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钢琴>钢琴名家>

约翰·巴哈贝尔(Johann Pachelbel)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1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约翰·巴哈贝尔(Johann Pachelbel),德国音乐家,是德国巴洛克时期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获得妥善保存,更有部份依然淹没在德国各地图书馆内。

  中文名:约翰·巴哈贝尔

  外文名:Johann Pachelbel

  别    名:约翰·帕海贝尔

  国    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纽伦堡

  出生日期:1653年09月01日

  逝世日期:1706年03月

  职    业: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品D大调卡农

约翰·巴哈贝尔(Johann Pachelbel)

  一、人物生平

  约翰·巴哈贝尔(1653/09/01--1706/03)(又译约翰·帕海贝尔、帕赫贝尔、帕卡贝尔等),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早年随施韦默尔(Schwemmer)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管风琴师克尔(Kerll)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爱森纳赫(Eisenach),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8年之后,J.S.巴赫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Erfurt)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 J.C.巴赫(这位J.C.巴赫并非J.S.巴赫最小的儿子,而是Johann Christoph Bach,J.S.巴赫的兄长,并在双亲去世后成为 J.S.巴赫的监护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和哥达(Gotha)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St Sebald's church)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帕赫贝尔从小就展露对于知识追求的兴趣,尤其是音乐。他在圣罗伦兹(St. 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同时,也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六月二十九日,帕赫贝尔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帕赫贝尔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 Prentz)学习作曲。在普伦次的影响下,帕赫贝尔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由于帕赫贝尔本人所信奉的是当时德国的新兴路德教派,所以他追随老师普伦次在1673年前往维也纳,成为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在维也纳这座天主教城市中,帕赫贝尔接触到南德和意大利等地的天主教作曲家所写的宗教音乐,之后他进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帕赫贝尔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这之后帕赫贝尔来到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并要提供圣歌的前奏曲,风琴师不能乱弹即兴,但每年都要将弹奏管风琴的心得和尽展发挥在一场精致的演奏会上,以显示不是尸位素餐之徒。因此,帕赫贝尔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并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巴巴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后来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 Drommer),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哈的故乡,所以帕赫贝尔与巴哈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哈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哈的哥哥音乐。巴哈父亲过世之后,教育巴哈音乐的责任乃落在这位长兄的身上,所以我们可以说帕赫贝尔就是巴哈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特,帕赫贝尔来到伍腾堡(Wurttemberg)宫廷,伍腾堡位于斯图嘉特,这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St. Sebald)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赫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帕赫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他年轻时在圣罗伦兹(St. 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就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6月29日,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 Prentz)学习作曲。

  1673年追随他的老师普伦次到维也纳担任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维也纳是个天主教国家,他也因此接触到了德国南部和意大利的天主教音乐作品,在普伦次的影响下,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之后他进入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他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然后来到了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 还必须提供圣歌的前奏曲,不能即兴乱弹。因此,他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便是在这个阶段,而且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28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巴巴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后来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 Drommer),Judith为他生下了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赫的故乡,所以 他与巴赫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赫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赫的哥哥音乐。巴赫的父亲 去世之后,这位长兄就负责教育巴赫音乐,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巴赫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福特(Erfurt),来到符腾堡(Wurttemberg)位于斯图加特(Stuttgart)的宫廷,这里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在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St. Sebald)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他的老师魏克过世,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他写下了感恩(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2]

  逝世

  1706年,约翰帕赫贝尔去世,享年52岁,他的确实死亡日期不明,被埋葬于3月9日,当地习俗埋葬死者于死后三至四天,估计去世日期为3月7日或前后。

  二、主要作品

  D大调卡农

  主条目:D大调卡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Canon in D(D大调卡农),三百年后魅力依旧,不仅是现代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也是电影电视广告配乐的常客。这个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678至1690年之间,乐曲编制由三把小提琴以及数字低音,一开始低音乐器奏出两小节顽固八个低音,接下来三部的小提琴依次出现,低音乐器从头到尾重覆了二十八次同样八个音。一般在这一个曲子之后还附加上一首轻快的Gigue(吉格舞曲)形成一对来演出。

  要特别注解的是“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许多人误以为这个曲子便为“卡农”,“卡农”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十四世纪便有出现这种形式的乐曲。Gigue是吉格舞曲。

  D大调卡农巴哈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巴哈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在古典音乐TV动画《金色琴弦》中,也出现了这首曲子。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空。真像这样的感觉。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3]

  阿波罗的里拉琴

  帕赫贝尔写了很多键盘曲目,“阿波罗的里拉琴”(Hexachordum Apollinis)就是其中的键盘曲目。 他写下这组曲,原本是送给费迪南·托比亚斯·里赫特和布克斯特胡德两位作曲家。

  “阿波罗的里拉琴”是一组六首不同调的咏叹调和变奏曲(Aria and variation),它们分别是:

  Aria Prima

  Aria Secunda

  Aria Tertia

  Aria Quarta

  Aria Quinta

  Aria Sexta(Aria Sebaldina)[2]

  三、约翰·巴哈贝尔的故事

相关文章 推荐

德彪西《流浪儿》Debussy:L'Enfant Prodique (4 Hands)_四手联弹_德彪西钢琴乐谱
人气:79
钢琴曲谱
德彪西《流浪儿》Debussy:L'Enfant Prodique (4 Hands)_四手联弹_德彪西钢琴乐谱
孩子为什么要学音乐?这是我听过最权威的解读
人气:193
钢琴百科
孩子为什么要学音乐?这是我听过最权威的解读
马基加洛普舞曲(遗作)Op.posth_肖邦钢琴谱
人气:94
钢琴曲谱
马基加洛普舞曲(遗作)Op.posth_肖邦钢琴谱
拜厄钢琴练习曲NO.49_拜尔(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练习曲第49首_五线谱
人气:280
钢琴曲谱
拜厄钢琴练习曲NO.49_拜尔(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练习曲第49首_五线谱
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耶娃 Tatiana Nikolayeva)简介
人气:1371
钢琴百科
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耶娃 Tatiana Nikolayeva)简介
Laputa - Castle in the Sky_宫崎骏动画作品选曲
人气:186
钢琴曲谱
Laputa - Castle in the Sky_宫崎骏动画作品选曲
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好方法
人气:90
钢琴百科
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好方法
学乐器千万别有技术无素养,音乐是培养人不是培养音乐家
人气:68
钢琴百科
学乐器千万别有技术无素养,音乐是培养人不是培养音乐家
张学友歌曲《李香兰》钢琴谱五线谱
人气:960
钢琴曲谱
张学友歌曲《李香兰》钢琴谱五线谱
4 Mazurkas, Op 67-1-2-3-4_玛祖卡_肖邦钢琴谱
人气:161
钢琴曲谱
4 Mazurkas, Op 67-1-2-3-4_玛祖卡_肖邦钢琴谱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_佚名 词曲_钢琴即兴伴奏歌曲五线谱
人气:146
钢琴曲谱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_佚名 词曲_钢琴即兴伴奏歌曲五线谱
我现在才开始学会不会太晚了?
人气:84
少儿钢琴
我现在才开始学会不会太晚了?

大家都在看

犹太裔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 Hélène Grimaud)简介

犹太裔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 Hélène Grimaud)简介

埃莱娜格里莫 (法语:Hlne Grimaud,1969年11月7日-),又译 海伦格里莫 ,犹太裔法国女钢琴家。 埃莱娜格里莫在法国罗讷河口省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出生,父亲是柏柏尔犹太人,母亲是科西嘉...

钢琴名家 181 阅读

巴西钢琴家(内尔森·弗莱雷 Nelson Freire)简介

巴西钢琴家(内尔森·弗莱雷 Nelson Freire)简介

内尔森弗莱雷,生于1944年10月18日。钢琴家,1944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西博阿─埃斯佩兰萨,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四岁首次公开演出。 尼尔森.弗赖里或许是当前乐坛最富神秘色彩的钢琴家。这句...

钢琴名家 124 阅读

近现代著名的73位钢琴演奏家简介

近现代著名的73位钢琴演奏家简介

01.安达(Geza Anda,19211976) 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多南伊的学生,1939年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而成名,1943年迁居瑞士,1955年入...

钢琴名家 430 阅读

美国钢琴家《卡琴》简介

美国钢琴家《卡琴》简介

美国钢琴家,祖先是俄国移民,11岁在广播电台因演奏舒曼作品崭露头角,1941年入哈特福德学院,攻读哲学与英国文学。19岁毕业后得奖学金到巴黎留学,不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艺术节...

钢琴名家 191 阅读

中国钢琴家、作曲家(倪洪进 Ni Hongjin)简介

中国钢琴家、作曲家(倪洪进 Ni Hongjin)简介

倪洪进 (1935-),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生于浙江,父亲倪秋平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琴师。倪洪进自幼学习钢琴,12岁时被上海音乐学院音专破格录取为钢琴本科生,50年代留学苏联,...

钢琴名家 262 阅读

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简介

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简介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 Krystian Zimerman ,1956年12月5日-),姓氏又译 齐玛曼 ,出生于波兰扎布热,曾于1975年获得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首奖,是现今公认世界上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 生平...

钢琴名家 484 阅读

钢琴教育家(杨汉果 Yang Hanguo)简介

钢琴教育家(杨汉果 Yang Hanguo)简介

杨汉果, 著名钢琴教育家,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原系主任、教授,四川省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专家津贴享有者,四川钢琴学会原会长。出生于1934年,四川广安人,1953年毕业于成都西...

钢琴名家 358 阅读

中国钢琴家《黄安伦》简介

中国钢琴家《黄安伦》简介

黄安伦,现代中国作曲家,1949年出生于音乐家庭,5岁开始随父母学习钢琴,7岁已完成其第一册钢琴曲集。当时,中国近代音乐大师马思聪评论他有很丰富的想象力。他于1961年进入北京中央音...

钢琴名家 344 阅读

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 Rudolf Buchbinder)简介

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 Rudolf Buchbinder)简介

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生于1946年12月1日,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古典钢琴大师。他曾作为客座嘉宾参家过众多著名乐团的演出,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法...

钢琴名家 127 阅读

俄罗斯钢琴家(尼古拉·兹维列夫 Nikolai Zverev)简介

俄罗斯钢琴家(尼古拉·兹维列夫 Nikolai Zverev)简介

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兹维列夫 ( Николай Сергеевич Зверев , 1832年-1893年10月2日),又译 兹韦列夫 ,俄罗斯钢琴家,学生众多,包含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亚历山大尼...

钢琴名家 456 阅读

钢琴演奏家(鲍蕙荞 Bao Huiqiao)简介

钢琴演奏家(鲍蕙荞 Bao Huiqiao)简介

鲍惠荞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曾获第二届乔治艾涅斯库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名(1961年),全国钢琴选拔赛第一名(1965年)。 第四届全国音乐作品评比获优秀演奏奖。 曾经两次担任国际钢琴大赛评委,...

钢琴名家 228 阅读

埃里克·萨蒂 | 裸体"的极简主义音乐家

埃里克·萨蒂 | 裸体"的极简主义音乐家

今天的标题就给人一种一丝不挂的感觉。我要介绍的是一个这样的音乐家:古怪、诙谐、玩世不恭、多一个音符也不愿意写。 法国音乐家萨蒂,是一个特别讲究的人,没什么钱,和德彪西是同...

钢琴名家 208 阅读

乌克兰钢琴家《埃米尔·吉利尔斯》简介

乌克兰钢琴家《埃米尔·吉利尔斯》简介

埃米尔吉利尔斯(19161985),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钢琴名家 211 阅读

美国钢琴家《克莱本/Kelaiben》简介

美国钢琴家《克莱本/Kelaiben》简介

克莱本(19342013),美国钢琴家。1964年曾一度从事指挥。1962年在得克萨斯州沃恩堡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 Kelaiben 克莱本,V. Van Cliburn(1934 ) 美国钢琴家。1934年 7月12日...

钢琴名家 161 阅读

青年钢琴家(沈文裕 Wen-Yu Shen)简介

青年钢琴家(沈文裕 Wen-Yu Shen)简介

沈文裕(Wen-Yu Shen),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童年师从刘建平、郑大昕,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音乐大学、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学习,后师从刘诗昆、周广仁;17岁,获得第14届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

钢琴名家 29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