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之歌》中呓语沉沦
一
在春天遭遇马勒,不啻为一项灾难。桃花树下的香气与护城河边的绿柳,以马勒的态度,就是要叫人带着酒意,乜斜着朦胧的醉眼去看它,尔后等死。我是这样理解的。年轻人这样去理解马勒真是够糟糕的。然而在这“等死”之中,最难阐述也难曲尽其意的,偏就是这“等”字。海德格尔把类似马勒的此种“等”,诠释为“在世沉沦”。
介绍马勒给我的朋友,在此前还介绍了莫扎特的《安魂曲》给我,另外,还劝我戒酒。安魂曲我听了,觉得不错。不动声色地服从,谦卑里体会着不属于现世而来自于纯粹灵魂的欣喜。像莫扎特这样,把乱七八糟的苦难与美妙的幻想灵魂隔开,固然美好;可是较之于马勒,还是觉得大地之歌更亲切些,也许,是马勒更接近于这碌碌尘世的味道。
我听的《大地之歌》是DVD,普罗艺术新出的2004古典经典中的一张。由比契科夫(Semyon Bychkov)与瓦尔特劳德•梅尔(Waltraud Meier)合作,西德广播音乐乐团演奏。唱歌人的嗓子在我听来,正曲尽美妙之意:次女高音丝丝的华丽中,带有穿越岁月之河的风声,嗖嗖作响;男高音托斯特恩.克尔(Torsten Kerl)则饱满有力,却有一种嘹亮的朦胧醉意,也恰到好处。六章的题目,分别译作《苦难尘世的饮酒歌》、《秋天里的孤独者》、《青春颂》、《咏美人》、《春天里的醉汉》和《告别》。第一听马勒,就被他曲中不可遏制的此世情怀给缠住了。
最感动我的,还不是第一章中的直抒胸臆:
“生命的馀烬是黑暗 ,黑暗的馀烬是死亡!
天空靛蓝依旧
大地存续如昔
且恒于春天绽放千华
然而你
一具血肉之躯
在这宽天浩地之中
能拥有多少年华
在这繁琐红尘中
你与欢愉的交集
岂逾有百年之久?“
不,不,还不是这样的句子。而是《青春颂》里的悠扬:
“在小小的人工湖中央,有一座绿白两色的琉璃亭;通过一条虎背似的拱形玉桥,就可以到那里。
亭中有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在一起饮微温的酒。
他们兴高采烈地聊天、赋诗,因而把帽子往后推,把袖子稍稍撂起。
在湖中倒映出小桥,像玉色的新月,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头脚倒置地在琉璃亭中饮酒。"
这是怎样的美呀!当“那小帽微微卷起”的乐声自歌者的唇间迸出之时,我的泪,就那样止不住地,扑簌簌地下来了。
二
我此前并不爱饮酒,然而经了几件无奈之事后,开始喜欢酒的滋味。这也像我以前并不爱郁达夫那样,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沉沦有什么好;也曾鄙薄钱钟书的书袋学究气,指斥为“钱嘉余孽,考据穷酸”。但是,人的趣味是会改变的。比如看郁达夫的小说,却惊艳于他的诗;又见他推荐吴梅村的诗,就去瞧瞧那个“浮生所欠惟一死”的诗人滋味。在我看来,马勒就隐隐有吴梅村的苦意。当然,苦的内容不同,但苦涩的滋味,却几可勘同。
不能体会人世辛酸无奈的人,是不能体会马勒的。这是我私底下的一点窃想。1907年夏,马勒开始创作《大地之歌》。此时,他的年仅四岁的长女不幸夭折,同时医生确诊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身为圣徒的犹太人马勒此际苦闷是可以想见的。早先在童年,12个马勒兄妹断断续续活下来4个;最小的弟弟,曾在马勒的怀中死去。可以说,死亡在马勒那里,是一个恒久的、不时就冒出来的主题。持奉上帝甚殷的马勒,此际估计对上帝的如此让人恐惧,也感到有些不耐烦、甚或有些恼怒也未可知:上帝若褫夺我的所有,自然没什么怨言;可是于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何止于为了显示您的尊严与威力,就假祸于她?况且,那四岁孩子娇怯柔媚的眼神与对上帝的虔诚,难道换来的就只是这个吗?既然如此,那我对于上帝的这番虔敬,又是什么道理?天堂虽在,可我也未必就冲着那天堂去呀。
影响马勒的,还不仅仅出自生涯遭际。当此之时,尼采学说正大行其道。对于生存意义极度敏感、对于生死态度执着设问的马勒,不可能感受不到来自尼采的冲击。爱女离世的悲伤,信仰凋落的迷茫,加之生之困惑的影响之下,马勒悲不能抑,只好躲进海岛。
一位朋友早先曾送给马勒一本汉斯•贝特格的《中国之笛》,作为他假期的读物。这本德文版的中国诗集中,诗意难以捉摸、无以名状,正符合他当时的心境。迷茫的马勒在此遭遇了中国哲学与中国诗人的放旷寥落和潜情释悲。这本经过汉语弄成法语再搞成德语的册子,诗句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是以在大地之歌中的《青春》一章的原诗,成了考验中国学者的一道难题。这且不去说它了。
且说马勒在读这本书。春天里的醉汉,根本不管春天与我有什么相干;既然这微渺的生命不过是蜉蚍眨眼与隔墙花落,那么何妨沉醉?我恐夜深花睡去,人与花皆睡,醒了再醉呗,反正眨眨眼的事,有什么呀?再说送别罢,人生不胜依依之情,那又怎样?我在披拂著萝藤的小路上拨弄著琴弦,等着我的友人来访,可是等啊等啊他也不来,夜色沉了,山鸟也静了,这美丽的世界呀!且让我永远沈醉在这爱与生命之中罢!
三
周作人曾经在《俺的春天》里引用小林一茶的俳句来咏叹死去的幼小女儿: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这样。”
我在马勒的中间三章里就听到了这一咏三叹。这咏叹中最核心的词,是“虽然”。尘世微茫,露水苍苍,一介肉躯,何以驱遣?
海德格尔曾经用“向死而生”来形容人的在世存在。死亡是一个背景,一个搁置在那里的永恒;而生之淹促与微小的欢乐,与永恒的死亡和尘世的痛苦比起来,无疑是不成比例的。然而,生之灿烂,生之光华,生之熠熠,也正是因了这死亡的底子,反倒更加清晰明澈了。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自第三章《青春》开始,四章《佳人》、五章《春日醉客》,描绘的正是这回光返照般的灿烂。也许正因此灿烂之短暂,才愈加撼人心魄。
有一日听杜近芳与叶盛兰的《柳荫记》,听到最不忍处,是梁山伯的两次笑声。京剧里的小生笑起来本来就干瘪无力,像是憋着嗓子挤出来的干咳;偏这梁山伯的欢乐,挤出了我的眼泪。其中的两处笑声分别来自如下两处场景:
一是梁山伯来祝家,祝英台来不及换装,就以女儿装束见了梁山伯,并说明自己乃是女儿身。梁山伯就问,如此阁下就是我那应台贤弟了?祝英台脆生生地说,是呀,是呀。梁大笑。过了一小会儿,这梁呆子又问,那,既然贤弟就是女儿身,又怎么将那九妹许配与我啊?应台又说,哪里有什么九妹,应台就是九妹啊。呆子呆了片刻,又大笑说,如此说来,贤弟是自许婚配了?应台说,正是。梁山伯又大笑。
这戏里,梁山伯统共就笑了两次。也就是这两次,让人觉得不胜悲凉。因为中国人对于梁祝的故事是熟悉的,正如马勒熟悉死亡的味道;可是我们正因为知道这悲剧、这死亡就在后头,才分外觉得这笑声刺耳,觉得它不胜其情。想来那不喜欢聚会的林黛玉,恐怕也是怕这热闹背后的寂灭吧?
四
虽然,是露水的世,那我们怎么过?
自汉代乐府诗歌以来,没有信仰、只有现世生活的中国诗人就用“沉沦”的态度来打发这漫漫人生。“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会须一饮三百杯,莫待金樽空对月”。林语堂说及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不过也就是“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可是马勒理解的在世沉沦,还不仅于此。
青春的欢乐与宴饮是必须的;马蹄声里的青骢少年与采莲女子的波光也不可少;可是这还不是全部。沉沦,不是顺着这世界就一路浩浩荡荡地下去,而是要清晰地、历历地、生动而澄明地显现出生的光华来。衣袖微微卷起,朋友宴聚,手持螃蟹的同时还要清晰可辩地嗅到菊花芳香。菊花恣意、饱满,充满人世的暄腾;就着菊花的酒杯里,也一定要临水照镜般照出这饮酒人的灼灼浓烈和绚烂意象。那彼时眼波,那彼刻欢乐,都与此刻的杯中酒一道,干冽辛辣地浇在这肉躯之内。既然生死有命,那么谁还能剥夺我这在世的片刻欢乐与刹那闲愁?谁还能阻挡那青油小车内佳人递出的一只纤纤素手?谁还能阻挡隔墙花下的一声轻叹与随风而逝的一行诗歌?生命打马穿过无垠的浩野,冷冷的风声中既无过往又无前程,那么何不珍贵这短暂的一刻,让生命生动地沉沦在这不能追索的早晨和黄昏?
海德格尔把在世存在的状态称为“沉沦”之时,还弄出了一个“本真生存”与“非本真生存”。海氏言语晦涩之外,逻辑夹缠不清,理解起来不免有些难度;可是举举例子也不难理解,试以李白在《大地之歌》中的诗句辩之:“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 /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 /悲来乎/ 天虽长 /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 且须一尽悲中酒”。在这里,三尺琴声是本真的,而金玉满堂则否;悲中酒是实在的,而坟上月只属于他物。
即以马勒的心情而论,则这酥醉的苍凉,正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味道;那青春的幽幽艳歌,与紫骝马上的少年深情,都是这真实人生的一部分。然而,青春易逝,韶华难再;虽有瓷亭中小帽微微卷起的欢乐宴饮,可明年此季,这花下又是何人?直是叫人唏嘘悲叹。在悲叹的底子之上,这欢乐、这惆怅、这心酸满腹与哀怨情愁,却变得更真实、更动人了。
在《大地之歌》的最后一章,讲的是就是告别。告别一章的总长度,竟然与前面四章的总长度相等。可见这依依之情,不舍之意是何等绵长。先是等待友人而友人终不至,后是王维的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告别并不是对死的畏惧,也不是对生的留恋,只是依依。告别本身不见得多难,难的是回顾过往。情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人世的记忆之上,有我们行进过的行行脚印,有我们倾洒过的泪水,有那隔岸的歌声与回首的眼眸。而告别,预示着这一切将不在,代之而起的,是他人的眼泪,他人的悲伤、欣喜。隔岸的樱花又开,可是那一株树下,可有我熟悉的友人走来?那么,作为这个曾经历过尘世的我,又怎样知晓“我”曾存在过的事实?我不怕那死亡,也无惧这无常,只是这惜别之时,不免依依罢了。
马勒到此还并不就完了。他在告别之际,并没有哀怨彷徨,而是充满了深情:“春天降临,大地仍将是处处鲜花,处处绿茵。遥远的天国,无处不闪耀永远的蓝色,永远……”
生命在对来世的缅怀中,留下了马勒最深情的一瞥。这一次,是心甘情愿地离去。因为即使面对无常的一生,他也算历历地、生动地、无憾地经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