料主要用在古筝筝头筝尾侧板边板上。同系列古筝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工艺。决定古筝...

古筝百科 192 阅读

色弦与鹍弦

色弦与鹍弦

我国古代弹拨乐器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唐?段安节《琵琶录?总论》说:开元中,梨园则有骆供奉、贺怀智、雷海青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唐?...

古筝百科 20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