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长的正确心态,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
钢琴学习精髓在于: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在战胜困难中学会坚忍和勇敢。在细致读谱中体会宽容淡定。一个成功而无法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人,一个获胜却无视感恩的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什么是钢琴赢家?比技术的高超?比老师的卓越?比谁能把孩子练琴时间压得最多?还是比考级程度高?
不以进度论成败,不以高低论英雄。
钢琴学习精髓在于: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在战胜困难中学会坚忍和勇敢。在细致读谱中体会宽容淡定。能通过这些优秀的金子般的品质和宽阔睿智的胸怀赢得众多的朋友、家人的喜爱和帮助。
一个成功而无法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人,一个获胜却无视感恩的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更无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
幸福,永远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珠穆朗玛山上的雪莲花。有钱的人背负着破产的恐慌、有权的人害怕退休的来临,唯独有爱和幸福,才能使人舒展坐在小窝的一隅,忘却屋外的忙碌浮华,享用自己的那份气定神闲。
成功是能实现的,存折的数字也能往上涨,可是幸福的能力却是需要从美好的童年就种下这粒种子。
在我眼里,谁家的孩子最感恩、谁家的孩子最吃苦、谁家的孩子最认真……
——他们就是让我激动地鼓掌称赞的钢琴小赢家!
我有时候也能从琴爸琴妈的忧虑和目前国内钢琴师资的良莠不齐中深深感受到一种焦虑。这样的焦虑也曾深深的扰动我的心,让我忧伤。幸运的是忧伤没有持续几天,我便豁然开朗:
可是坦白讲,钢琴的教育如同我们在商场购物一样,一支钢笔有几元的,有几万的,还有钻石糊的几十万。我们选哪个?我们依据生活的需要、结合经济的分配来购买。如果说教育是商品,这对教师的付出无疑是一种亵渎。但是钢琴课是有价格的,有30元的、有60元的、100元、300元、800元、1200元……还有论美金的。我们可以无限制的比较下去吗?这种欲望和膨胀的购物欲无疑是相同的。量力而行的消费,永远是第一位的。我曾经看到过几个工薪阶层的家长,学习郎朗父亲,铁了心,带着技术平平、乐感平平的孩子,想考上海音乐学院,我并非不赞同,可是每个月往返上海加上课时费和住宿费每月都要三千多,生活已经捉襟见肘了,家长过度的压力常常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能力越发不能自如展现。我每次压着内心的怜惜问:“能行吗?生活上能安排过来吗?”每次的回答都是:“能!”,到最后还是一家人抱头痛哭的落榜。我事后得到消息,内心也是难掩悲戚心酸之情。
钢琴教育不能掺杂股民般的赌徒心理,不是把教育成本一味提高就一定能赢,大家都羡慕郎朗,很多人都看过他的传记,象他父亲那样倾家荡产、背水一战,在教育中甚至以死相胁的方式,我想问问大家3个问题:
2.这样的孩子成功,他能不能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对自我的接纳,而不是别人的褒贬?当他年迈告别舞台失去观众的那一天会不会极度空虚无助?
人类的占有欲是那么的强烈,已经超乎了现实的理智和购买力。钢琴学习中也不例外,我认为最明显的就是两点:
1.女式的膨胀的购物欲:总是向往拥有自己能力承受极限上的东西。钢琴学习是长期的东西,不是简单的一件毛皮大衣或者一款名贵手表。我们不妨想成房贷,不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事情,一定要能保持平稳宽松的经济状态,只能长期承担80元的,咬牙上200元的课,我有没有条件赌一把?
有没有名副其实、认真负责的名师?
我能否在承担巨大经济能力的过程对孩子不粗暴怪罪?
深深祝福每个学琴家庭,希望:
屋屋有笑声
琴声笑声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