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单簧管的初学者和爱好者,在学习演奏单簧管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问题,比如触及音乐节奏方面就会遇到一些瓶颈,无法逾越。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迟铮,根据他多年的单簧管教学经验,为这些朋友们指点迷津,以便于让这些单簧管的学习者们走向更加宽阔的音乐道路。
一 、奏节感的训练
单簧管的初学者大多数在触及音乐节奏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限制。众所周知,中国音乐以自由抒情见长,受此影响大部分初学者在演奏中很难把握住一种自始至终的节奏。因此应引导他们从小就熟悉各种各样的节奏性强的音乐。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节奏教学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节奏感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期有意识无意识地去磨炼,通过心灵去感受才会获得。因此,学习者经常不间断地听各种音乐磁带、唱片,甚至听各种机械发出的很有规律性的声响,都会从中受益。而进人专业学校学习器乐的同学利用有利条件,去寻求节奏感好的钢琴伴奏,经常与之合作更是获得节奏感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为了强调节奏感,有意识地加重每小节强拍音的演奏。譬如在演奏莫扎特的 《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 这样一首优美的乐曲时,在每个强拍位置都奏一个重音,听起来节奏尽管十分鲜明,但其结果却使人感到沮丧,它已不再给人以优美生动的感觉了,已丧失了原作品的意义。他们之所以将优美的旋律演奏得生硬且毫无生气,主要是他们内心缺少一种自觉的节奏律动感,为了强求自己按照一种节奏演奏下去,不得不借助人为的重音来加以完成节奏的进行。要解脱这种外来强制节奏的束缚,就必须多听、多唱、多进行指挥图式的感受。变外部强制性因素为自身主动性因素
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音乐中最具有人之本能的东西。人们都说维也纳人具有天生的节奏感,依我看这与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文化习惯所使然。对于我们的学习者就应该多听各种节奏特征明显的音乐,养成某种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一丝不苟的节奏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二、音阶练习的训练
在每年的入学考试当中,我们都能见到许多同学可以像鹦鹉学舌一样地去演奏几首大型乐曲,倘若要问大小调是怎么一回事时,他们会茫然不知所措,难以回答出来。其实,在他们演奏的乐曲之中,不乏各种各样的上下行音阶和琶音的出现,这时你一定会感到,他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缺乏耐心和坚强毅力的“匠人”,他们没有去教孩子们怎样去练习和掌握最基本的东西—音阶。我认为当你教会一个学生知道单簧管的音色之后,那么下面的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彻底明白各种大小调音阶的组成,并且了如指掌地去熟悉它们,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我们使用的音阶练习教材大部分是按照升降号的多少来排列的。这样排列不便于让学生在自己的乐器上去掌握各调的进行。通常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从单簧管的最低音开始去认识他所接触的第一条音阶,这样依次向上每个音都可以建立起一条音阶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学生掌握了乐器上各调的音阶,每次上课让他们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逐条来演奏,其效果非常好。
许多学生把音阶练习看作发展手指机能的一种“音乐体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音阶练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训练手指在运指之中能够不知不觉地适应各种各样的指法,为将来演奏乐曲奠定良好的基础。音阶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上节省大量的时间,还可以锻炼学习者的视奏能力。由于熟练掌握了各调音阶的演奏,遇到指法比较复杂的情况,手指就会本能地选用最合适的指法来完成。我的体会是音阶练得越多越好,尤其当学生开演奏会或考试之前去进行一整套音阶练习,会对他的实际演奏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对乐曲进行准确的演奏
什么是准确的演奏?我认为就是在演奏当中严格遵照作曲家在乐谱中注明的标记(要求)去忠实地把他们表现出来。我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演奏中完全忽视了乐谱中的 pp 、 p 、 mf 、 f 等等标记,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并不重要,我把这种演奏称之为“傻吹”。
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中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对待休止符。在他们看来休止符似乎是为了休息,那么如果在演奏中不感到累或者不需要换气,休止符就成为多余的东西了。包括许多高年级的学生也都不能认识到“静默”的艺术价值。其实在演奏中休止符往往能引起听者更多的注意,这就如同美术中的“留白”,给人以思想上的准备,赋于人想像的翅膀,更可以产生显著的戏剧性效果。譬如在威伯作曲的 《 单簧管小协奏曲 》 ( Op . 26 )开始的 4 小节之后出现的两拍休止:
如果你匆匆地将他们去掉一部分,那美好的艺术意味也就随之而失掉了。许多初学者,似乎没有勇气来保持住这两拍无声的音乐,他们觉得听者对此不耐烦,认为应该紧接下去,以便音乐不会中断。这样的理解自然是大错特错了。因此教师除应该教学生如何正确地去演奏休止符以外,更应该告诉他们“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妙处所在,在练习中充分地调动他们心中的想像力,惟此,他们才能认识到乐曲中休止符的真实作用和价值。
准确地演奏还表现在能否以正确的速度来表现一首乐曲。许多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对速度的确定性,如果让他们去吹奏极为简单的乐曲,则不会存在问题。如果演奏一首速度变化较多的音乐作品时,则不准确的问题就发生了。我经常听到学生在演奏克拉玛尔作曲的《降 E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 中段的时候,他们吹奏得平稳、流畅、诗情画意,而到了将近结尾的炫耀部分一出现就越吹越快,直使听者和吹者都预感到错误百出而透不过气来。这样的演奏是不会获得艺术上的效果的,因为它缺乏基本速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感。对于这种学生,必须要让他明白,需要一种意志的力量来控制自己进行慢练。对于一首乐曲,用中庸的速度比用极快的速度更难演奏。练习一首乐曲,宜用三种速度来练习和掌握—慢速、中速和乐曲本身要求的速度,超出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是徒劳的。那样会使听者感到不舒服,而且还会造成本身的手忙脚乱。使用节拍器是检验速度的最好办法。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使用节拍器。
准确地演奏一首乐曲,不光是以上所谈几点,还涉及其他诸多方面,这里仅就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言。如何掌握准确的演奏,这对于教师来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用百般的耐心、坚强的毅力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演奏中忠实于作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力求音乐表现得完美。
四、高技术训练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音乐舞台上,器乐演奏的高技术及超高技术的运用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看一看印象派作曲家之后的无论哪一位大师的杰作,都充满了高技术的运用。翻开当今重大国际比赛的曲目单,我们就会发现往往高技术乐曲被安排在第一轮曲目之中,那么就意味着如果选手的演奏技术达不到高超的程度,就没有进行比赛的可能性。
要想掌握高技术演奏,每天坚持练习是必须的。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初期的训练之中,对技巧训练要占多一半时间,这包括音阶、琶音及四度以上的大跳练习。在练习当中要时刻注意手指与手臂的放松,肌肉僵硬是难以达到快速的演奏的。当然对于快速演奏也应该掌握练习的适度,教师应把握住火候,任其学生向“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发展是十分危险的。另外,练习上的多样化也是达到高技术的重要步骤,老一套翻来覆去地单调重复,是最坏的一种练习方法,既笨拙又无用。拿C大调音阶为例,可以用许多方法来演奏,如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力度来演奏等等。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启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学习,勿要使他们感到厌烦和枯燥。对于学生每出现的一个缺点,我们都要一丝不苟地耐心帮助他加以认识和改进,随着不断地学习与提高,相信他们能够掌握好自己手中的乐器,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