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尼尔
来源:丹尼尔先生(MRDANIEL777)
不时听到一种说法:「古典音乐就是两百年前欧洲的流行音乐。」其实,此言差矣。想来对古典音乐的历史有些许知晓的看官,就应该知道诞生在教堂和宫廷里的音乐,其实从渊源上来讲,传播性就很局限。
然而,古典音乐中,有一类诞生于四百年前的体裁,它的流行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如今看到的很多戏剧桥段的灵感都来源于此。这种体裁就是歌剧—— Opera。
意大利人热爱歌剧,就像英国人爱茶一样。历史上第一部标配歌剧,据说是1600年写出的《尤丽迪茜》。这是一群生活在佛罗伦萨的文青捣鼓出来的产物,他们想要重建古希腊悲剧式的辉煌。这部歌剧的诞生,标志着西方音乐史中巴洛克时期的开端。
不过,巴洛克时期的歌剧的发展十分有限。这主要因为其正歌剧的身份,故事题材大多带有政治色彩,几乎无法跳出歌颂国家领导人的怪圈。直到1637年,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的歌剧院在威尼斯开张。
在票房原动力的驱使下,这种颇为糜费的艺术才开始一步步迈向世俗化的商业市场。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歌剧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坊间小人物跃升为主角。
作为西方观众的宠儿,艺术舞台上的主角。歌剧高度凝聚了西方文学、诗词、音乐、美术、舞蹈、价值观、历史观、思想观、文化观,复杂的艺术样式使之能承担更深刻的艺术诉求,能表达人类内心更加丰富和细腻的情感状态。
但对于西方艺术比较陌生的国人,如何选择一部歌剧,可能决定了「是否会喜欢上这一艺术形式」的关键。2017年,英国 BBC Music 杂志就邀请了172位世界最优秀的歌剧演员,进行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歌剧」。相信能给大家一定的指导意义。
1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瓦格纳 1865年
大约1857年,瓦格纳在创作歌剧《指环》的同时,决定根据特里斯坦的传奇故事创作一部大众的、且易于演出的歌剧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也简称为《特里斯坦》)由此诞生。
整部作品中,瓦格纳以一种以往歌剧作品中罕见的自由与直率,尽情使用了一系列斑斓的管弦乐色彩、丰富的和声以及复调。
作品中的第一段和弦,「特里斯坦和弦」, 在脱离传统调性和声的基础上,引入另一个不和谐的和弦,这样的作曲方式意义重大而非凡。
由此,「特里斯坦」被称作「第一部现代歌剧」,是歌剧音乐得到改变的独特的分水岭。
9
《奥赛罗》
威尔第 1887年
四幕歌剧《奥赛罗》完成于1887年,是威尔第又一部令人惊叹的天才作品,创作时已70多岁高龄。歌剧脚本由他一直以来的合作者,著名诗人博依托写成。
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以丰富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莎士比亚原著壮丽动人的故事。
比起他的前期作品《茶花女》,《奥赛罗》更加注重音乐的戏剧性,咏叹调与宣叙调之间的差异缩小,管弦乐队的作用明显加强,有些地方有类似「无终旋律」的味道。
《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的歌剧创作经验, 他吸取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情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
同时,旋律刻划与中期作品相比,更见深刻而富于情感。
8
《唐 • 乔瓦尼》
Don Giovanni
莫扎特 1787年
《唐 • 乔瓦尼》还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唐 • 璜》,这是一部由 L.达蓬特撰写剧本、莫扎特作曲的两幕意大利喜歌剧。
《唐 • 乔瓦尼》以喜歌剧风格为主,但并非完全的现实风格喜剧,而是融合了严肃性、剧烈冲突和超自然力量等元素,带来强烈的戏剧效果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唐 • 乔瓦尼是一个虚构的、传奇式的人物,以其放荡的性格和经历著称于世。但同时,他身上又有胆大果敢、崇尚自由等丰富的特质,展现出很复杂的人性和文化内涵。
这无疑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德国作曲家兼音乐评论家埃塔 • 霍夫曼曾把这部歌剧称为「所有歌剧中的歌剧」。
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把喜剧和悲剧完美而栩栩如生地融合在一起,这一点实际上是莫扎特所有歌剧杰作的精髓所在。
7
《波佩阿的加冕》
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蒙特威尔第 1643年
如果说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体现了作曲家一生对音乐的兴趣所在,那么歌剧《波佩阿的加冕》则是蒙特威尔第将音乐进行对比和碰撞的作品。
《波佩亚的加冕》描述了公元60年左右一个炎热的日子里,罗马国王尼禄和他的情妇波佩亚,排挤掉善良贞洁的奥塔维亚皇后,加冕登基的故事。
剧中,美德似乎受到惩罚,贪婪和野心得到回报,传统道德观受到颠覆。但观众们可是心知肚明:现实生活中,所有角色的下场都会很糟糕。
这部歌剧的结尾部分并不是通常情况下热情激昂的合唱,取而代之的是一首充满激情、性感销魂的二重唱,这是尼禄和波佩亚在庆祝他们的结合。
尼禄通常是由男高音或女中音演唱,女高音则扮演波佩亚。演唱过程中。两个高音声部的歌声混合在一起,情感错综复杂。
蒙特威尔第以一种引人入胜而富有神韵的美妙音乐,描写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女主人公波佩阿美貌媚态又富于野心,通过与罗马帝国的皇帝和谋,赐死忠臣、废黜皇后,最终如愿以偿,被加冕为新的皇后。
这是蒙特威尔第最后一部歌剧,首演于1643年。
6
《托斯卡》
TOSCA
普契尼 1900年
《托斯卡》首演于1900年的普契尼《托斯卡》属于现实主义歌剧,创作这部歌剧时,普契尼已经80岁高龄了。
意大利歌剧风格在42岁盛年的普契尼作品里却发生了截然的转变,作品全无威尔第的英雄主义与磅礴气势,而是写尽生活中平凡人物的琐碎与艰辛。
《托斯卡》得益于其故事的凝练,音乐优美易于观赏,唱词精美犹如诗歌,可以说是普契尼最深刻、悲剧性最浓烈的一部歌剧。三幕剧发生的场景在今天的罗马都是真实存在的,大家去意大利旅游时都可觅其踪影。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歌剧一般反映当时社会底层生活的状况,凄冷阴暗的舞台布景和具有超凡之美的音乐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这是现实主义歌剧中的悖论。《托斯卡》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与优美无比的音乐,100多年来在歌剧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部歌剧把普契尼的声誉提升到巅峰,并且被推崇为意大利歌剧历史上的不朽杰作。
5
《彼得 • 格莱姆斯》
Peter Grimes
布里顿 1945年
《彼得 • 格莱姆斯》是布里顿在从美国返回英国的途中,受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之托而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里,布里顿在波士顿完成了他的这部杰作。
美国地区的首演是在1946年,指挥是赫赫有名的伦纳德 • 伯恩斯坦,他的完美演绎使这部歌剧走上了成功之路。
布里顿的歌剧《彼得 • 格莱姆斯》在纳粹德国失败后不到一个月上演。在这部歌剧中,最受瞩目的就是这四首间奏曲,由于布里顿成长于英格兰东部,所以对于表现水的主题游刃有余。
「他对海怀着深深的挚爱 —— 他的很多作品时时透露出这点 —— 而这部作品正展现了他在刻画海的主题时,最初所用的技巧。」
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是悲剧,但它也是音乐剧的杰作。20世纪歌剧中很少能够将音乐提升到境界的纯粹力量。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一问世,立刻受到全球歌剧爱好者的欢迎。
今天仍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英国歌剧代表作之一,也从此确立了布里顿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4
《沃采克》
Woyzeck
贝尔格 1925年
德国作家和思想家毕希纳(Georg Büchner)在1837年,24岁上得热病死了,留下字迹潦草的剧本手稿——《沃采克》(Woyzeck)。
后人把这些凌乱的草稿整理出来,连剧名都搞错了,把 Woyzeck 误为 Wozzeck,之后一错再错,一直错到贝尔格,他在1914年看了维也纳首次演出《沃采克》,下决心把它谱成歌剧。
战争爆发,打乱了作曲家的计划,一直到1922年,他才正式完成全剧。指挥家赫尔曼 • 谢尔欣(Hermann Scherchen)先搞了一个音乐会的节选版,1924年在法兰克福首演。
1925年12月,埃里希 • 克莱伯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演了《沃采克》歌剧版。
贝尔格的《沃采克》虽然是舞台戏剧作品,但具有异常严谨的纯音乐结构。三幕构成 ABA 形式。
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有人认为《沃采克》是一部相当难懂的歌剧,初次聆听时会感到十分诡异阴森,但聆听多次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尔格利用管弦乐捕捉绝望与恐惧感的能力。
3
《玫瑰骑士》
Der Rosenkavalier
理查 • 施特劳斯 1911年
《玫瑰骑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 • 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而歌剧的文学脚本则是由奥地利作家、诗人霍夫曼施塔尔特意为此创作的。
这部歌剧在1911年1月26日首演于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但是,音乐评论出现两极分化:称赞的评论说这部歌剧让理查德 • 施特劳斯告别了恶作剧的曲风;批评的评论说这部歌剧只靠优美的旋律取悦观众。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演出时间长达3个小时,充满了犹如神来之笔的美妙旋律,因为大量使用了圆舞曲的节奏,令人感觉轻松愉快。理查 • 施特劳斯也很了解当时人们欣赏歌剧的口味,写了一部讨好听众而又不媚俗的艺术性歌剧。
《玫瑰骑士》是理查 • 施特劳斯自己很喜欢的一部歌剧。他留下了遗嘱要求死后的葬礼追悼会上演奏此歌剧尾声那段迷人的爱情三重奏。用爱情歌曲来作为哀乐,恐怕理查 • 施特劳斯还是第一人。他乘着自己用音符制作的爱之舟飞向了天堂。
2
《艺术家的生涯》
La bohème
普契尼 1896年
《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是一部由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的四幕歌剧。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
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
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皇家剧院首次公演。从那时起,《艺术家的生涯》已经成为标准意大利歌剧剧目的一部分,并且是世界上最经常演出的歌剧之一。
普契尼将全剧各幕的结构,巧妙地做出交响曲般的处理。如第一幕和第四幕,尽管都居住同一房间,但热闹的前面和安详的后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在终幕中有几个第一幕的旋律再次出现,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效果。
节奏在普契尼的手中充满弹性。他赋予音乐一种有机体的感觉,仿佛不仅是歌手,而且是管弦乐队,剧情及节奏本身,都像一个人在呼吸一样。时而喘息时而又是柔音,但都处于兴奋的状态。
这是波希米亚精神的化身,特别适合于一部亲密的家庭戏剧,每个场景都是实时发生,波希米亚人的情况就是如此。
1
《费加罗的婚礼》
Le Nozze di Figaro
莫扎特 1786年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是莫扎特喜歌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歌剧」。
莫扎特用他富有魔力的音乐将紧凑的剧情、欢乐诙谐的场面与剧中每个人物性格的刻画完美结合,使得这部歌剧成为音乐史上最成功的喜歌剧之一。
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
《费加罗的婚礼》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的现实意义。它在1786年5月1日首演于维也纳伯格剧院,由莫扎特本人亲自担任指挥。
但由于此剧题材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来说过于先锋前卫,导致一些贵族大为愤慨,虽然皇帝本人极为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压力,此后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
这部剧幽默谐谑的笔调,对当时贵族制度下一些荒谬的社会习俗和现象,进行了有力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处于「第三等级」的平民百姓地位的上升,歌颂了平民百姓与虚伪贵族斗争的胜利。
整体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虽然是反对封建的严肃主题,却具有强烈且极富张力的喜剧效果。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