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 的基本观念:
环绕一个主音的和声关系系统可以称为一个 "调"。形成 "调" 有三个条件:
1.主音 (Root):也就是根音,最重要的音。调的名称以根音命名,之后的第二个名称表示调的音程关系。
(1)C Major:C 为根音,是一种大调音程关系。
(2)G Mixolydian:G 为根音,Mixolydian (调五) 的关系。
2.音程关系 (Interval)。形成音阶的关系有两个条件:
(1)有限的音程关系所构成 "音群"。有限的音程指的是:可以让音阶回到根音,造成关系不断反复的关系结构。像 C D E F G A B C <-- 一定是从 C 会回到自己 C,如果回不来,就无法定义成音阶。
(2)音群必须有先后次序。音的排列有先后次序,C D E 根 D E C 是不一样的。
3.形成有次序的顺阶和弦观念:简单说,就是和声系统。条件一二是确立音阶的基本要素,他们成立之后,才能够继续定义其顺阶和弦。顺阶和弦是用音阶作为其组成的元素,换句话说,顺阶和弦的组成音必定落在音阶里。
上面的条件是有先后次序的。
以 C 大调音阶来说:
-
根音为 C
-
共有七个音,其音程关系为:W W H W W W H,构成有次序的音群为:C D E F G A B C
-
会有一组顺阶和弦 (以七和弦为例) 为:
所以,我们一般在说一首曲子是什么调时,会说: "C 大调",或者 "A 小调"。"A 小调" 就等于告诉大家歌曲的基本信息为:
-
曲子使用的音阶根音 (Root,或说是主音) 为 A
-
音程关系为小调 =>1 2 b3 4 5 b6 b7 => W H W W H W W
-
有一组顺阶和弦通过此音阶。歌曲中超出顺阶和弦以外的,要用其他理论解释。
当一个乐句,或者一个段落的和弦进行落在其顺阶和弦上,同时旋律也落在音阶上,我们将该段落定义 "可能" 为 "某调"。"可能" 是因为我没还没确定根音到底是谁,因为相同的音阶可能 "同时" 符合很多音程关系,乐理分析的专有名词叫做“关系调”。
要确立调的根音,可以参考歌曲的终止或者起始。接下来 "调式" 将解释当根音落在不一样的起始点的时候,他们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调与调式:
调式是以 "调" 的观念为基础,但是从不同角度理解的概念。
先看一般的理解方式,大部分都会从有一样的音阶音群来看,像是 C 大调跟 G Mixolydian 为例,他们有着同样的音阶音群,但是他们的根音分别为: C 跟 G。他们使用同样的音,但是这些音有着不同的次序:
使用到的 "音" 相同,但是次序不同,所以就表面上而言,他们似乎一样,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有不同的音程关系:
在聆听时,我们应该是听的是音程关系,然后配合加上终止式,然后来决定歌曲到底是哪一个调式。
另外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关系大小调,例如:
他们也有相同的音群,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根音,他们的音程关系却是完全不一样。如下表:
所以不难发现,学习调式的时候,实际上音程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跟一般 "调性" 的差异是在于音程关系的不同。所以把第一段调性提到的 "构成调性三个要素" 的第二个点,以 C Ionain 和 C Aeolian 比较,如下表:
这样就很明显的发现,跟音一样,但是音程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聆听调式音乐时实际上和调性音乐的差异。
调、调式及转调:
前面提到关于 "调" 的观念建立于根音,音阶的音程关系,还有顺阶和弦。一般来说,所谓 "转调" 指的是调的根音改变(其实音程关系改变也算,但我习惯用调式来解释音程改变),其他不变。如由 C Major 改变成 G Major (属调关系)。
-
G Major 的根音为 G
-
为大调关系 W W H WW W H
-
使用音群已经变成: G AB C D E F#
-
顺阶和弦却已经变成:GM7 Am7 Bm7 CM7 D7 Em7 F#m7-5
如果是从 C Major 转到 G Mixolydian:
-
他们的根音不一样: C& G
-
音程关系不同,但使用音群一样都是: C D E F G A B
-
使用的和弦一样
从上面 C Major -> G Major,和 C Major -> G Mixolydian 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调式跟转调之间的差异性。
转调与调式的应用:
转调与调式经常混用,流行歌里常见的例子就是关系大小调的混用,之后再转平行调。
转调感觉的情绪比调式强烈,但是情绪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换言之,转调可以很快的让歌曲转换到另外一个更强烈的情绪。但是情绪维持不会久,通常为了延续情绪,会改变节奏的配置,例如鼓增加镲片的次数...等。有些歌曲为了让情绪不断提升,甚至会转调两次。
调式的情绪没那么强烈,但是情绪却可以一直延续很长。以 "GNR - Sweet Child O' Mine" 来说,歌曲的 A,B 两段都是 DMixolydian,实际上整首歌曲都有接近 G 大调的感觉,因为 D Mixolydian 跟 G 大调刚好是关系调 (音阶音群一样),所以熟悉自然大调的我们很容易判断成 G 大调。
但因为歌曲一开始的 D C G D 进行,加上终止的听觉概念:属和弦会在终止、主和弦会在起始,使的我们会觉得整首是围绕在 D 为主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判定为 D 为主音。然后以 D 大调做参考,分析 AB 两段的旋律,会发现 b7 这个特征音,符合 Mixolydian 的音程关系,所以歌曲 A B 两段判定为 D Mixolydian。
最后情绪一直延续到尾奏 Guitar Solo。尾奏 Guitar Solo 转成跟音围绕在 E 这个音,但是因为旋律出现了很明显的合声小调,所以判定为 E 小调 (G 大调关系调,或解释为 E Aeolian),和 A B 两段的 D Mixolydian 也是有间接关系,继续歌曲有延长情绪的效果。
一般编曲/作曲要改变情绪,转调和调式都是其中的技巧之一。除了这两种,还会利用编曲技巧来变换情绪,像是改变配器、声线、和声、对位、节奏配置、对点…等。
调式音阶在吉他指板上的应用:
熟悉吉他五个基本 Pattern 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件事情,C 大调 Pattern 1 (Mi型, 如 Fig. 1) 如果把 F 改成 F#,指形就会从 Pattern 1 变成 Pattern 3 (La型, 如 Fig. 2),形成 G 大调音阶。
Figure1. C Major Scale (Pattern 1)
Figure2. G Major Scale (Pattern 3)
从 G Major 推算 G Mixolydian 只要把 7 降半音,也就是 F# -> F,结果指型又回到了原本 Pattern 1 (Fig. 3)。
Figure 3. G Mixolydian (Pattern 3, b7)
所以上面举的例子 C Major 和 G Mixolydian 这两个音阶来说,弹 C Major 的时候就是原本的思考方式: Pattern 1。弹 G Mixolydian 时候思考方式就是以 Pattern 3 为主,但是记得要 b7。Pattern 3 有 b7,指型就等于还原成 Pattern 1,等同于在弹 C Major Scale,但是脑袋与听觉得到的应该是 G Major Scale + (b7)。
借由吉他 Pattern 转移的想象方式,其他调式,如 Dorian 也是先以小调 Pattern 为主,再作特征音的转移,就可以转换成 Dorian 或者 Phrygian、Locrian。
整理一下这些调式在吉他 Pattern 把位上的转换关系,最后就可以得到一般书上用关系调解释的结论:
-
Ionian : 1 2 3 4 5 6 7
-
Dorian : 2 3 4 5 6 7 1
-
Phrygian : 3 4 5 6 7 1 2
-
Lydian : 4 5 6 7 1 2 3
-
Mixolydian: 5 6 7 1 2 3 4
-
Aeolian : 6 7 1 2 3 4 5
-
Locrian : 7 1 2 3 4 5 6
不过实际上,我个人非常不建议用这种关系调的方式解释调式,调式还是要用音程去理解才是比较正确的。
结论:
由于吉他是一种 "棋盘格" 的乐器,吉他手经由 Pattern 的想象,就可以轻易的弹出调式的感觉,所以算是学习调式比较容易的乐器。键盘类学习调式的思维,反而不像吉他那么容易。
调式算是一种思维吧,乐手可以凭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同样的资源,诠释出不同的感觉。除了思维,练习调式最重要的还是 "听",听觉决定调式的形成。
上面扯了一堆东西,其实很多书都有类似的分析,我不过用我自己理解的方式再描述一次而已。最好的了解方式还是多听、多扒谱、多分析、多练习、多尝试。
提供我个人学习音阶的路径:用耳朵去分辨音阶大小调,了解他们的意义、组成音、音程关系、大小调转调、终止式,接下来了解平行调的定义,然后再接触调式,这样会比较容易了解调与调式的关系与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