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二胡>二胡教程>

二胡多变的演奏技巧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无论作为哪种乐器,艺术的高峰是无止境的。二胡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对二胡的表现力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二胡演奏风格的多种技巧,主要有揉弦、滑音、装饰音、弓法等,通过这些风格性技巧来达到其演奏味十足的效果,这也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的揉弦分为滚揉、压揉、滑揉三种,一般在内容丰富、情绪变化较多的乐曲中,揉弦以组合的方式在演奏中应用。在演奏“江南丝竹”这种具有江南水乡气息的乐曲时,若不采用小揉弦方式,则欢畅秀丽的江南风格就不能准确体现。在《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和《葡萄熟了》等新疆风格的作品中,较快频率的滚揉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引吭高歌、舒展激昂的音乐情绪和载歌载舞的音乐形象,这是选择适当的演奏技巧表达特定的音乐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胡由于没有像小提琴那样的指板,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在《汉宫明月》和《二泉映月》中的揉弦恰如其分地将古朴典雅的音乐风格和略带凄凉的音乐情绪真切地表现出来。总之,在丰富多彩的揉弦技巧中,表现特定音乐风格和特殊音乐情绪的揉弦作为重要技巧手段在二胡演奏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胡多变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但适当的不揉弦的音响效果却又为二胡音乐带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二胡曲《江河水》中间部分,细听名家的演奏,除了个别音之外,大部分音都不揉弦,营造出淡淡的音响、静静的气氛。因此乐曲中表现的回忆、沉思梦幻之类的意境可以取得极佳的效果。斯坦尼斯拉夫基在《我的艺术生涯》中谈到“越是简单,越是困难……”,这种不揉弦的技巧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称其为二胡的“绝妙的艺术处理”。
  在二胡演奏中凡是较为具体的表现喜、怒、哀、乐的情绪时,为了适应各种色彩的需要能模拟人声,也能惟妙惟肖地模拟鸡鸣犬叫、姑嫂问答的效果,滑音的应用比较集中。刘天华的《空山鸟语》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艺术的传统,在二胡的不同把位上,巧妙地运用各种滑音的技巧,生动地描绘了空幽山谷中百鸟鸣转、晨光如画的景色,滑音得到充分的发挥。二胡滑音的模拟性也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现代作品中。
  装饰音在二胡风格的音乐旋律中经常以辅助性的小音符出现。装饰音的技巧很丰富,有单音、复音、单颤音,复颤音和回音等方式。如“江南丝竹”,作为极富特色的民间音乐,对灵巧俏皮轻快的装饰音运用的得心应手。蒙古族音乐中,浓郁的大小三度颤音和独特的装饰打音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更加鲜明地将乐曲的风格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骏马奔驰的辽阔草原上。
  弓法是二胡这种接近人声的乐器在表达音乐情绪地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的重要手段。除常规的弓法外,顿挫波弓、垫弓、飞跃断弓和抛弓等特殊弓法,使二胡乐曲更具神韵。如《二泉映月》中运用的长音在音响上富有内在的动力感,而顿挫弓的运用,表现出欲言又止、感慨不尽,音乐的韵味和感情的内涵也更加生动。在蒙古族音乐风格中较大范围和较慢的“垫弓”常常用来连续相同音高的族律,使之更加宽厚连贯、铿锵有力,在表现急切的情绪时也能加强旋律音的艺术效果。“飞跃断弓”在民间称为“飞弓”,是表现特殊音乐效果的色彩性弓法,可以演奏快速音乐旋律,也可以与滑音等技巧结合,用于渲染气氛或表现某种特定的音乐效果,如模仿马儿奔跑的效果。“抛弓”是极富特色的弓法,常表现乐曲中渐渐高涨的情绪。
  二胡的技巧是纷繁复杂的,同时也赋予了二胡音乐的风格性和色彩性。丰富的技巧更充分地发挥和拓展了二胡的音乐表现力。

相关文章 推荐

二胡简谱[大坂城的姑娘]
人气:311
二胡曲谱
二胡简谱[大坂城的姑娘]
二胡谱[城市的光]
人气:99
二胡曲谱
二胡谱[城市的光]
二胡谱[格拉祖诺夫]五线谱
人气:73
二胡曲谱
二胡谱[格拉祖诺夫]五线谱
二胡简谱[洁白的哈达]二重奏
人气:211
二胡曲谱
二胡简谱[洁白的哈达]二重奏
二胡简谱[回娘家]二重奏
人气:241
二胡曲谱
二胡简谱[回娘家]二重奏
少儿二胡乐谱《小猴子爬树》C调左手换把到第二把位
人气:134
二胡曲谱
少儿二胡乐谱《小猴子爬树》C调左手换把到第二把位
二胡弓法练习[索尔维格之歌]简谱
人气:221
二胡曲谱
二胡弓法练习[索尔维格之歌]简谱
二胡小史
人气:190
二胡百科
二胡小史
二胡的自然跳弓技术
人气:173
二胡教程
二胡的自然跳弓技术
二胡详细保养方法
人气:84
二胡维护保养
二胡详细保养方法
新爱琴从零开始学二胡/40《楚颂》讲解视频教程
人气:366
二胡视频教学
新爱琴从零开始学二胡/40《楚颂》讲解视频教程
二胡谱[当年情]线简谱对照版
人气:120
二胡曲谱
二胡谱[当年情]线简谱对照版

大家都在看

最常用的3种二胡发音技巧,原来窍门都在这里

最常用的3种二胡发音技巧,原来窍门都在这里

二胡的难就难在没有规定的把位,我们手指按弦的稍微偏差就会出现音调不准的现象,所以二胡的发音又有许多种技巧。今天我们讲一下二胡的打音,滑音跟泛音的技巧。 二胡的打音分短的打...

二胡教程 81 阅读

二胡演奏快弓清晰度问题

二胡演奏快弓清晰度问题

快弓是二胡技巧中的高难动作,是二胡基本功的一道难关。在二胡教材和论述快弓的文章里,经常见到有关快弓颗粒性的提法。然而,对快弓颗粒性的概念具体的解释却很少涉及。 1. 快弓颗粒...

二胡教程 71 阅读

二胡多变的演奏技巧

二胡多变的演奏技巧

无论作为哪种乐器,艺术的高峰是无止境的。二胡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对二胡的表现力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二胡演奏风格的多种技巧,主要有揉弦、滑...

二胡教程 80 阅读

二胡演奏不放松,何谈音准?

二胡演奏不放松,何谈音准?

在二胡演奏中,放松不是松软无力,也不是所有的技巧都需要放松。原则上讲,放松就是不浪费力量。 1、尽量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 并不是肌肉的完全放松,就像节约并不等于吝啬一样。绝...

二胡教程 150 阅读

二胡琴码:音质与音色的微妙艺术,琴码的调整是极其关键的调琴艺术

二胡琴码:音质与音色的微妙艺术,琴码的调整是极其关键的调琴艺术

在二胡演奏中,琴码不仅是连接琴弦与琴皮的桥梁,更是决定音质与音色的关键。作为一名资深的制琴与调琴师,我愿将多年积累的琴码知识与大家分享。 一、琴码的作用:振动的传递者与音...

二胡教程 219 阅读

松涛《二胡演奏极致原是平淡》

松涛《二胡演奏极致原是平淡》

日前,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寒阳在谈及二胡演奏时有一段充满哲思而精彩的论述,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故抄录于下,以飨广大琴友: 演奏,极致原是平淡。在现今的音乐舞台百...

二胡教程 130 阅读

二胡演奏手指排列顺序和基本指法的四种手型

二胡演奏手指排列顺序和基本指法的四种手型

指序就是左手四个手指(由食指到小指依次分别称为一二三四指)在连续性演奏各种音程、音型和旋律时按弦动着的先后次序,它和指距一样,也是二胡最主要的基本功。按弦的指序是连续演...

二胡教程 221 阅读

二胡自学自练基本方法

二胡自学自练基本方法

五十年代学二胡的人大约都听到过千日胡琴百日萧的顺口溜,意指学二胡有一定难度,大约需要近三年时间,不能急功近利。还有一句是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指拉琴时弓毛在琴筒...

二胡教程 148 阅读

二胡换琴弓马尾的方法

二胡换琴弓马尾的方法

拉琴会碰到马尾老化(或松散),需要更换。 一、先把新马尾用洗洁精泡洗,清水漂干净,半干时将长度合适的挑选出来,然后再把挑选出来的马尾放到盐水里煮三四分钟,以...

二胡教程 338 阅读

二胡与马头琴演变过程探明

二胡与马头琴演变过程探明

二胡、胡琴等一些拉弦乐器为什么会有一个胡字?它们与马头琴有怎样的演变关系?前不久内蒙古赤峰市的专家对此作了明确的研究考证。 赤峰市博物馆研究员张松柏介绍,不...

二胡教程 115 阅读

二胡演奏6 3弦上把位教学 [赵寒阳]

二胡演奏6 3弦上把位教学 [赵寒阳]

当乐谱上标明1=F时,我们就要将内弦作为音,将外弦作为3音来演奏,这种弦法叫做(3弦。日3弦和15弦、52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将把位往下移动半个音的距离,用一指来按1、5两个音(见左下图...

二胡教程 102 阅读

二胡连弓换弦简易技巧

二胡连弓换弦简易技巧

二胡换弦要注意什么?二胡换弦技巧 换弦要注意腕力与指力的相互配合,要扣准音符时值,过渡自然。快弓通常用于处理快速旋律的乐曲,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基本手段之一。 换弦是指弓毛擦...

二胡教程 162 阅读

二胡的结构及其各部位的作用

二胡的结构及其各部位的作用

一、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箱,琴杆是支撑琴弦、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 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 琴...

二胡教程 199 阅读

二胡把位的探讨

二胡把位的探讨

传统把位 看一个定弦原把位的按弦手法是属按把法还是属切弦法,与其说是看虎口的持琴位置,不如说是看食指的切弦位置。看食指按音是否控制了该定弦的1或5音,63、37、26这三种定弦调式...

二胡教程 84 阅读

二胡怎样训练拉得快?

二胡怎样训练拉得快?

快速技巧可以说无论在二胡的普及教学中还是在专业院校的专业训练中,都是令人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大家都非常羡慕那些快手和炫技高手,都非常羡慕能够拉得很快的人。我听得最多的也...

二胡教程 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