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电钢琴分类会涉及到一些交叉因素。比如把人按性别分类可以分为男人跟女人,按年龄分类可以分为小孩跟老人......但男人中也有小孩,老人中也有女人......
电钢琴也一样,特别现在推出的电钢琴种类越来越多,交叉因素也越来越多。
(1)从外形上可以分为:便携式电钢琴、立式电钢琴和三角电钢琴。
(2)从功能上可分为:传统电钢琴(纯电钢琴)和多功能电钢琴。
(3)从用途上可分为:家用电钢琴和舞台电钢琴。
还有个混合电钢琴/跨界钢琴(Hybrid Piano),它们是带有击弦机构的,这也许是和普通电钢琴区分的主要特征。
1.便携式电钢琴
便携,很容易理解,就是要方便用户搬动或携带出去,重量在10—20kg。虽然很多便携式是入门级的,但便携不等于便宜,像雅马哈P515,罗兰FP90X等也去到一万左右了,而且舞台电钢基本是便携式的。
一般原厂出货时是一个简单的琴头配置(琴头+电源+说明书+一个单踏板)。但是大部分代理商在出售时会搭配一个X或者Z支架,也有搭配木架的。
Casio PX-S1000
2.立式电钢琴
就是外观看起来像立式钢琴一样的,这些出厂时都会配置有木架和踏板组件。
KAWAI CA28G
3.三角电钢琴
顾名思义,也是造型上跟三角钢琴相似的电钢琴,因后面不需要太大的音板,所以一般会比三角钢琴短一点。这种价格一般比较高,另外三角电钢琴不等于混合钢琴。
Roland GP609
4.传统电钢琴(纯电钢琴)
也叫单功能电钢琴,也就是纯模仿原声钢琴的电钢琴,没有自动伴奏或者仅带钢琴自动伴奏功能的电钢琴,平时说的电钢琴一般指这种。
Roland FP30X
5.多功能电钢琴
除了电钢琴的基本性能和特征,另外几乎具备电子琴所有的功能,甚至具备一部分合成器功能的电钢琴。
Yamaha CSP170
6.舞台电钢琴
便携式现场演奏键盘,外形炫酷,侧重于手动控制,快速切换功能,并带有部分合成器功能。没有扬声器,因为一般和功放或者PA系统一起使用的。这种价格一般一万起步了。
Roland RD2000
7.混合电钢琴/跨界钢琴(Hybrid Piano)
混合钢琴是原声钢琴和电钢琴的结合体,它具有原声钢琴的击弦机构(或稍作改良的机构),但它是没有琴弦的,通过击弦机构敲击传感器触发声音机制。
手感可以说是和原声钢琴无异,音源和音响系统一般也会配置比较好的,因为这种是高端的电钢琴。价格也比较贵。
KAWAI Novus NV5击弦机构
Yamaha N1X
你可能还听说过静音钢琴。
静音钢琴是什么?静音钢琴和混合电钢琴有什么区别呢?
静音钢琴是为防扰民练琴而诞生,就是在原声钢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静音系统和电钢琴系统,使得弹奏钢琴时可以使用耳机或其他设备播放。
激活静音功能后,琴槌将不再击弦,而是转换到一种传感器技术来捕获琴键的所有运动,并将其发送到数字音源模块。
本质上静音钢琴还是原声钢琴,因为它还拥有原声钢琴的全部结构特征。而混合钢琴本质上是电钢琴。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Yamaha SU7 SH2
七、一些常见名词和电钢琴参数解析
这一章节挑选一些大家查阅电钢琴资料时经常会碰到的名词和选购电钢琴时会遇到的一些参数或功能作解析。
1.复音数
什么是复音数?
复音数是电钢琴能同时发音的最大音符数量。
如果把每个音符比作烟花绽放的一种颜色,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正在发音的音符,每一种颜色从产生到消失的时间就是这个音符的时值。
有了这个比喻,就很容易理解,复音数越多,能同时表达的音符就越多,相当于同时能看到的烟花颜色就越多
为什么电钢琴能产生那么大的复音数?
大多数电钢琴的复音数都有64、128、192、256甚至有些达到384个。
你可能会想:电钢琴有88个键,我们只有10个手指,就算全部用上同时每个手指按一个键,也只有10个音符。怎么可能同时演奏32、64甚至128个音符呢?
我们知道,一发烟花冲向天空绽放时,展现的可能不止一种颜色。电钢琴也一样,当你按下一个键时,释放的音符也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
因为现在的电钢琴基本都是立体声采样,那就意味着按下一个键至少2个音符。
我们假设按一个键释放2个音符,10个手指全部按下也才20个音符啊,哪来的64甚至128个呢?
这时,延音踏板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当你踩下延音踏板时,最早的音符在你添加新音符时会继续发声。
这就好像第一发烟花绽放后还没消失,第二发又绽放了,接着第三发......
此外,声音效果(混响、合唱)、双音色模式、自动伴奏等,甚至节拍器的声音都可以作为变量去倍增音符数量,这就好像在旁边又摆了几个烟花一起燃放。
综上,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电钢琴能产生那么大的复音数了吧?
2.驻波、基音和泛音
钢琴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然后以声波形式随空气传播。它发出的每个音符是靠“驻波(standing waves)”来实现的。
驻波是什么呢?
从字面理解,“驻”就是停留,其实是声音慢慢消减的一个过程。我们拿根绳子固定一端,然后在另一端输入一个脉冲(0.5个波)。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过程:
从上图可以看到,当脉冲去到末端(C图)时,会出末端发射回来,并且是从另一边返回(E图),当它回到起点时,它又会再次反射回去,就这样循环一直到绳子的动能被消耗完。
如果上下移动左端,它会产生一系列的波动。如上图,图4开始反射回去,然后到达起点又再次反射。当有两个相同波向相反方向移动时,这些波之间会相互干扰,并不断传播,如果两个波具有相同的振幅和波长,则他们将在一起相长相消中不断交替,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图8),看起来像是静止一样,因此称为驻波。
如果还不懂驻波的小伙伴可以拿个杯子装半杯水,放在开着的电风扇控制台上。
你会看到杯子里面的波纹好像静止不动的样子,其实是有两种波在相长相消,这就是驻波。
回到钢琴,琴弦的两端是固定的,当琴槌击弦时,会发生类似下面很多种波动。
上动图中,这些波动在琴弦中不是单一发生的,它是一个组合消除所有可能的振动,就是上面几种甚至多种振动同时发生的。这时它会同时产生很多种驻波。
全段振动产生最长波长和最低频率的为基频,发出的音就是“基音”,产生的波为“基波”或“一次谐波”。
各部分分段振动产生的音叫“泛音”,它的波称为为二次谐波、三次谐波......
基音决定音高,泛音决定音色。基音和泛音一起形成的音叫做复合音,我们日常听到的音多数为复合音。
3.琴弦共鸣
共鸣是共振的结果,而共振是因为外部其他琴弦振动把声波传到空气中,空气振动带动第二根弦振动。这里面要有声波的频率跟另一根琴弦自身振动频率吻合或者接近的条件。
由于不是由琴槌直接敲弦引起,所以琴弦共鸣是不带音头的,是一种带有应和感的弦振,音色稍带空灵,耐人寻味。
带上耳机感受一下:
00:45
4.软音源
软音源是什么?
软音源等同于英文的“Virtual Instrument(虚拟乐器)”。软是指软件,虚拟的,软音源就是指在电脑上模拟真实乐器创建的声音,音源就是声音的来源,可以是合成器通过信号模拟出来的,也可以是采样库储存的样本。
软音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或者音序器软件中的插件使用。
5.GM音色
这个词大家在选购电钢琴时偶尔也会碰到,这里挑出来简单讲解一下吧。
General MIDI,简称“GM”或“GM1”,它是MIDI文件交流的一种标准规范。
在1980年代初确定MIDI 1.0标准后,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很多带有MIDI插孔的电子乐器,玩家们开始通过MIDI端口连接这些乐器,但很快就发现MIDI 1.0规范忽略的一些问题。
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
玩家将合成器罗兰D-10连接到雅马哈DX-7上,然后用D-10来演奏,因为他喜欢D-10的操作界面,但喜欢DX-7的音质。
他在D-10上选择标有“钢琴”的音色,然后弹奏D-10,但在DX-7上,他听到了.....小号?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MIDI发送的程序更改消息只包含一个音色编号,而不是音色的实际名称。因此,如果DX-7上的#1补丁是小号声音,那它发出的就是小号的声音。
如果没有“跨平台”他在D-10上选择#1补丁(钢琴音色),在D-10产生的就是钢琴音色。
MIDI 1.0规范没有规定将特定的声音分配给特定的音色编号,因此每个制造商可以自由定义。但问题是,玩家们制作的MIDI文件只是一些数字信号,MIDI文件中任何程序更改指令也仅指的是音色编号,而不是实际的音色名称。
因此,如果你用D-10创建了一个MIDI文件,它有一条钢琴音轨,你在这条音轨的开头放置一个程序更改事件,指定选择音色#1,因为#1就是你的D-10上的钢琴音色。但当你把这个MIDI文件拿到朋友家的DX-7上播放MIDI文件时,钢琴声就变成了在吹奏小号。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1991年美国MIDI制造商协会(MMA)和日本MIDI标准委员会(JMSC)共同研究为电子乐器响应MIDI消息制定一个标准化规范,就是现在的GM或GM1(1999年被GM2取代)。
该规范规定了特定的乐器声音要分配给特定的音色编号,比如规定#1是钢琴音色,那么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乐器,在选择#1音色播放是,听到的都是钢琴音色。GM为128个音色都定义了一个特定的编号。
GM音色库就是符合这些编号的128种音色包。在设备上选择一个编号,它就会播放GM音色库里对于那个编号的音色。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规范:
1)至少要有24个发声数。
2)所有的音色须对力度有所回应。
3)中央C的MIDI音符号码为60。
4)音源本身须有回应16个MIDI Channel的能力,每个Channel须有可变换音色的能力。
5)打击乐器要设在Channel 10。
6)每一个特定的打击乐器须对应特定的MIDI音符号码。
7)GM规定的128种音色必须以特定方式储存。
8)每个MIDI Channel须可回应controller 1(Modulation调变参数)、7(音量)、10(左右相位)、11(表情)、64(延音踏板)、121(重设所有控制参数)、123(所有音符消音) 等持续性的控制参数。
9)某些註册过的控制参数号码可被用来设定滑音(pitch- bend)、音高微调(fine-tuning)......等参数。
6.采样率和位深度
采样率(Sample Rate)和位深度(Bit Depth)是决定音质的重要参数。这个概念大概了解就行。
高分辨率音频定义指出,任何采样率和位深度高于44.1kHz/16位的记录的音乐文件都被视为高清晰度(HD)音频。
(1)如何以数字的方式录制声音?
当产生声音时,它会产生一个生波,该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如果靠近麦克风等录音设备的振动膜,则声波会推动振动膜产生振动。
下面模拟一个过程:
当我们假设振膜的位置可以被这根轴上的任意一个点A表示时,则A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变成这个样子:
像这么一个曲线,就可以用来描述振膜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了。但是如何用数字去记录呢?
把它分成小小的间隔就可以用数字去表示了:9、11、12、13......数字系统(1和0)通过对模拟信号(连续可变值)进行采样来记录它们。
上述大致的过程,实际中通常使用PCM(脉冲编码调制)来实现。
(2)采样率(Sample Rate)
回想起几十年前,电影只是一张图像的幻灯片,一张一张地放在一起,以创造出运动的错觉。过渡的速度决定了动画的平滑程度,过渡越快,动画的幻觉就越好。但涉及到现在视频时,不断变化的幻灯片的速度就像帧速率一样。
在数字音频录制时 ,采样率类似于视频中的帧率。每个时间段收集的声音数据(样本),捕获的数据就越接近原始模拟声音。
采样率就是模拟转数字时每秒对声音采样的数量。
数字声波就像原始音频信号的快照一样。采样的声波看起来越像原始声波,数字声波的保真度越高。
较高的采样率将使您更精确地捕获原始音频信号
在经典的数字音频CD录制中,采样率是44100Hz(44.1kHz)。为什么是这个数据呢?有一个叫奈奎斯特定理,它表示为防止对信号进行数字采样时丢失任何信息,必须以至少最高预期信号频率的两倍采样率进行采样。而人耳只能听到最高20kHz的频率。
(3)位深度(Bit Depth)
计算机以1和0的形式储存信息,这些二进制值称为bit。位数越多,表示储存信息的空间越大。
二进制数字1001转十进制等于9
对信号进行采样时,需要将采样的音频信息存储在位中。这就是位深度的位置。位深度决定了可以存储多少信息。24位深度的采样可以存储更多细微差别,因此比16位深度的采样更精确。
更明确地说,让我们看看每个位深度可以存储的最大值数量是多少。
16位:我们最多可以存储65,536个级别信息
24位:我们最多可以存储16,777,216个级别信息
您会看到两位深度之间的可能值数量上的巨大差异。
(4)动态范围
位深度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信号的动态范围。16位数字音频的最大动态范围为96dB,而24位深度的最大动态范围为144dB。
CD质量的音频以16位深度记录,因为通常,我们只想处理声音足以让我们听到的声音,但同时又声音又不足以损坏设备或耳膜。
16位的位深度(44.1kHz的采样率)足以再现普通人的可听频率和动态范围,这就是为什么它成为标准CD格式的原因。
(5)文件大小
这里只是让你对文件大小有个大致的概念。拿一首未压缩的5分钟歌曲来举例:
1)首先,使用公式采样率 X 位深度 X 通道来计算比特率。
假设2声道立体声音频
44.1kHz/16bit: 44,100 x 16 x 2 =每秒1,411,200位(1.4Mbps)
192kHz/24bit: 192,000 X 24 X 2 =每秒9,216,000位(9.2Mbps)
2)使用计算出的比特率,乘于5分钟歌曲秒数300
44.1kHz / 16位: 1.4Mbps * 300s = 420Mb(52.5MB)
192kHz / 24bit:9.2MBps * 300s= 2760Mb(345MB)
以192kHz / 24位录制的音频将比以44.1kHz / 16位采样的音频空间多6.5倍的文件空间。但现实中192kHz / 24位不一定比44.1kHz / 16位采样带来更好的聆听体验,因为很多参数已经超出了人耳识别的范围。
(6)比特率(Bit Rate)
比特率是指每秒或每分钟或每分钟或任何时间单位用作测量的传送或处理的比特数。
有点像采样率,但是测量的是位数而不是采样数。比特率在回放/流媒体环境中比在录音中更常用。
比特率一词并不是音频行业专有的。它在多媒体和网络中也很普遍。但是,在音乐中,较高的比特率通常与较高的质量相关联。这是因为音频文件中的每个位都捕获了一段数据,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