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中有调气、炼骨之说,其文如下:
弹琴要调气。气者,与声合并而出者也。每见弹琴者,当其慢弹,则气郁而不舒;快弹则气促而不适,鼻鸣面赤,皆气不调之故也。然则何以调之?曰:能换气即能调矣。气换于音转之时,而展宕于句段之末。音调先熟于心,呼吸直通于指,气调则神暇,一切局脊之态自无矣。
弹琴要炼骨。炼骨之法,不仅于指上求之,有周身之全力焉。形必端,气必肃,使筋骨有所凛而不懈,自是舒臂运腕,指节坚凝,与作书之法无异,久而自然,举重若轻,触指皆成金石声矣。
我初学琴时,先师姜抗生先生曾就此两则予以简要讲解。通过近些年弹琴的体会,我认为对此不应过于强调,而应顺其自然。前些年见过不少人弹琴时呼吸如牛喘,似是刻意为之,名之曰“调气”。也见过不少人弹琴时端着架子,身体僵硬,名之曰“炼骨”。这些其实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反而有害无益。譬如人在走路时,并不会时时想着脚该如何迈、臂该如何摆,人体的机能自然会将之协调一致,不需要刻意的使之配合起来。倘若一心想着该迈哪条腿、该甩哪条胳膊,那是断然走不好的,甚至会摔跟头。人只要想着一直往前走,腿脚臂膀自然会把大脑的指令转化为下意识的连贯配合动作。弹琴也是如此,倘若初学时既要关注右手的弹拨,又要关注左手的按抚,还得时时想着身架如何摆放,啥时候该呼气、啥时候该吸气,非忙活乱了不可。调气就是换气,换气就是呼吸。人的潜意识以及神经组织会按照机体的需要,来自动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浅。弹琴时必然有轻重缓急之分,琴曲结构也必然有起承转合,人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完全可以让呼吸成为一种机体自主行为,而不需要人加以刻意引导和关注。此外,音转时换气是人通常都会如此的行为,绝无必要拿来重申强调,就如同有人把拿筷子吃面总结出几句口诀来,令人感觉高深,其实毫无用处,反而让人无所适从,所以我反对在琴谱中标注何处吸气、何处呼气的做法。文中所说“气者,与声合并而出者也。”也只是对人机体行为的一种描述,说白了就是呼气的时候更利于发力而已。
对于炼骨,我认为并非是要把骨头炼硬,而是把骨头炼软(其实是骨与骨之间的关节),把筋炼活。从某些方面来讲,弹琴与太极确有相通之处,对此吴兆基先生曾有专文论述。弹琴不同于举重和拳击,不能过分强调肌肉的力量,对于有的观点甚至具体到要锻炼手部哪块肌肉的力量,我实在不能苟同。吴先生讲猫不用肌肉的力量,而弹跳力极好,便充分说明了这点。初学古琴者极易用蛮力,导致动作变形,那首先要学会如何化去蛮力,而不是火上浇油的去炼骨,否则会终生受其害。所以我教学生的时候,会时时提醒,要求学生形体上学会放松,按照“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坠肘、顺腕空掌”的要领,建立气和劲传导的通畅通道。力是肌肉产生的,劲是筋骨产生的,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弹琴用的是劲,而非是力,初学者应细细体会才是。当然,弹琴也不止是松,松中要有紧,外看似柔,内实存刚,但只有身体首先放松了,体内的气机运行才会通畅无阻,或紧或松才能瞬息而至、变换自如。古人讲“左手按令入木,右手弹欲断弦,但妙在用力不觉”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有琴友说有时弹琴会进入练气功的状态,有得气的感觉,这说明做到了真正的松静自然,此时弹琴就近乎一种忘我的状态,无论是指下的力量和速度变化,还是琴曲节奏的处理,包括呼吸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发于心却不囿于意,或者说这就是“人琴合一”的境界,也是我们弹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