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乐器之王”的这一称呼,很多同学脑海里浮现的可能都会是钢琴的模样。作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声学乐器,钢琴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不愧于“乐器之王”的这一称呼。
但是,世界上还真就有这么一种乐器,其表现力之强,甚至能让钢琴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1
百器之王,当属唢呐
在电影《闪光少女》中有这样一个“斗琴”的片段。演奏民族乐器的学生和演奏西洋乐器的学生分成了两个阵营,进行民乐和西乐的PK,双方不分上下,一度陷入了僵局。
直到唢呐那充满灵气(也可以说是骚气)的声音出现之后,无论是提琴、铜管还是钢琴都完全无法跟上它的旋律和节奏,于是本来那势均力敌的场面终于被打破了:
电影中对唢呐的表现虽然不是很多,但单单这一个“斗琴”的片段,就足以让人对这种能让有着“乐器之王”之称的钢琴败下阵来的乐器沦肌浃髓了。
关于唢呐挑战钢琴“乐器之王”称号的这一茬子事,其实早已经在民间悄然发生了。从一则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段子中,我们便可以窥见端倪: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千年琵琶,万年筝,
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
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
鞭炮响,唢呐吹,前面抬,后面追。
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
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
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不恋人世间。
此处应有黑人抬棺:
(话说没人觉得BGM里的lead音色特像唢呐吗?)
2
唢呐的历史
唢呐虽然目前是被划归到了我国民族乐器的行列之中,但关于究竟它是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乐器这一点,目前学术界还没能取得共识。
一种较为出名的观点认为,唢呐是在大约公元3世纪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当时处于晋朝的中国的。而唢呐这个名称,则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这一时期,唢呐可能只传到了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地区。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更可信的观点是,唢呐是在唐朝时由中东地区传入中国的。这个时期,唢呐在当时的中东地区已经广为流传了。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进行得十分频繁,所以这个时期传入一件像唢呐这样的乐器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更重要的是,一尊唐朝的骑马吹唢呐俑成了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但是,尽管唐朝已经有了这种类似唢呐的乐器,但这种乐器与明朝文献正式记载的唢呐之间,却似乎并没有一脉相承的迹象。
明朝的古籍中,正式地有了关于唢呐的记载。据记载,唢呐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已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还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明朝王圻编纂的《三才图会》中对唢呐这种乐器进行了最早的描述:“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到了明朝后期,在我国传统戏曲音乐,如昆曲中的唢呐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其可以用来伴奏唱腔和吹奏过场的曲牌,不过一般仅限于北曲曲牌,有着一定的仪仗乐的性质。
清朝时期唢呐称为“苏尔奈”,并被编进了当时宫廷的《回部乐》中。清朝中叶后,唢呐这种舶来乐器因其“热闹喜庆”的特点,迅速地占领了一些演奏难度较高但声音又不够响的传统乐器的地盘,并逐渐摆脱了其过往的胡乐、军乐和仪仗乐的刻板印象。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与众不同的音色,唢呐在日后渐渐变得“没有朋友”,即没有太多的乐器能够与其合奏,或者说即使合奏了,别的乐器也只能完全沦为配角。因此,很多艺人都对这种乐器敬而远之。于是,唢呐艺术也在近现代迎来了传承的低潮。电影《百鸟朝凤》里也提到了这一点。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目前网络上大量的关于唢呐的段子和演奏视频的爆火,相信这种宝藏乐器终有一天会重新迎来复兴的曙光。
3
伴随你一生的乐器
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同学们可能都感受不到,唢呐这个乐器在以前可是真的像段子里说的那样,从人出生一直吹到被人抬走为止的。每逢人生中的大事,在其仪式上往往都少不了唢呐的身影。
无论是在红色喜事上吹起一首喜歌来迎接新人:
还是在白色喜事上吹起一首哀歌来送别故人:
唢呐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渲染出对应的气氛。在婚礼上,唢呐可以表现得活泼灵动,让人听了忍不住手舞足蹈;在葬礼上,唢呐又可以表现得悲壮凄凉,让人听了禁不住潸然泪下。
猪八戒背媳妇,许镜清
正是因为这种极为可塑的特性,民间又给了唢呐“乐器流氓”的称号。这个称号就不得了了,想当初汉高祖刘邦一开始也只是个混混流氓,但人家后来却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还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