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可以进行一个小测试,就是当我们在拉二胡的时候,大脑究竟想的是什么。结果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想下一句曲谱。对于识谱的朋友来讲,想的是下一句曲谱。对于不识谱的人来讲,想的就该是曲调了。
二、想的是二胡的演奏效果。这一乐句拉得正确不正确,技巧运用的纯不纯熟,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一闪念中,还有人会做一下对比分析,与名家相比,与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差距在哪里。
三、不想下一句曲谱,也不想技巧如何运用等问题,思想跳出技巧,而呈现出与乐曲相关的艺术画面。
四、什么也不想,只是沉浸在声音所营造出的艺术氛围中。
拉二胡时大脑在想什么?这看起来极为简单的现象,却是一个人二胡水准、层次的反映。
前两种,即想曲谱和技巧效果的人,说明曲子还不够熟练,技巧掌握的还不够纯熟。因为一首曲子练熟之后,根本就不存在乐句间的衔接障碍,拉曲子时,凭机械记忆形成的习惯动作便可完成全曲的演奏。这种机械记忆的形成,是平时勤学苦练的结果。一首曲子已拉上几十遍、上百遍,双手的技术动作便不再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如同人的呼息由植物神经掌控一样,都是自主来完成的。
第三种情况,即大脑中呈现出的是所拉曲子的艺术画面,这是艺术相对成熟的表现。因为能够进入这一状态,表明你不仅仅对乐曲己相当熟悉,而且技巧运用也已达到纯熟、运用自然的程度。已进入乐曲的表达这一较高层次了。
我们知道,二胡的每一首曲子,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的所有旋律,客观上,都是一种画面的音乐呈现。如《江河水》这首乐曲,它描述的是位妇女面对滔滔的江河之水,抒发的是失去丈夫的悲愤之情。演奏这首曲子时,我们的眼前自然就会浮现出女人在河边哭泣的形象,耳边仿佛会响起她控诉的悲伤声音。这时,你分明感到,自己的情绪仿佛也不受自己的控制了,与乐曲中的女主人公融为一体,有了这种情感上的代入,这首乐曲的表达才算得上是成功的表达。
一些朋友不拉独奏曲,只拉歌曲,其实,每首歌曲也都是有相应画面呈现的。例如《小白杨》,演奏时,只要头脑中出现挺拔的白杨树,解放军站岗放哨、巡逻的画面来,就说明你的演奏是成功的。
最后一种情况,什么也不想,只是沉浸在一种艺术氛围中,这是一种艺术的致高境界,因为你被自己感动了。特别是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二胡爱好者,能够被自己拉出的二胡声音所陶醉,同样证明你是成功的。
千人千面,每个人在拉二胡时所想的内容是不同的。所想内容与琴技水平却有很大关系。你的体验是什么?不妨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