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期壮美的新疆音乐不同,这一期我们将视角投向祖国的西南地区——多情的云南,巴乌正是诞生于此哦。
巴乌作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同时,各民族对巴乌还有着不同的称呼呢,彝族叫“乌勒”,哈尼族叫“各比”,傣族叫“毕姑”,我们一般将其统称为“巴乌”。
传统的巴乌演奏方式均为直吹,常用音域不超过八度。巴乌的品种较多,哈尼族的巴乌一方面可以分为单管巴乌与双管巴乌,又可依据管子的长短以及粗细, 将其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巴乌。对于彝族巴乌而言, 可以分为横吹和竖吹两种类型,管身粗、长的需横吹;而细、短的则竖吹。
巴乌其音色柔美悦耳,似像一对恋人在低诉衷肠、互诉欣悦。因此,每到晚间,哈尼族、彝族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时,常用它传递爱慕之情,是不是感觉很浪漫呢?可见,巴乌深受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为人们担当一种爱情传递的媒介,具有贴近自然、贴近民俗的风格。传统巴乌曲目如《傍晚的声音》、《芒市坝子调》、《约调》等,主要描绘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场景,从曲调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音乐风格的乡土化。
现今,许多巴乌制作人与演奏者在保持传统巴乌柔美音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键位和革新工艺,使得巴乌的创作曲目得到创新发展,不仅能流畅的演奏出各种颤音、打音、滑音、抹音等技巧,也促使了双管巴乌的研发。如今的巴乌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地方风格曲目,还可演奏外国乐曲,已经形成特有的舞台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一件流行性的大众化乐器。
杜聪 - 绣荷包.mp3,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2分钟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巴乌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音乐的社会功能由传统的传情达爱功能、休闲娱乐功能转变为文化标识功能、艺术教育功能、商品文化功能。
那么,本期介绍就到这里啦,同学们收获如何呢?下一期介绍什么先不透露,欢迎同学们可以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