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笛子>笛子百科>

吹笛心得经验分享(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浅谈系列之技巧篇:笛子之技巧的训练包括气,唇,指,舌。吹笛子要先练气,这个气不是简单的呼吸之气,即不是单一的肺脏的运动,中医讲,人体五脏六腑都有气,这个气通过经络联系成一个整体,贯通四肢百阂。业余爱好者一般都是先听到别人吹,受到感动,然后才学的,因为五脏六腑的气在呼吸运动的引导下会形成一定频率的波动,即律动,这个律动一旦和笛子音波产生谐振时,人体会感到很舒适,很美妙(这个原理在情感篇里会详谈),这时候的气息浑然一体,是分散的,不能控制也没有支点,不适合吹笛子,吹笛子的气息是在呼吸的引导下有规律的在体内循环运动(吸进与呼出的气量最好应该是平衡的)。具体的练习方法是:一,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均匀呼吸,这时腹部和胸部会随呼吸微微起伏,保持胸部尽量不动,随呼吸做腹部肌肉的收缩运动,每天早晚在床上都可以做几分钟的练习,腹部感觉很充实后,我们坐着,站着,甚至工作学习时都可以如是体会!二,吹蜡烛法,吹水法,限于篇幅这里不谈。三,练长音,先吹中音区,因为中音的气息和嘴劲及腹部支撑的力度都比较适中,如:吹中音1,感觉气息通畅,音质饱满后,保持这种状态,吹低音7(下加一点),这时腹部要在1音的基础上稍微往下松一点,吹出音色后,再保持住,低音6,5也依次类推,音越低,腹部越松,支点越靠下,气息就越沉,饱满的低音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得来的,每个音都要在“保持上”做细微的  工夫。然后在中音区往上到7,吹中音7,找准腹部的支点,能吹稳定后,再把支点往上移一点,腹部的力度加大一点,这样吹出高音1(上加一点),高1吹好后再高2,再高  3,4,5,6,长音的标准不是一味的求长,首先是稳定,从低音5到高音6,每个音用气的点,嘴劲的松紧都不同,这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单音  练完后,接着练单个音的打,颤(手指运动尽量不要影响气息的支配),有一定体验后,再练慢速的音阶级进,音阶进行中注意听 每个音是不是达到长音的标准,可以重点练习五声音阶。其实这样的练习贯穿到所有技巧的训练中。     再说唇   : 唇即口型,包括嘴劲,风门,口风等,初学者吹笛子往往出现嘴唇发抖的现象,因为我们的口轮匝肌没有经过训练而不能自如控制的结果,要想控制肌肉,必须先要放松。 我们的意识能参与能控制的肌肉运动主要是四肢,四肢肌肉运动有两种力量,即我们意识所加的力量和肌肉内部本身的收缩力 ,而其它部位的肌肉大部分只有它本身的收缩力,口轮匝肌即此。我们吃饭,说话,口唇在运动,这个运动是整体的,它内部的肌肉纤维很少参与运动,肌肉内部收缩力一般不受我们意识的支配,它有本身的运动规律,你越使劲越紧张,就越会影响肌肉内部的气血流通而使其变得僵硬,所以对于肌肉本身的收缩力我们只能是用意识去引导它放松,在运动的过程去体会,这个过程我们的意识参与肌肉活动从无到有,再到能自如的控制它,是积累的,渐进的,口轮匝肌的锻炼基于此原理!所以一开始吹笛子千万不能急,要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在吹奏的过程当中把注意力放在气息的支点上,嘴劲是长时间锻炼逐渐自然形成的!关于风门和口风,在马迪老师的教材里极其精辟详尽的论叙,各位爱好者可以自己去参详。

  再说指,手指的灵活与手形有关,观察每个演奏者的手形,可以说千姿百态,但有一个是共同的,就是要坐碗,手呈弧形,手心如握鸡蛋。在吹笛技巧里,手指是最直观也是最多内容的,打颤叠倚历滑吐剁花——飞等等,吹笛多年,感觉赵老编著的〈笛子十讲〉最为科学和系统,打颤叠倚历只要注意气息和嘴劲的配合即可,吐剁花侧重舌头运动,这里重点谈滑音的练习,我自己在吹奏中总觉得滑音是笛子技巧中运用最多最具特色的。我基本上花了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来练习它,练滑音一方面可以加强气唇指的配合,一方面可以为半孔技术,为转调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发挥中国竹笛模仿唱腔富有歌唱性之独特艺术魅力。滑音有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练习,还有上行下行复合练习,要以气息为主导。二度滑音练习侧重对半孔技术的促进,还可以丰富乐音的细微变化;三度滑音运用最为广泛,因为是协和音程,气息比较容易支配,两个手指的动作幅度适中;四度至七度滑音是在特定的音乐语言中运用,气息的配合和手指的协调都有难度,要加强练习;还有气滑(变)音,手指不动,全靠气息和风门角度变化获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正是因为气滑(变)音的存在,所以在实际吹奏中,很多时候一个滑音的起落我们可以不必手指完全到位的,如吹3—5,可以把4音打开一点,这时候气息弱一点而得到3音,这样音头很圆润,往上推进到5也才更有后劲,吹5—3时,5音也可以用手指适当盖一点,气息往上顶,然后迅速下滑至3音,手指在4音时打开一点,气息弱下来就是3音,这样更能体现出竹笛的气韵!总之,滑音运用好坏可以体现一个笛手的水平和境界。

  最后来谈一下舌,吹笛时口腔要打开,舌头的状态很重要。在吹奏比较柔婉细腻的乐曲时,一般舌头放松平铺于舌床,舌根可以微微回缩(这是肌肉在放松状态下自然收缩的结果,不可强加意识去控制,当然高手是可以控制的),这样扩大口腔容积,减少呼出之气通过口腔时的阻力,舌根回缩还有利于打开喉腔,使气息的连接更加通畅;根据音乐的需要,很多时候舌头都处于运动中,如果说口唇是一道门的话,那舌头就是开关,气息通过口唇或断或续要靠舌头,在王次恒老师的教材里有大量的音头练习法值得多练。我主要讲一下吐音:因为我天生的舌头笨,加之以前很难找到笛子方面的资料,吹了十年笛子,对吐音还不得要领,后来偶然知道吐音是舌头发Tuku(吐库)两音状态下得到的,那以后,经常每天吹几个小时的吐音,平时走路,睡觉,做事时嘴里始终不停的念“吐库吐库”(除了吃饭没法念外),坚持五年,才始觉得舌头灵活起来(花舌是在练吐音五年后又两年才会的)。又通过这几年的体会,我慢慢的觉得练吐音的关键不是一开始就练双吐,而是先要把单吐练好。前面讲了长音要一个一个练,找准气息的位置,单吐也一样要达到长音的气息要求。吹吐音时,舌尖上翘,如果舌根不能放松,会严重影响喉部气息的流通,加之呼出来的气流遇到舌头的阻力也会削弱一部分能量,吐出来的音含混不清,力度全无。所以通过先练单吐来确保每个音气息饱满,干净有力,气舌指配合有度。最近我开始用大G来练单吐,在低音部反复练,注意,大笛子练吐低音要发“哒哒哒哒——·”或“·咯咯咯咯——”,(双吐为“哒咯哒咯——·),舌头动作作稍大一些,用小G或小A练高音单吐,发音状态为“剔剔剔剔——”或“克克克——· ”,舌头动作在靠舌尖部位,弹动幅度小一点,现在发现其实很多曲子没吹好,双吐往往难度不大,而是要吹单吐的地方没到位!象〈春到湘江〉快板段,〈秦川抒怀〉中间段,〈鄂尔多斯的春天〉很多段落,在吐与连之间要非常灵巧的转换,单吐似简单而实难!在胡结续老师的教材里关于吐音的论述有很多,如内吐,外吐,轻吐等等,值得研读。限于时间和篇幅,技巧篇就谈到这里。

  说一些题外话,吹笛子这么多年,看,听,练,思都用了不少工夫,因为没有老师指导,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因为技术问题得不到提高而长时间困扰和折磨我的身心,我没有放弃,这里有很多原因(在以后的情感篇我会谈一谈)。这些年遇到很多搞专业朋友,还有一些老师,名家,他们对我的评价是不适合吹笛子,因为他们说我的手指短,嘴唇厚,舌头笨,又没有音乐基础知识,象我这样苦练只是浪费时间——确实,我在其他方面的天赋也许并不比别人差,但笛子可能牵涉到一些先天的身体的因素,要克服这些,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是很难的一件事,可以说为了笛子,我牺牲了很多,付出的太多,获得的极少,呵呵这明显是违反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因为对笛子刻心铭骨的爱,感受于她那震撼人心的魅力,我是无法放弃的,而经过痛苦历练所得来的快乐也是我的动力源泉!个人浅见,如有错失,还望各位同仁一笑而过为谢

相关文章 推荐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人气:81
笛子教程
笛子练习方法介绍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人气:154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三个姑娘在歌舞》瑞典民歌 陆春龄改编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人气:74
笛子入门
竹笛基本吹奏法:吹奏口形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人气:396
笛子曲谱
竹笛乐谱《雁荡秋色&蒋国基 改编》简谱 附说明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人气:179
笛子百科
竹笛吹奏中的气息协调功能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人气:269
笛子百科
中国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人气:145
笛子曲谱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人气:603
笛子维护保养
竹笛的保养及维修常识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人气:234
笛子教程
竹笛演奏时的呼吸要领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人气:419
笛子入门
竹笛好学吗?竹笛发声入门的十六字口诀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人气:252
笛子入门
竹笛演奏姿势简介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人气:72
笛子曲谱
笛子三重奏《奋勇向前》

大家都在看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竹笛的宫商角徵羽简介

最早的骨笛只有宫商角征羽,就是12356 ,是现在竹笛的最早祖先,同样可以制作出完美的曲子,比如大家熟悉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经典的曲目。 中国古代汉族音律,五声音阶...

笛子百科 381 阅读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也谈笛箫的指法与调的关系/周林生

近来,笛友论坛讨论笛箫的指法与调的文章颇多,这是很好的学术气氛。对笛子爱好者,尤其是新手很有益处。为此,山人不顾天气酷热,也来说几句,以期起到抛钻引玉的作用...

笛子百科 167 阅读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笛子D调E调F调G调的选材标准

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 到膜孔为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2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8毫米,第四...

笛子百科 350 阅读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少数民族音乐中笛子演奏风格介绍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最具本民族的特色的音乐形式。尤其是少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具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笛子百科 100 阅读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笛曲《三五七》的婺剧音乐渊源

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和笛曲创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他将南、北笛曲的风格融于一体,其演奏既体现出南派笛曲的典雅...

笛子百科 159 阅读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

吹笛与健康的话题是广大笛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吹笛对身体是否有益呢?我作为一名医生又是一位笛子爱好者,通过长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结...

笛子百科 155 阅读

笛子知识介绍

笛子知识介绍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

笛子百科 262 阅读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

衡量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音乐五声音阶的形式。通过对河南舞是贾湖出土的骨笛所进行的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12年研究和测音表明,这批骨笛距今已有九千...

笛子百科 221 阅读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关于笛子名家陈悦作品赏析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裹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一段小小竹笛,清朗明亮,如鸟儿在明媚的春光裹展翅...

笛子百科 243 阅读

听《妆台秋思》有感

听《妆台秋思》有感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

笛子百科 184 阅读

笛子的种类

笛子的种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单就汉族来说,也都有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现将几种不同的笛子及演奏特点简介如下: 一、北方的笛...

笛子百科 266 阅读

骨笛简介

骨笛简介

什么是骨笛呢?骨笛根据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与河南省舞阳市挖掘的最后测定结果是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骨笛在古代用骨头制作而成,为了狩猎吹起号角...

笛子百科 404 阅读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竹笛起源及学笛好处

笛子的起源 笛西来说 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只代表一家之言。西来说的论据并不能说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说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井促使曾在中国本土上滋...

笛子百科 300 阅读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漫谈江南丝竹与上海笛箫制造

江南丝竹,顾名思义是流行在江南地区,主要用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 笛箫在江南丝竹演奏中,往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上海的笛箫制造,起源于苏州。约在光...

笛子百科 208 阅读

中国笛子探秘

中国笛子探秘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

笛子百科 15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