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阳》、《卡门》,《今夜无人入睡》,《祝酒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剧经典片段,谁都能哼上几句,古典音乐一放,焦躁的心情突然就安定了下来了,音乐的疗愈效果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把最近超喜欢,循环播放的两首歌剧选段拿出来记录一下作为普通听众的听后感。
LesContesDHoffmann-Bilbao木偶之歌,(null)
最近一直在循环听的这首《木偶之歌》,是巴赫未完成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选段。歌剧演唱的方法就是我们习惯称之为的美声,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美声就是国外歌剧唱法的舶来品。歌剧起源于意大利,著名的三大男高音我们早已熟悉,还有著名的建筑悉尼歌剧院,歌剧歌词一般用意大利语的多,法语德语占一小部分,好的歌剧院都有独特的设计,会考虑拢音效果,那是因为唱歌剧都是不戴麦的,全凭歌剧演员的肺活量,所以我们看到好多男高音女高音都是又高又胖的,对肺活量的要求,让亚洲人在歌剧界处于稀有状态,这首《木偶之歌》是检验花腔女高音技巧的经典曲目,各种转音爬音海豚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因为演唱人物的设定是个带发条的机械木偶人,中间还有木偶发条松懈导致声音渐渐无力的情景体现,待有人把弦上满,木偶又恢复了饱满的花腔女高音,这中间几次上弦的声音增加了听众的趣味性,木偶的歌唱由饱和到无力又到饱和又转无力的三次循环,也考验了演唱者对声音的处理技巧。我听了几个版本的演唱,中国歌唱家处理的还是有些吃力,这气息的运用真的太依赖基因了。这部歌剧是少有的法语。
Mozart: The Magic Flute, Queen of the Night - Aria N° 14,Edda Moser;Wolfgang Sawallisch
歌剧经典唱段入门还可以听这首花腔女高音《夜后咏叹调》,是莫扎特的《魔笛》选段,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准妈妈胎教常选用莫扎特的音乐。这《夜后咏叹调》据说能唱好的全世界不到10个人。我听过用降调处理来唱的,唱的那个难受。这部歌剧是少有的德语。用骇人的高音来体现夜后那火焰喷发般的愤怒,少数几个通俗歌手勉强听的过去的海豚音在这里就是基本功,非常洗脑,循环播放你也会拜倒在夜后的石榴裙下。
Les Pêcheurs de Perles,Various Artists
还有一些男歌手唱的经典也很好听,比才的《采珠人》里的咏叹调也被好多电影采用过,比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里老父亲反复听的歌剧就是《采珠人》,还有伍迪艾伦的《赛末点》也有用《采珠人》的选段,男声比起女声更有安抚的作用,我个人还是喜欢女高音唱的难度高的歌曲,比较提神醒脑。
音乐能让人平静,能让大脑得到良好的休息。喜欢音乐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能让我们在紧张的生活学习中放松下来,积蓄新的能量,更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来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