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了解一下边棱音:
当一股气流以一定速度射向一个带有尖锐边缘的管子入口时,气流就会被分为两股,形成上下两个分离的气体涡漩,涡漩之间产生空吸,导致相互碰撞。如果气流不断,涡漩之间的碰撞也就会持续下去,涡漩碰撞发出的声音就称为边棱音。边棱音的作用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体育老师的哨子,普通人吹口哨,笛子和箫的发声以及人的歌唱,都与边棱音发生紧密的联系。
边棱音的频率变化,关键取决于气流以边棱喷射角度。在边棱音产生的许可范围内(要根据边棱角的情况而定),角度越大,频率越高。这是因为射流的角度越大,边棱音处涡漩的碰撞次数就越多。频率就越高。
在一定条件下,流速越快,对边棱音施加的力越大,振幅越大。流速加快会引起超吹现象(即抑制了基频,突出了某一泛音)。如果流压过强,使管内气压大于气压力,就会失去边棱音效应而导致哑音。
在音色特点上,单纯的边棱音是一种很弱的、嘶嘶的声音,本身发出的声响很小,而且含有较多的高频噪声,只有通过共鸣腔体的的耦和,声音才会变大,音色变得圆润。我们平时很难听到纯粹的边棱音,是由于边棱音总是同空气柱(或腔)的振动耦和在一起。所以很难单独测定边棱音的音质特性。譬如,当们吹响一根管子,这时产生的声音已经是边棱音和管内空气柱混合发出的声音,边棱音已淹没在其中。
研究边棱音振动与空气柱振动耦合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边棱音激发起共鸣管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反过来使边棱音离开自己的固有频率,而以空气柱本身的基音或泛音来发声。只是在边棱音与空气柱频率相差无几时,才会使空气柱振动频率升高或隆低,这就是边棱音乐器的耦和过程。在耦和之前,边棱音比气柱音高1-10倍,在耦和过程中,空气柱不仅将边棱音频率拉低,而且掩盖和削弱了边棱音中不谐和的泛音,使音色富有美感。
所有边棱音管乐器(不包括腔体类),其共鸣管均属开管类,属于八度超吹乐器,也就是说,在不改变按孔位置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射角的流速就可以抑制基音而奏出高八度的泛音。除了运用八度超吹奏法获得第一泛音外,还可用改变仰角轻吹的办法获得第二泛音(即上方八度加纯五度)。第二泛音通称为人工泛音,这种泛音音量很小,但音色纯净,接近纯音。
2、箫的发音:
箫发音的激发方法是用气柱,把气吹到吹口的棱上时产生边棱音,当气流速度由零逐渐增加时,开始只有边棱音,强度很低,频率随着风速增加,当频率接近箫管的基频时,箫管就把控制接过去,频率变成箫管的基频,强度也立刻增大很多,此时所激发的音即每个孔的第一八度(筒音做5时,即低音567和中音1234这几个音——半音先不管)。风速继续增加时,频率不变,强度增加,边棱音完全听不到,风速再增,边棱音的频率接近箫管的第二谐音时,频率就突然跳到二倍频率,音调提高一个倍频程,即会激发每个孔的第二八度(当筒音做5时,即中音567和高音1234)。如此继续下去,可逐渐激发基音的三倍频程、四倍频程、五倍频程等(以筒音为例,筒音做5时,可激发低音5、中音5、高音2、高音5、高音7、倍高音2,限于水平,俺只能吹出六个音,更高的音,要么吹不出来,要么音高偏离过大)。激发箫管的声音时,气流速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风门离吹口的棱也要有一定距离,激发才有效。管的频率和声速成正比,而声速和绝对温度平方根成正比,所以管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人的原因,吹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热气的影响,频率要提高一些。
气流通过由双唇控制的风门后,气流会略微展开,形成一束呈扇形逐渐展宽的气流,当这束气流吹至吹孔的发音棱部分时会受阻,流动的方向随即出现衍射(旧称绕射)现象,在边棱处形成两列分离的涡漩,由于气流受阻,其各质点的流速也发生了变化,并产生了压强差,流速大的压强小,流速小的压强大,压强大的质点又向压强小的质点位移,在气压的作用下,两个涡漩出现了相互吸引、交叠、碰撞的脉动空吸现象,并引发了边棱振动,产生了边棱音。在边棱音的激发下,箫管内的空气柱产生了耦合共振,形成驻波,经自由空气的传播,使人的听觉神经产生了声音的音响概念。产生边棱音的外动力是气流,气流的流速对箫的发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频率的高低变化。……在边棱音的振动中,气流流量的大小,对音量和音色有直接的影响。在气流稳定流动(流速不变的前提下),气流的流量越大,振动越充分,振幅越大(特别是高谐频序号的分音振幅增强),音量就越大,音色也会较为明亮,当然,耗气量也会相对增大。如果气流的流量过大,噪音和气流声也会随之加大,因耗气量加大,发音不易持久。气流的流量小,振动就不全面,泛音列就不完整(特别是高次泛音减少),振幅小,音量就小,虽然比较省气,但音色较为纤细,无光泽,气流流量的大小是由双唇所控制的风门大小制约的,风门的大小是由双唇外围的口轮匝肌的运动来控制的。风门大,流量大,风门小,流量小。气流要作用于吹孔的发音棱部分才能引起边棱音振动。其振幅的大小、音色变化,除气流流量的保障作用外,气流抵发音棱的准确力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外力作用于一物体的接触点叫力点,在乐器声学中叫做激发位置。物体振动时,振幅具有最大值的部位称为波峰(正向振动方式)、波谷(反向振动方式),它们都是波的腹,统称波腹;振幅处于平衡位置的部位称为波节。如果激发位置是在波腹处,在其位置的分音成分的振幅将被加强;如果激发位置在波节处,在其位置的分音成分将被削弱或消除。由于激发位置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较窄的面积范围,如果激发位置不准确或有所偏离,虽有时也能激发部分分音振动,但振动极不充分,振幅也小,更影响音量、音色。……气流流向发音棱的角度,对边棱音振动以及频率高低、音色、音量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产生边棱音的偏角内,角度大就会产生突出基频,抵制高次泛音的振动,使其音色浑暗、沉闷、气流声和杂音加大,频率较低。偏角的角度小,就会产生抵制基频而突出高次泛音的振动,同时,因大量气流的消耗和偏离在吹孔外,减少了有效的气流流量和激发振动的气流质点的数目,从而减弱了边棱音的振幅而使音色虚弱、单薄、气流声和杂音增大,发音频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