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平均律是一项精妙而深奥的音乐理论,它把音阶分成十二个小节,每个小节被称为半音,就像钢琴上的白键和黑键。这一理论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你知道是谁发明了十二平均律吗?
● 十二平均律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的中国,那时南朝数学家何承天首次提出了一个独特的音律概念。何承天关注音律的数学性质,试图找到用数字表达音乐和声音关系的方法。他的思考奠定了十二平均律理论的基础,成为音律研究领域的先驱。
●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父亲文森佐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尝试通过数学手段来精确计算音律,然而面对复杂的频率关系,他并未成功。这表明,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和耐心的探索。
● 直到1584年,明代音乐家朱载堉提出了一种巧妙而准确的算法,成功地将八度音程分成了十二等份。朱载堉的贡献被认为是十二平均律理论发展的关键一步,他的工作为后来的音乐家和理论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 朱载堉的算法后来传播到西方,并在那里得到了认可。巴赫是十二平均律在西方音乐中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创作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的成功也使得这一理论在西方音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巴赫的音乐作品深刻地展示了十二平均律的美妙之处,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灵感。
● 尽管在巴赫的时代,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已经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但直到1842年,英国乐器制造厂Broadwood实际应用了这一理论,将其成功地用于钢琴的调音。这一实践性的成功推动了十二平均律的普及,为更多的音乐家和钢琴演奏者提供了更准确、更和谐的音律体验。
● 十二平均律不仅改变了音乐的表达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艺术。这个理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人类对于音乐的探索和追求的一大成就,让音乐在听众耳中更加和谐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