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兴盛繁荣,国外文化艺术的侵入,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音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各种因素使得中国民族音乐随着时代的进步却日渐被边缘化。无数音乐工作者和从事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们努力为保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着巨大的工作和努力,但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逐渐消逝趋势却还是日趋严峻。尽管如此,很多民乐从业者具有特定的艺术基础,对民族乐器有一定弹奏能力,并且对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材质有品位的追求,于是民乐才得以传承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浪潮改变了人们对于审美活动的标准,但是,因为需求不同,产品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是在商品化的环境里,越是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审美活动,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至臻至美的艺术品正成为不可多得的慰籍人类心灵的良药。
传统民族乐器是具有声音美和形制美两大特性的工艺门类,以民乐中典型的代表——二胡为例,它将这两大特性表现的“淋漓精致”。二胡主要有琴杆,琴枕,琴筒,琴皮,琴弦,琴托几大部件组成,其中琴筒的形制(琴筒的形状和琴筒内部结构)和琴皮处理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音色、韵味和用途的系列二胡,有适合二胡琴曲的独奏二胡,有为传统戏曲伴奏的戏曲二胡,因此二胡在声学方面形成的独特效果,让人们感受到了丰富的旋律和琴音的无限美。二胡有着最具人性化的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性与天性合一的制作乐器的理念,延续了这种文化的内涵,追寻着人琴合一的境界。在音色和演奏技巧方面,讲究心灵、意境与琴灵性的融合相通。在二胡的构造方面,充分考虑到乐器与人性的统一、乐器造型与人的动作习惯的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乐器的操作符合人体行为的科学观念。二胡的造型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又简约轻便,既便于携带又便于操作。
老紫檀镶牙金银丝《竹报平安、梅开五福》二胡,采用印度小叶紫檀和蟒蛇皮为主材,运用周万春祖传苏式二胡制作手法历经数年制作完成,琴身以传统竹、梅、凤凰、石榴为创作题材,融入冯氏四代相传的金银丝镶嵌技艺创作而成。
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作品创作中首次运用了银片实填的手法,来表现出墨竹“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的笔墨特征,以银片实填的手法来表现出“运笔用墨、挥洒自如,成竹在胸”的画竹特点,表达出创作者的神韵与气节。作品在琴筒上,引入水墨画梅花的形制,分别以银片实填的手法表现出墨梅枝干横、斜、倚、曲、古、雅、苍、疏的诗情画意,将墨梅枝干苍劲古雅、变化多姿的特点表达得淋漓精致,结合琴筒的造型,便有了那种“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的意境。用金丝勾勒的梅花5个花瓣又为五福的象征,分别指: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居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在琴的侧面,用金丝和银丝组成了金凤凰和石榴的图案,古人将凤凰与阴阳五行宇宙观联系起来,认为凤凰是五行中火的代表和象征,据《春秋纬·演孔图》记载:“凤,火之精也”,它天生就是“火精”,故而又叫“火鸟”,“火凤凰”;据说凤凰能火中再生,象征吉祥和永生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字在甲骨文中与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石榴又寓意为多子多福,富贵吉祥之意。
千年老紫檀木料和蟒蛇皮的天然色泽衬托着金银丝的舞动,整琴三大构图的创意给人视觉上带来了绝佳的美感,作者将自身受到的文化熏陶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作为创作思路。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不但讲究形体美还要讲究声音的门类,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体。整件作品在保持原有苏式二胡音色甜美、圆润、做工精到、结构严谨的基础上融入了其它工艺门类的表现特征,将二胡与传统文化更好的交集在一起,丰富了二胡作品的艺术性、工艺性和观赏性,作品首创了将金丝银片实填技艺与二胡制作技艺、拉花技艺(音窗)三大苏工传承技艺的融合,配上象牙装饰,表达出作者“以色传情、以工传意”的苏式二胡制作技艺特点,呈现了苏工艺术品“精、雅、美”的艺术特点。
二胡是手工艺门类的典型。采用高档材料制作的二胡,必须要有“形”,除了制作工艺本身,其外在的装饰工艺也提高了二胡作为艺术品的附加值。在“音与形”的制作理念下,将银片实填金银丝镶嵌工艺引用到紫檀二胡作品上,深褐色的琴身和金银色的线条相互衬托,给人一种感官的绝佳享受。这是“周万春乐器行”在品牌之路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是对民乐之春作出的一份贡献,同时也为苏作工艺之春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周健,男,苏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从事民族乐器制作近三十年,尤其对苏作二胡的创作独有心得,是苏州市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在秉承传统二胡制作技艺和装饰特点的基础上,追求细节升华和创新创作,代表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参考文献:[1]汝钵.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二胡[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