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
取皮时间若离死亡过久,则皮质会腐烂不适宜制作二胡。
⊙年龄
关于蛇龄的影响,没有确定的答案,王师父说过15年为佳。我认为与品种及生长环境有关,所以总合的说5-15年均可以考虑,但是有其特殊条件,有些蟒若超过10年则实在太老又太大了,有些则不然。
※厚皮
⊙厚度
用皮的厚度经观察没有北京或南方的差别,主要依治琴师当时拿到的皮而定,比较早期的琴,厚皮的琴都较不受欢迎,现在有十年前留下来皮偏厚的琴(经高手持续使用),如今音色都不得了。
⊙处理
皮太厚又松掉,所以声音发闷,无法挽救,这一点我在制作过程中曾有体会,在蒙好皮之后会松皮的原因,主要是琴筒不干燥所致,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皮没有"处理好",尤其是越厚的皮越有此现象,但不代表厚皮就一定有此现象,主要还是制作师处理皮的技术要求问题,要得到厚实的二胡音色,选择一张偏厚的皮是必须要的条件,但是厚皮处理起来确是不易,声音坚硬,发闷,重拉音量小,都是它的致命伤
※寿命
⊙十数年
我曾看过的琴之中,一张皮用得最久的已有约15年了,但是音色仍然突出。所以一张好皮,一把好琴加上一个严谨的治琴师,一把琴用上十几年应该没有问题。
⊙褪色
皮用——久——了颜色会不会变淡,按一般正规的处理应该不会有此现象,有几位治琴师在处理皮时会把某种溶剂加多了,这样一来皮色确实会变淡。
※养琴
⊙养驯
一张按正规的方法蒙的皮,应该是使用越久音色表现越突出,因为皮经过长时间的规律震动及皮质退性之后,其音色表现绝非任何新琴所能比拟。
⊙代价
不只二胡如此,任何有响板,响皮或是木质结构的中西乐器均是如此,也就是要得到好琴没有速成的方法,只有用时间慢慢培养,所以老琴的价值很难用金钱衡量。
※蒙皮
⊙步骤
蟒皮怎么蒙,这是最高机密,大陆的制琴师绝不让人参观,蒙皮区分几个步骤:
一。选皮(极重要)
二。处理(极机密)。
四。 套皮(各家不同)。
五。 蒙皮(理念的结果)。
而且这个说来话长,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节就是"匹配"问题。所以说它是艺术也是技术。
⊙保养
蟒皮并没有作防腐的处理,所以琴要好好的保管。皮不可长期受潮。否则会被老鼠或蟑螂或虫咬,处理的过程中有浸泡药水,处理皮面,干缩等,这些统称套皮。
※软化
⊙琴筒干缩
让皮快速软化下来依我的经验有几个要点:一。加速琴筒的干缩,让琴筒处在于一个高温的环境中约2-7日,约40-60度c(时间长度视琴的状况而定,要很小心,因为过火了以后太软就无救了)。
⊙烫皮
二。加速皮的软化效果,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就是烫皮,烫皮的做法:将琴筒拆下来,把腊涂在蟒皮之上,然后利用电熨斗烫蟒皮,烫好之后用布将蟒皮上的腊擦干净,不要让过多的腊遗留在皮上,此时蟒皮会比原先更紧,但是一日之后就会软化下来,比原来的紧度软一点,这也就是有人会误以为加热过的蟒皮会有改善塌皮的缺点,实际上只是短暂的现象而已,情况会更严重,如果一次改善的效果未达理想,可以再试几次。
⊙偏方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方法只是偏方,对音色的提升或是琴的潜力发挥都不具正面的效果,甚至有负面的的影响,使用者必须自行抉择,最正确的做法还是乖乖的慢慢磨,慢慢拉开琴皮,还有以上的两种方法在处理时要很小心,因为很容易搞坏了。
⊙禁忌
不要用油或是其他的溶液滴在皮的背面,原因是有些溶液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干燥或是挥发,而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干燥的溶液对皮的软化并无明显功效,不能挥发的溶液如油质,则只是因为皮吸入油质增加水分而软化,但是在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声音变闷而无法解救。
⊙新料白酸枝
如果新琴是红木琴,一般红木琴材料并不干燥,所以皮蒙紧一点是正确的做法,只要等一段时间约三个月至六个月时间当木材干缩之后皮就会软下来。
※狼/杂音
⊙不均匀
二胡狼音或杂音的产生我一直认为主要关键在于皮蒙得不均匀所致,当一把琴皮蒙得很均匀时,就不会有狼音及杂音。
⊙新琴新弦
除非是新蒙好又刚装新弦,是弦的杂音,但是这个弦造成的杂音2-3日内就会消除。
⊙皮软化
也有一些新琴有狼音,一年半载后狼音不见了,这种现像是因为皮软下来所致。
⊙考验
一把琴没有杂音与狼音(也就是声音干净)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此要求对一个制作师而言却也是最严酷的考验,其中关系到的是蒙皮的技术问题,事实上许多的大陆琴并无法达到此要求,消除杂音与狼音确实在市面上是很难看到,应该说真的可以做到很好几乎没有的阶段。
⊙最低要求
关于减少杂音的问题,祇能从买琴时要求,一把正常的琴不论其价位多少,无杂音是最基础的要求,除非此琴是刚做好未超过7日及琴弦刚装好未超过3日。
※烫皮
⊙上腊
上海及苏州琴几乎全部的新琴都上腊烫皮,上腊是因为烫皮之必要动作,否则不上腊而烫皮会伤害到皮面。
⊙作用
至于烫皮的作用我的看法是:
一。 美观。因为烫皮之后,皮面会显得明亮,且鳞片毛脚会卷缩起来。
二。 可能减少杂音之产生,未烫皮的鳞片毛脚若过长可能会产生极细微的杂音。
三。 软化的作用,因为经过涨缩的作用之后,皮会松一点,但是对于音色的极致表现,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尚需要好好的研究。
※换皮
⊙治琴师想法
关于二胡换皮的时间,经费,品质的问题,这三者均有连带关系,价格需视情况而定,而换皮的等级是按琴的材料等级而定的,不是随琴主要求,好皮难求,只有好琴材才能配好皮,再者需要的蒙皮时间则有3.7.14.90.180天不等,这是因为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不同的原因,90-180天是因处理皮的需要,而实际上这些皮平日就必须处理好了,最后是品质的问题,需要求沟通清楚需求特性,如琴主所在环境的湿度,拉琴习惯,音质需求,最好是能当面看到琴主拉琴。如此就能掌握,因为每个人对音色的优略理解不同,这中间有相当的主观意见,如果资料的获得不详,则最低的保证是音色干净无杂音,偏好拉。
⊙确定
当琴皮初步蒙上,通常会请琴主试奏,检视音色音质及拉起来的琴感是否和自身契合,在确定之前,琴主仍可将琴带回拉奏等待新琴稳定,以作最后的音色音质的确认,然后才进入最后的完工处理
⊙服务
以上是一个琴主和治琴师之间沟通,施工,确认的完整流程,通过这个流程琴主可以得到寻求自己想要的音色音质的服务,对治琴师而言也有一个判断匹配要素,选皮,施工的清楚方向。
※错误观念
⊙透明
用灯光照射皮的背面不是很透明并非表示皮厚,而是表示皮有拉开,这个观点非常多的人都错了,相反的皮若没拉开就会有透明的现象,这种琴皮蒙的技术有问题而不表示其薄。 (若能亲眼看过尚未拉开的透明厚蟒皮,就会有印象深刻的认知。)
※原皮重蒙
⊙可行性
我认为旧皮原琴重蒙并非不可行,它需要一些装备,而且若能将皮的松紧调适适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这一点难度很高。
⊙往例
以往有不少原皮重蒙而导致琴皮紧绷到达极限,琴音尖锐如高胡的例子,这是失败之作的结果,造成的原因是治琴师不懂或技术不到,而这样的琴皮已不可能再软化下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选择有经验的治琴师换皮一途。
※替代蟒皮
⊙皮
关于以其他替代品取代蟒皮的努力,我曾试用过一种黄河产的鱼皮,生牛皮,熟猪皮,羊皮,结论是音质很不同,但不是不能做,曾想要用鳄鱼皮,因为觉得鳄鱼皮的皮质应该最接近莽皮,但是大鳄鱼皮有很大的角质,无法使用,小鳄鱼皮则似乎偏小,无法使用。
⊙板
另外试过用高胡,中胡将皮换上梧桐板,其实效果很好,只是音质不同,是另一种乐器音色,皮的音质目前仍无法被取代,梧桐板当拉弦类的音响板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项目,事实上整个音色表现很突出,据知大陆有人以梧桐板响板制作属中国特色的低音及倍低音乐器,希望有一天能成功取代大提琴及贝斯。
※湿度
⊙范围
湿度65%以内,一般的琴应该不会有受潮的现象,如果在此范围内琴还有受潮的感觉,有可能是皮塌了,如果证实确已塌皮,则换皮是最好的方法。
⊙限度
湿度对琴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要达到最好的音色效果,我认为一把琴承受的湿度范围最好不要超过20%.
※更换音色
⊙可以改变
琴的音色是可以改变的,以目前的方便性是可以考虑不必强迫自己去接受不喜欢的声音,我认为琴不一定要到坏了或不能拉了才换皮,只要琴主想要换音色音质就可以,但提琴却无法如此,这是胡琴的方便之处。
⊙谨慎考虑
不管木身等级如何,换皮之后一定会更好,但前提是寻得的治琴师及皮的好坏都要谨慎,例如送回北京蒙皮,要特别慎重考虑,他们蒙皮的习惯是否能达到琴主的要求,我持怀疑态度,所以如决定要换皮,那么宁可要求其送往苏州,并要求找到老师傅,最好60岁以上的老师傅为妙,有几个名子:蒋柏松。刘锡浩。吕伟康。周云铨。
⊙好皮
换皮是大事,一把琴的成本,木工材料做工占一半,另一半就是蒙皮选皮,不可不慎,应该注意的地方很多,一般换皮的琴,大陆制作师是不会选用好皮给琴主换的,因为好皮真的不多,加上好皮制作一把琴换来的经济价值较高,所以除非你愿意支付较高额的费用,否则拿不到好皮。
⊙技术水平
再来就是选择换皮的制作师很重要,大陆现在出现太多新一代的治琴师,但是很多技术不是很成熟,纵有好皮也无用武之地。
⊙订制
另外琴主要将要求说得很清楚,希望何种音色,演奏基本功力状况如何等,越详细越好,还有要的是一把好琴还是一把适合的琴,这很重要,要先想清楚,事实上好琴不见得适合每个人,但是好的治琴师可以做得出适合演奏者的琴,这就是订制的观念。
※规格
⊙匹配
琴筒与蟒皮的匹配是有标准规格的,匹配的重点是前开口之大小,皮薄开口小,皮厚开口大,前开口尺寸大小与莽皮的搭配,直接影响的是基础音色的表现,这里需要专业及丰富的经验,琴筒的内容积大小,关系到音色,蟒皮的厚薄要考虑到它。
⊙标准
皮的厚度并无一定的绝对标准,它必须依琴筒的大小及皮震动的有效面积大小还有对音色要求的不同及皮的性质而定,若以现行的琴筒,最宽92mm而言,传统大陆用皮会选择0.5-0.6mm上下为主,我的习惯会选再厚点,但是整个处理的过程就与大陆有所不同了。
※弦压
⊙松皮
好的制琴师会将皮处理得极为不易松掉,除非是蒙皮者技术有问题或是琴筒材料未干,才会造成皮松动,也就是说正规的制琴蒙皮,皮不会因为弦的压力而塌陷。
⊙判定
皮会下陷(到某一程度),不一定就是塌皮,有可能是皮的弹性特别好所致,有经验的治琴师会有一套正确判断的标准,曾有一例:有一把音色极好的琴,皮的弹性特好,下陷程度已过二分之一琴码,但这是不必换皮的,经验不足或判定方法水平不到都有可能误判,将之换皮而毁掉一把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