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学武功。
师父是一位武林高手。
在师父悉心教导下,少年人进步很快。
但是,师父发现少年人无论踢脚出拳,只凭气力,缺乏弹性和靭力。
师父三番四次的纠正,少年人咬着牙关拼尽全力,都不得要领。
这天,师父对少年人说:“我们今天不练了,到海边去玩吧。”
到了海边,碧海蓝天,惊涛拍岸。
师父对少年人说:“你看看,大海的力量大不?”
少年人说:“当然厉害,岸边的巖石都给海浪打磨得光滑了,这个巖壁都打出一个洞来。”
师父说:“你今天就在这里看海浪吧,有心得就来告诉我。”
少年人看了半天的海浪,开心找师父说:“海浪每次冲击都是先退回去,然后才往前冲,海浪的力量是后退才能获得的。”
师父说:“你说对了,掌握进退收放,就能获得最大力量。我们打拳也是一样,懂得退,才能真正懂得进。懂得收,才能真正懂得放。懂得轻,才能真正懂得重。”
少年人终于悟到了,从此技艺突飞猛进。
凡事都有两面。
懂得退,才能真正懂得进。
懂得收,才能真正懂得放。
懂得轻,才能真正懂得重。
中华文化是圆融的文化,能将对立的两面巧妙地融汇贯通。
当年也是这个故事,使我的洞箫吹奏有了新的领悟。
那时候,我刚在创作「云门夜雨」这首乐曲。
要描述风雨交加的云门之夜,小小的洞箫怎么能表现这种气势磅礴的雷雨气势?终于在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刚柔、轻重、收放、进退的关系。
明白了气势磅礴,不只是从强力来。
于是决定在乐曲中使用洞箫的气声。
洞箫的气声不容易,也是这个故事的启发,使我找到气声的练习方法。
一句记曰:「厚积而薄发」。
强大从弱小起。
气势从平稳出。
力量从轻柔来。
我终于完成了洞箫气声的训练。
每逢吹奏「云门夜雨」这首乐曲,
都会提醒自己:
记住,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指引。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武林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