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笛子>笛子百科>

笛箫音乐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2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中国笛箫音乐的流派大多是以竹笛的不同演奏技巧、乐曲风格和代表人物等因素来加以区分。主要有南、北两 大流派。南派在艺术风格上以细腻委婉取胜,北派在艺术风格上则以火爆粗犷见长。北派以冯子存、刘管乐等竹笛表演大师及其作品为代表,南派则以陆春龄等竹笛表演大师及其作品为代表。另外还有浙派、中原流派等说法。但这些说法更多地是用来形容某位演奏家个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而不像南北两派那样,在各自很大的群体中,众多的演奏者具有同样的艺术根基和艺术风格。

  自唐代出现现代竹笛以来,由于箫受其本身结构、性能的局限,很少在群众性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运用,而更多地成为文人墨客个人抒发感情的消遣之物。箫的演奏曲目也大多是演奏者所熟悉的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或即兴之作,而箫的专门独奏曲目则极少,因此,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但这并不说明箫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民族乐器。笔者认为,正由于箫具有质朴、含蓄的音乐特质,以及它所流行的特定范围,反而使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多”永远不是衡量一件事物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

笛箫音乐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简介

  一、北派竹笛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北派梆笛演奏大师冯子存

  一提到北派竹笛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竹笛演奏家冯子存先生和他的那些作品。

  1904年,冯先生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镇西堰头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冯先生的二哥是他的竹笛演奏启蒙教师。他从小生活贫寒,经常到外地卖艺求生。由于他勤奋好学,十岁时,在河北省万县、康保、张北一带已有很大的名气,人称“吹破天”。解放后,任中央歌舞团独奏演员。

  冯先生得到“吹破天”这一雅号,恐怕与少年时冯先生的艰苦岁月、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扎实的表演基本功有关。据说,当年冯先生一支笛子走天下,而张北地区又常年气候寒冷、风沙弥漫。在寒风中,冯先生经常迎风苦练“顶风笛”,因而练就了一身顶风吹笛气不散的过硬本领。

  冯先生对内蒙古察哈尔北部地区、张宣地区的民歌以及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可以说他的代表作品及演奏风格就是在这些民间音乐的长期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冯先生的作品热情、饱满,形象地体现了北方人和北方方言的热情、豪放等性格特征。在演奏中,他十分强调笛子演奏的歌唱性,要求在吹奏以前先要唱会,认为不会唱或唱得不像,就很难吹像。这里的“像”字说明:第一,冯先生对于培育、养育他的那方热土和那方人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对于那里的语言和那里的音乐充满着强烈的爱;第二,强调竹笛演奏要善于准确地表现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的艺术风格和风俗情调,从而更准确地表现北方人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情感;

  第三,冯先生十分强调并善于从地方方言以及地方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艺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并把它们发展成竹笛演奏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可以认为,冯先生在表演中对“像”字的追求,恐怕是形成他的演奏风格并进而成为北派竹笛表演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根本原因。

  虽然,竹笛形成的年代很早,但自汉唐以来直至清末民初,竹笛在宋元杂剧、南戏、散曲及近代的昆曲、梆子及二人台等艺术形式中都只是一件重要的伴奏乐器,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的地位还没有被充分确立。同时,也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独奏曲目。而冯先生对竹笛演奏手法的发展、发明和所创作的一批独奏曲目,对于确立竹笛的独奏乐器地位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据说,他在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会上表演的《放风筝》、《喜相逢》两首独奏曲,是竹笛独奏曲首次登上大雅之堂,因此,这次表演就成了确立竹笛独奏乐器地位的标志之一。

  冯先生一生演奏的曲目很多,其代表作主要有:《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挂红灯》、《万年红》、《黄莺亮翅》、《农民翻身》等。

  2.梆笛演奏大师刘管乐

  1 9 1 8年1月24日刘管乐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自小家境贫寒、经历坎坷。安国县是有名的“吹歌之乡”,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他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刘管乐十岁学吹笛,一年后便能熟练地演奏大量昆曲曲目。由于家境贫寒,他十二岁时只好辍学,到北京一家小店打工糊口o其间仍坚持笛不离手、勤学苦练。由于酷爱民间吹管音乐艺术,两年后他又回到家乡,师从一位还俗和尚,继续学习笛子、管子、唢呐等吹奏乐器,同时随师傅四处奔走,搭班卖艺。

  新中国成立后,刘管乐又人河北省艺术学校学习。1 95 1年被选人天津歌舞剧院任笛子、管子和唢呐演奏员。

  刘管乐的梆笛作品及其表演风格,主要受河北冀中“老调梆子”和冀中“鼓吹乐”的影响。其特点是笛声高亢、清脆、饱满、坚实,演奏干净、利落、洒脱、朴实,具有浓郁的北方人的热情泼辣、耿直乐观的性格特征。在北派梆笛演奏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刘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竹笛表演家,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位优秀、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大都收集在《笛子独奏曲集》、《刘管乐笛子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这两部作品专辑中。其代表作《荫中鸟》和《卖菜》,不失为北派梆笛作品中的精品,在全国竹笛爱好者中具有很大的影响。

  刘先生在作品创作上的辛勤劳作,为丰富竹笛曲库文献作出了杰出贡献。

  为了进一步挖掘竹笛的表现潜力,刘先生对传统六孔笛进行了结构改良,先后开发出七孔、八孔、九孔竹笛,使竹笛在音域、调域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从而加强了竹笛的表现力和艺术实践上的运用范围,受到很多竹笛演奏者的好评。

  3.北派梆笛演奏技法的主要特点

  演奏技法在北派梆笛表演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演奏技法不仅在装饰性层次上是形成北派梆笛艺术风格的主要因素,甚至演奏技法在北派乐曲结构中也具有决定性的结构控制力作用。在有些作品中,演奏技法的阶段性就是乐曲结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有时,演奏技法的变化发展本身就是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有时,演奏技法甚至可以成为主题发展的原动力。

  北派梆笛的演奏技法十分丰富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调演奏力度。例如在冯子存、刘管乐的作品中就常使用剁音技法。所谓剁音就是通过扩大装饰音与骨干音之间的音程跨度,从而强调旋律力度的一种演奏技法。后来,这种技法又发展为软剁、硬剁7、连剁等不同类型。又如,冯子存先生在模仿人的悲痛哭泣之声时所运用的气充音,在力度上也有较高的要求。一定的音量,是形成北派梆笛火爆风格的基本条件。

  第二,强调乐曲的活跃律动。例如,北派梆笛作品中常使用的花舌、飞指、吐音等演奏技法。所谓花舌,就是气流在通过口腔时使舌头快速振动,在有限时值内使笛声产生数个音头的音响效果。所谓飞指,就是演奏时,一指或数指在音孔上迅速抹动,使音响产生快速的音程变化。而所谓吐音,就是用气时,有节奏地控制气息的动与静,使音响产生连续的顿音效果。这些演奏技法对于塑造北方人无畏乐观的性格和表现欢快活跃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第三,强调演奏艺术的歌唱性。说到底,音乐风格的性格特征无非就是特定地域人物的特定性格和特定风俗特征的艺术体现。虽然北方人的性格是以耿直爽快、大度乐观为主,但毕竟也有柔和细致的一面。为了充分地表现这一情感,北派梆笛的演奏技法中,还大量地运用了滑、抹、揉、压等演奏技法,体现出北派梆笛刚柔相济的艺术风范。

  总之,可以认为,竹笛的演奏技法是北派梆笛艺术存在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北派梆笛艺术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

  二、南派笛艺艺术家陆春龄及其演奏技法

  陆春龄先生是我国南派笛艺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其精湛的演奏技艺,素有中华“魔笛”之称号。陆先生七岁时开始学习竹笛演奏,十几岁就以高超的演奏技艺加入民间丝竹乐表演团体紫韵国乐社,并于1 940年参加组建中国国乐团。

  与冯子存、刘管乐等竹笛表演艺术家一样,陆先生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曾拉过人力车,当过出租车司机。但生活的艰辛从来没有影响他对竹笛演奏艺术的爱好和不懈追求。1 95 2年,他被选人上海民族乐团 ,任竹笛独奏员,为广大音乐听众送去了无穷的艺术享受。1 97 6年,陆先生被调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民间音乐艺术教育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陆先生是在南方民间音乐的熏陶下长大成人的,对南方的民间音乐充满了强烈的热爱之情。因此,在笛艺风格上,他所接受的主要是江南丝竹和昆曲等民间音乐艺术的影响,并从中吸取了大量而丰富的艺术营养。因而,在他的多数作品中,都充满着浓郁的南国情调,充分地表现、刻画了南方人的性格特征和艺术趣味。

  从总体上讲,陆春龄的作品及其演奏风格具有委婉细腻、意境深远、清新活泼、形象生动等艺术特征。在音乐表现方面,陆先生十分注重音乐意境的刻画。在他塑造的音乐中,常流露出儒雅而高远的艺术情境,往往使人沉浸其中,高深莫测,回味无穷。同时,陆先生又十分善于刻画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欣赏时,又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栩栩如生,仿佛有一幅幅明亮清新的江南图画展现在你的想象之中,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陆春龄多数作品取材于江南丝竹和南方戏曲,例如《鹧鸪飞》、《欢乐歌》、《江南春》、《中花六板》等曲目都取材于江南丝竹,《小放牛》则取材于昆曲中的吹腔。这些题材的来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对南方民间艺术的钟爱。但与此同时,陆先生在保留自己南派风格的同时,也善于从其他地方音乐中吸取营养。有一些作品就是以北方的民间音乐为题材创作而成。例如大家所熟悉的笛子独奏曲《喜报》,就是陆先生到山东、安徽一带体验生活时,运用当地的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具有北方风格的乐曲。在乐曲中,除了材料是来自北方外,在乐曲的演奏技法上还大量运用了诸如历音、吐音和滑音等北派笛艺的演奏技法。这说明,陆先生不仅善于用南派竹笛技法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具有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艺术品格。

  陆春龄的演奏技法在南派笛艺中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强调气息的控制,追求优美的音色。其具体做法是强调气沉丹田的运气方法,也就是强调在呼吸时注意发挥腹肌和腰肌的支持作用的运气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气息的流量、流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竹笛具有圆润、饱满、醇厚、优美以及强而不躁、弱而不虚的音色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加强旋律的流畅感、突出音乐的歌唱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为了配合气息的运用,他还强调风门远近、口风紧松等演奏姿势的变化,从而使竹笛产生更多不同的音色变化,增强竹笛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这种通过控制气息来控制音色和产生音色的方法,是南派笛艺技法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对不同音色的运用上,经常使用泛音也是陆先生演奏技法的一个特色。所谓泛音,就是超出竹笛本身两个八度以外音域的超吹音。这在竹笛的演奏中一般很少使用。但正由于泛音具有音量小、音色纯净等鲜明的音色特点,因而备受陆先生的钟爱,常被他用来刻画宁静、高远的艺术意境,并成功地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人气:603
笛子维护保养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人气:145
笛子曲谱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人气:234
笛子教程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人气:72
笛子曲谱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人气:179
笛子百科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人气:396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人气:419
笛子入门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人气:252
笛子入门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人气:154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人气:74
笛子入门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人气:81
笛子教程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人气:269
笛子百科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大家都在看

笛子的种类

笛子的种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单就汉族来说,也都有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现将几种不同的笛子及演奏特点简介如下: 一、北方的笛...

笛子百科 266 阅读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最具本民族的特色的音乐形式。尤其是少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具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笛子百科 100 阅读

中国笛子探秘

中国笛子探秘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听《妆台秋思》有感

听《妆台秋思》有感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

笛子百科 184 阅读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 到膜孔为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2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8毫米,第四...

笛子百科 350 阅读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最早的骨笛只有宫商角征羽,就是12356 ,是现在竹笛的最早祖先,同样可以制作出完美的曲子,比如大家熟悉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经典的曲目。 中国古代汉族音律,五声音阶...

笛子百科 381 阅读

骨笛简介

骨笛简介

什么是骨笛呢?骨笛根据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与河南省舞阳市挖掘的最后测定结果是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骨笛在古代用骨头制作而成,为了狩猎吹起号角...

笛子百科 404 阅读

笛子知识介绍

笛子知识介绍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

笛子百科 262 阅读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衡量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音乐五声音阶的形式。通过对河南舞是贾湖出土的骨笛所进行的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已有九千...

笛子百科 221 阅读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裹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一段小小竹笛,清朗明亮,如鸟儿在明媚的春光裹展翅...

笛子百科 243 阅读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江南丝竹,顾名思义是流行在江南地区,主要用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 笛箫在江南丝竹演奏中,往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上海的笛箫制造,起源于苏州。约在光...

笛子百科 208 阅读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和笛曲创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他将南、北笛曲的风格融于一体,其演奏既体现出南派笛曲的典雅...

笛子百科 159 阅读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笛子的起源 笛西来说 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只代表一家之言。西来说的论据并不能说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说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井促使曾在中国本土上滋...

笛子百科 300 阅读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的话题是广大笛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吹笛对身体是否有益呢?我作为一名医生又是一位笛子爱好者,通过长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结...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近来,笛友论坛讨论笛箫的指法与调的文章颇多,这是很好的学术气氛。对笛子爱好者,尤其是新手很有益处。为此,山人不顾天气酷热,也来说几句,以期起到抛钻引玉的作用...

笛子百科 16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