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百科>

在《大地之歌》中呓语沉沦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5-0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在《大地之歌》中呓语沉沦

  一

  在春天遭遇马勒,不啻为一项灾难。桃花树下的香气与护城河边的绿柳,以马勒的态度,就是要叫人带着酒意,乜斜着朦胧的醉眼去看它,尔后等死。我是这样理解的。年轻人这样去理解马勒真是够糟糕的。然而在这“等死”之中,最难阐述也难曲尽其意的,偏就是这“等”字。海德格尔把类似马勒的此种“等”,诠释为“在世沉沦”。

  介绍马勒给我的朋友,在此前还介绍了莫扎特的《安魂曲》给我,另外,还劝我戒酒。安魂曲我听了,觉得不错。不动声色地服从,谦卑里体会着不属于现世而来自于纯粹灵魂的欣喜。像莫扎特这样,把乱七八糟的苦难与美妙的幻想灵魂隔开,固然美好;可是较之于马勒,还是觉得大地之歌更亲切些,也许,是马勒更接近于这碌碌尘世的味道。

  我听的《大地之歌》是DVD,普罗艺术新出的2004古典经典中的一张。由比契科夫(Semyon Bychkov)与瓦尔特劳德•梅尔(Waltraud Meier)合作,西德广播音乐乐团演奏。唱歌人的嗓子在我听来,正曲尽美妙之意:次女高音丝丝的华丽中,带有穿越岁月之河的风声,嗖嗖作响;男高音托斯特恩.克尔(Torsten Kerl)则饱满有力,却有一种嘹亮的朦胧醉意,也恰到好处。六章的题目,分别译作《苦难尘世的饮酒歌》、《秋天里的孤独者》、《青春颂》、《咏美人》、《春天里的醉汉》和《告别》。第一听马勒,就被他曲中不可遏制的此世情怀给缠住了。

  最感动我的,还不是第一章中的直抒胸臆:

  “生命的馀烬是黑暗 ,黑暗的馀烬是死亡!

  天空靛蓝依旧

  大地存续如昔

  且恒于春天绽放千华

  然而你

  一具血肉之躯

  在这宽天浩地之中

  能拥有多少年华

  在这繁琐红尘中

  你与欢愉的交集

  岂逾有百年之久?“

  不,不,还不是这样的句子。而是《青春颂》里的悠扬:

  “在小小的人工湖中央,有一座绿白两色的琉璃亭;通过一条虎背似的拱形玉桥,就可以到那里。

  亭中有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在一起饮微温的酒。

  他们兴高采烈地聊天、赋诗,因而把帽子往后推,把袖子稍稍撂起。

  在湖中倒映出小桥,像玉色的新月,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头脚倒置地在琉璃亭中饮酒。"

  这是怎样的美呀!当“那小帽微微卷起”的乐声自歌者的唇间迸出之时,我的泪,就那样止不住地,扑簌簌地下来了。

  二

  我此前并不爱饮酒,然而经了几件无奈之事后,开始喜欢酒的滋味。这也像我以前并不爱郁达夫那样,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沉沦有什么好;也曾鄙薄钱钟书的书袋学究气,指斥为“钱嘉余孽,考据穷酸”。但是,人的趣味是会改变的。比如看郁达夫的小说,却惊艳于他的诗;又见他推荐吴梅村的诗,就去瞧瞧那个“浮生所欠惟一死”的诗人滋味。在我看来,马勒就隐隐有吴梅村的苦意。当然,苦的内容不同,但苦涩的滋味,却几可勘同。

  不能体会人世辛酸无奈的人,是不能体会马勒的。这是我私底下的一点窃想。1907年夏,马勒开始创作《大地之歌》。此时,他的年仅四岁的长女不幸夭折,同时医生确诊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身为圣徒的犹太人马勒此际苦闷是可以想见的。早先在童年,12个马勒兄妹断断续续活下来4个;最小的弟弟,曾在马勒的怀中死去。可以说,死亡在马勒那里,是一个恒久的、不时就冒出来的主题。持奉上帝甚殷的马勒,此际估计对上帝的如此让人恐惧,也感到有些不耐烦、甚或有些恼怒也未可知:上帝若褫夺我的所有,自然没什么怨言;可是于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何止于为了显示您的尊严与威力,就假祸于她?况且,那四岁孩子娇怯柔媚的眼神与对上帝的虔诚,难道换来的就只是这个吗?既然如此,那我对于上帝的这番虔敬,又是什么道理?天堂虽在,可我也未必就冲着那天堂去呀。

  影响马勒的,还不仅仅出自生涯遭际。当此之时,尼采学说正大行其道。对于生存意义极度敏感、对于生死态度执着设问的马勒,不可能感受不到来自尼采的冲击。爱女离世的悲伤,信仰凋落的迷茫,加之生之困惑的影响之下,马勒悲不能抑,只好躲进海岛。

  一位朋友早先曾送给马勒一本汉斯•贝特格的《中国之笛》,作为他假期的读物。这本德文版的中国诗集中,诗意难以捉摸、无以名状,正符合他当时的心境。迷茫的马勒在此遭遇了中国哲学与中国诗人的放旷寥落和潜情释悲。这本经过汉语弄成法语再搞成德语的册子,诗句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是以在大地之歌中的《青春》一章的原诗,成了考验中国学者的一道难题。这且不去说它了。

  且说马勒在读这本书。春天里的醉汉,根本不管春天与我有什么相干;既然这微渺的生命不过是蜉蚍眨眼与隔墙花落,那么何妨沉醉?我恐夜深花睡去,人与花皆睡,醒了再醉呗,反正眨眨眼的事,有什么呀?再说送别罢,人生不胜依依之情,那又怎样?我在披拂著萝藤的小路上拨弄著琴弦,等着我的友人来访,可是等啊等啊他也不来,夜色沉了,山鸟也静了,这美丽的世界呀!且让我永远沈醉在这爱与生命之中罢!

  三

  周作人曾经在《俺的春天》里引用小林一茶的俳句来咏叹死去的幼小女儿: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这样。”

  我在马勒的中间三章里就听到了这一咏三叹。这咏叹中最核心的词,是“虽然”。尘世微茫,露水苍苍,一介肉躯,何以驱遣?

  海德格尔曾经用“向死而生”来形容人的在世存在。死亡是一个背景,一个搁置在那里的永恒;而生之淹促与微小的欢乐,与永恒的死亡和尘世的痛苦比起来,无疑是不成比例的。然而,生之灿烂,生之光华,生之熠熠,也正是因了这死亡的底子,反倒更加清晰明澈了。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自第三章《青春》开始,四章《佳人》、五章《春日醉客》,描绘的正是这回光返照般的灿烂。也许正因此灿烂之短暂,才愈加撼人心魄。

  有一日听杜近芳与叶盛兰的《柳荫记》,听到最不忍处,是梁山伯的两次笑声。京剧里的小生笑起来本来就干瘪无力,像是憋着嗓子挤出来的干咳;偏这梁山伯的欢乐,挤出了我的眼泪。其中的两处笑声分别来自如下两处场景:

  一是梁山伯来祝家,祝英台来不及换装,就以女儿装束见了梁山伯,并说明自己乃是女儿身。梁山伯就问,如此阁下就是我那应台贤弟了?祝英台脆生生地说,是呀,是呀。梁大笑。过了一小会儿,这梁呆子又问,那,既然贤弟就是女儿身,又怎么将那九妹许配与我啊?应台又说,哪里有什么九妹,应台就是九妹啊。呆子呆了片刻,又大笑说,如此说来,贤弟是自许婚配了?应台说,正是。梁山伯又大笑。

  这戏里,梁山伯统共就笑了两次。也就是这两次,让人觉得不胜悲凉。因为中国人对于梁祝的故事是熟悉的,正如马勒熟悉死亡的味道;可是我们正因为知道这悲剧、这死亡就在后头,才分外觉得这笑声刺耳,觉得它不胜其情。想来那不喜欢聚会的林黛玉,恐怕也是怕这热闹背后的寂灭吧?

  四

  虽然,是露水的世,那我们怎么过?

  自汉代乐府诗歌以来,没有信仰、只有现世生活的中国诗人就用“沉沦”的态度来打发这漫漫人生。“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会须一饮三百杯,莫待金樽空对月”。林语堂说及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不过也就是“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可是马勒理解的在世沉沦,还不仅于此。

  青春的欢乐与宴饮是必须的;马蹄声里的青骢少年与采莲女子的波光也不可少;可是这还不是全部。沉沦,不是顺着这世界就一路浩浩荡荡地下去,而是要清晰地、历历地、生动而澄明地显现出生的光华来。衣袖微微卷起,朋友宴聚,手持螃蟹的同时还要清晰可辩地嗅到菊花芳香。菊花恣意、饱满,充满人世的暄腾;就着菊花的酒杯里,也一定要临水照镜般照出这饮酒人的灼灼浓烈和绚烂意象。那彼时眼波,那彼刻欢乐,都与此刻的杯中酒一道,干冽辛辣地浇在这肉躯之内。既然生死有命,那么谁还能剥夺我这在世的片刻欢乐与刹那闲愁?谁还能阻挡那青油小车内佳人递出的一只纤纤素手?谁还能阻挡隔墙花下的一声轻叹与随风而逝的一行诗歌?生命打马穿过无垠的浩野,冷冷的风声中既无过往又无前程,那么何不珍贵这短暂的一刻,让生命生动地沉沦在这不能追索的早晨和黄昏?

  海德格尔把在世存在的状态称为“沉沦”之时,还弄出了一个“本真生存”与“非本真生存”。海氏言语晦涩之外,逻辑夹缠不清,理解起来不免有些难度;可是举举例子也不难理解,试以李白在《大地之歌》中的诗句辩之:“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 /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 /悲来乎/ 天虽长 /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 且须一尽悲中酒”。在这里,三尺琴声是本真的,而金玉满堂则否;悲中酒是实在的,而坟上月只属于他物。

  即以马勒的心情而论,则这酥醉的苍凉,正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味道;那青春的幽幽艳歌,与紫骝马上的少年深情,都是这真实人生的一部分。然而,青春易逝,韶华难再;虽有瓷亭中小帽微微卷起的欢乐宴饮,可明年此季,这花下又是何人?直是叫人唏嘘悲叹。在悲叹的底子之上,这欢乐、这惆怅、这心酸满腹与哀怨情愁,却变得更真实、更动人了。

  在《大地之歌》的最后一章,讲的是就是告别。告别一章的总长度,竟然与前面四章的总长度相等。可见这依依之情,不舍之意是何等绵长。先是等待友人而友人终不至,后是王维的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告别并不是对死的畏惧,也不是对生的留恋,只是依依。告别本身不见得多难,难的是回顾过往。情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人世的记忆之上,有我们行进过的行行脚印,有我们倾洒过的泪水,有那隔岸的歌声与回首的眼眸。而告别,预示着这一切将不在,代之而起的,是他人的眼泪,他人的悲伤、欣喜。隔岸的樱花又开,可是那一株树下,可有我熟悉的友人走来?那么,作为这个曾经历过尘世的我,又怎样知晓“我”曾存在过的事实?我不怕那死亡,也无惧这无常,只是这惜别之时,不免依依罢了。

  马勒到此还并不就完了。他在告别之际,并没有哀怨彷徨,而是充满了深情:“春天降临,大地仍将是处处鲜花,处处绿茵。遥远的天国,无处不闪耀永远的蓝色,永远……”

  生命在对来世的缅怀中,留下了马勒最深情的一瞥。这一次,是心甘情愿地离去。因为即使面对无常的一生,他也算历历地、生动地、无憾地经过了。

相关文章 推荐

傈僳族其布厄简介
人气:178
音乐百科
傈僳族其布厄简介
音乐趣图 解锁纸张的魅力
人气:192
音乐百科
音乐趣图 解锁纸张的魅力
“噪音”也可以成为“音乐”吗?
人气:176
音乐百科
“噪音”也可以成为“音乐”吗?
永恒的灵魂音乐
人气:146
音乐百科
永恒的灵魂音乐
如何编曲制作音乐 编曲需要哪些乐理知识
人气:100
音乐百科
如何编曲制作音乐 编曲需要哪些乐理知识
听,中国声音
人气:175
音乐百科
听,中国声音
学音乐,需要专注
人气:87
音乐百科
学音乐,需要专注
10个孩子学音乐,为什么只有1个孩子能坚持下来?
人气:160
音乐百科
10个孩子学音乐,为什么只有1个孩子能坚持下来?
好听的音乐,总能为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人气:142
音乐百科
好听的音乐,总能为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刀郎成了华语乐坛的标杆,又给所有人好好上了一课!
人气:110
音乐百科
刀郎成了华语乐坛的标杆,又给所有人好好上了一课!
为什么琴童近视发病率高 ?
人气:307
音乐百科
为什么琴童近视发病率高 ?
“交响乐团的心脏”弦乐器
人气:77
音乐百科
“交响乐团的心脏”弦乐器

大家都在看

周易与音乐治疗浅议

周易与音乐治疗浅议

一。音乐治疗的本质和功能 音乐是一种自然悦耳的声音。是带有节奏、韵律、调式、速度、音频等特点的乐音。从自然发出的声音到形成音乐的乐音,从单个的乐音到一曲完整...

音乐百科 214 阅读

古代音乐乐名[万舞]简介

古代音乐乐名[万舞]简介

万舞 先商至周代的一种大规模的乐舞。《墨子非乐》引先王之书:启乃淫佚康乐 万舞翼翼,章闻于天。说夏启过份享乐,演出万舞,舞姿如飞,声振天地。甲骨文: 乎(呼)万...

音乐百科 203 阅读

那些与动物有关的温暖旋律

那些与动物有关的温暖旋律

那些与动物有关 的温暖旋律 大部分的音乐家都喜爱动物,有的作曲家甚至为自己的宠物写下不朽的动物乐章。音乐是如何表现动物的?是通过描摹它们的神态和声音,还是书写它们的故事? 在音...

音乐百科 202 阅读

世界上最大的乐器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乐器是什么?

本文作者:辰谙 提到体积硕大的乐器,很多同学可能都会联想到低音提琴、竖琴、三角钢琴乃至管风琴等等。 事实上,低音提琴、竖琴等乐器的体积虽然比起小提琴等一个手就能拿起来的乐器...

音乐百科 166 阅读

蔡文姬寄情“胡茄十八拍”

蔡文姬寄情“胡茄十八拍”

蔡文姬(公元177年?)名琰,是蔡邕之女。在《蔡琰别传》里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文姬少聪慧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一弦;邕故断弦问之,琰曰:第四弦。文...

音乐百科 148 阅读

女孩从小学习什么乐器好?

女孩从小学习什么乐器好?

孩子特长培养,是每个家庭都不会忽视的教育核心。今年来,孩子特长培养,也分男女了,男孩注重下棋、武术之类,女孩则注重钢琴、古筝等乐器的培养。那么女孩从小学习什...

音乐百科 169 阅读

音乐与电影的完美搭配,创造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音乐与电影的完美搭配,创造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电影和音乐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有时候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视听盛宴。音乐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而电影则可以提供音乐所描述的情境。当音乐与电影中的...

音乐百科 91 阅读

怎样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

怎样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

营造快乐氛围,注重能力培养 循循善诱,互动陪练 因势利导,培养成就感 练习曲目的合理调配 寻找兴趣的添加剂 很多琴童最初都是满怀着兴趣走进艺术殿堂的。但如果选择钢...

音乐百科 182 阅读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创作背景 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

音乐百科 886 阅读

[多重留音]简介

[多重留音]简介

当两声部或三声部同时运用留音时即可构成多重留音。多重留音可同时级进下行解决,或有的声部下行级进解决、有的声部上行级进解决。如图:...

音乐百科 148 阅读

[小调向下属调的转调]简介

[小调向下属调的转调]简介

小调向下属小调转调时,常用原调的IV级(等于新调的主和弦)为共同和弦,在它的后面可接新调的下属功能组或属功能组和弦,在转调上非常方便。如下图: 如果用原调的I级、...

音乐百科 133 阅读

古典音乐是融入灵魂之美的艺术,时刻散发着魅力

古典音乐是融入灵魂之美的艺术,时刻散发着魅力

人生就跟音乐一样,充满着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音乐的生命之歌,回归古典,回归人本,以音乐与生命的密切关系,重新思考生命与艺术的真谛与价值。 a小调引子与回旋曲 引子部分是小提...

音乐百科 148 阅读

练琴需要注意的问题

练琴需要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练琴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每天练七八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却没什么效果呢?那就很有可能是练琴的方法出了问题。实际上,如果你掌握了科学的练...

音乐百科 124 阅读

这些常考的音乐常识你都了解吗?赶紧收藏起来吧

这些常考的音乐常识你都了解吗?赶紧收藏起来吧

在音乐考试中不仅仅是专业展示,在考试过程中可能会有交谈的机会,如果考官问你一些音乐常识那你一定要知道。 同样很多考级、艺考直接把音乐常识纳入必考题型。那么,今天小安就整理...

音乐百科 203 阅读

练琴,公开场合的演奏,忘谱了怎么办?

练琴,公开场合的演奏,忘谱了怎么办?

答,一个字,编。 编出来的内容,就是即兴演奏,这非常考验学琴者的综合能力。 包括乐器演奏技术、音乐素养的积累、反应速度等。 这一点很类似于于即兴演讲。但我们多半不知道的是,...

音乐百科 20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