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 戏曲剧种。或称川戏。流行于四川全省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约有三百余年历史。音乐由几种主要声腔系统的腔调和演唱形式,结合四川地方语言、民歌和其它民间音乐融汇而成。包括昆(昆腔)、高(高腔)、胡(胡琴戏即皮黄戏)、弹(弹戏即梆子腔)、灯(灯戏或灯调)五种声腔。各种声腔早期分班演出,辛亥革命(1911年)后,逐渐汇合在—起。如当时成都的三庆会即由演唱不同声腔的班社组成。由于四川各地区语言的差异,唱腔又形成不同“河道”,如资阳河(自贡、资阳、资中等地),川北河(南充、遂宁等地), 沪州河(沪州、宜宾等地),下川东(重庆、万县等地)和川西坝(成都附近)。
剧目以高腔戏最丰富,有“五袍”(《青袍记》、《红袍记》、《黄袍记》、《绿袍记》、《黑袍记》), “四柱”(《水晶柱》、《九龙柱》、《碰天柱》、《五行柱》), “四大本”(《黄金印》、《琵琶记》、《红梅记》、《班超》)以及“江湖十八本”(《玉替记》、《彩楼记》、《荆钗记》、《王昭君》、《幽闺记》、《渡蓝关》等);还有《聊斋》戏、《三国》戏、《列国》戏等。
昆腔,称为川昆。共剧目、情节、曲牌格律、唱词、腔调等,与南昆几乎全同,惟唱法已具四川地方色彩,道白基本改用川白。剧目有《议剑》、《醉打山门》、《醉隶》、《东窗修本》等。还有—些与高腔合演的剧目,如《斩巴》、《打擂见姑》等。也有将昆曲用作高腔曲牌或胡琴戏、弹戏唱腔首句的(即“昆头子”mi 、fa 、sol (苦皮可落于sol ) ,甜皮上句落于la 、do ,苦皮上句必落于si ( do 较少)。弹戏的板类,甜皮、苦皮均有—字、二流、三板、垛板、导板,惟苦皮有滚板。如弹戏《桂英打雁》甜皮导板(见谱例四)和《祭江》苦皮三板(见谱例五)。此外,还有—些附属腔调,如苦皮的哀词,甜皮的琪儿腔等。起腔、转板、收腔均有—定程式。乐器中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用正工调(G 调)或六字调(F 调),定弦为la 、mi ,碗碗琴定弦为do 、sol 。
灯戏,或称灯调、花灯。曲调来源于四川民歌、小曲、说唱音乐及外地的民歌、戏曲(如眉户)。形式短小,曲调活泼明朗。演唱小调、曲牌的称为“灯”(或“唱花灯”) ,能表演故事情节的为“戏”。剧目有《请长年》、《五子告母》等。常用的腔调为灯句子,系—对上下句,随人物、情节、感情和身段变化的需要而变化反复。此外,还有望山猴、补缸调、骂鸡调、梅花调、鲜花调等。主奏乐器为大筒俏胡琴(琴杆粗短、琴筒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剧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川剧音乐在唱腔、帮腔、器乐伴奏,以及整理和研究方面都取得成就。著名演员有阳友鹤、陈书舫、廖静秋、杨淑英、许倩云、竞华、袁玉堃、曾荣华、刘成基、周裕祥、周企何、蔡如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