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刚开始学“音名”时,老师告诉我们,1234567这七个音的音名分别是CDEFGAB,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从C开始呢?为什么不按字母顺序用ABCDEFG,非要这么颠三倒四呢?
当时我有一个直觉——开始制定音名时,顺序一定是ABCDEFG,决不会是这样颠三倒四,一定是后来演变过程中才变成现在这样。
不过当时也就是这么随便一想,没敢问老师,估计就算问了,也不会有什么答案,还得遭到全班同学的耻笑(我提怪问题不止一次遭耻笑,见博文《打破砂锅璺(问)到底》)。
一、网上没一个答案令人满意
这不,我刚刚在网上看到许多人也在问这个问题,但答案没一个令人满意,没一个能解释音名为什么会这样颠三倒四,甚至有的还所答非所问。比如:
你问的问题本身没意义(自己不懂,不会回答)。
钢琴字母CDEFGAB是国际通用的音名(废话)。
la是国际标准音,因此用A表示,而人们习惯性从do,re,mi开始唱音阶,因此C音便成了排列在最前面的位置了(真是因为la是国际标准音才定为A吗?不见得吧?又,为什么习惯性从do,re,mi开始唱?回答不了)。
do是唱名,与绝对音高(频率、波长)无关,每个大调主音(第一个音)的唱名都是do。C是音名,与绝对音高挂钩,C大调主音就是C(答非所问,而且他用的是首调概念)。
音名的绝对音高是音乐家和物理学家在19世纪时确定的,基准是高音A(440Hz),也就是小提琴A弦空弦音。其他音名都是按十二平均律算出来的(同上面)。
命名的时候确实是从A开始的,而不是C(说得对,但为什么?说不出来),国际标准音高440Hz定义为A(同上面)。
…………………………………………
这么多答案,没一个能说清大家的疑问。我年轻时也玩过乐器,退休后上了几年琴班,增加了更多的乐理知识,渐渐地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当然,这是我猜测的,但你可以看看是否合理,是不是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二、以谁为主音取决于大调还是小调
我的猜想是:
一开始创制音名时,一定是符合字母顺序的,是ABCDEFG,而不会是匪夷所思的CDEFGAB。所以我猜想,现在我们用的音名应该是欧洲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创制的,当时在他们那里,la的确是排在第一位的,当时这七个音的排列应该是:la、si、do、re、mi、fa、sol,而不是像现在世界通用的这样:do、re、mi、fa、sol、la、si,所以给他们命名相应的音名时,很自然就用字母表的前七个ABCDEFG。第一个音la当然就是A。
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排?这就取决于大调和小调的不同。
我们学过大调和小调,也学过唱名do、re、mi、fa、sol、la、si(或ti)(即1234567)。大调的主和弦是:(简谱)1、3、5,歌曲开头和结尾在1、3、5(结尾特别在1上)的即为大调;小调的主和弦是:(简谱)低音6、1、3,歌曲开头和结尾在6、1、3(结尾特别在6上)的即为小调。
那么大调和小调的曲子有什么区别呢?一般地说,大调明亮,小调柔和;大调像太阳,小调像月亮;大调式的音乐在情绪上表现出的一般特点是:庄严、肃穆、雄壮,或者热情、愉快、积极向上,而小调式的音乐一般表现出情绪是:抒情、伤感、思念等。适合于表达悲哀、忧郁、思恋或怀念的感情。如夜曲,表达爱情的乐曲和哀乐,常用小调来写(但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很多大调音乐富有小调的特性,反之亦然。)
小夜曲,表达爱情的乐曲和哀乐,常用小调来写
举几个咱们中国人都比如熟悉的苏联歌曲。
比如《祖国进行曲》(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这是典型的颂歌,以5开头,以1结尾,属于大调。而《山楂树》,这是典型的爱情歌曲,以6开头,以6结尾,属于小调歌曲。
现在的第一个音为什么是C而不是A,答案就在这大调小调里面,听我后面的分析。
三、现在我们用的音名源于当年小调盛行的爱尔兰
西方音乐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成好几个不同的体系。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德奥体系与其它各国也多有不同。世界各国因音律、文字和历史渊源的不同,所用的音名也各异。中国、印度、阿拉伯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体系。几种较常见的音名如下:
我们可以看出,美、英、德、日等国家用的是字母体系(英德大致相同,德语以H代替B),法、意等国家用的是唱名体系(意大利语和法语则基于《圣约翰赞美诗》(Ut Queant Laxis)的歌词,从下至上称为Ut、Re、Mi、Fa、Sol、La,意大利语再把Ut改作Do,La之后又加上Si。)
因为近代英美文化的强势,现代音乐在音名上取了英美体系的七个字母,而把意大利体系的那一套称为“唱名”,其实他们分别来自不同体系,并不同源。
由此可知,现代所谓的“音名”并非德奥意这几个音乐大国发明的,而是由当时处于音乐边缘地带的英国发明的(美国是后来由英国分出去的)。
那么当时英国人发明音名是怎样一种背景呢?我从网上查得这样一条资料:
“因为音名是英国人开始用的,而爱尔兰乐曲很多小调,主音是la,所以他们就把音名A给了la,这样do就是C。”
由此可知,当时英国发明音名主要根据小调为主的爱尔兰乐曲为依据,小调的主音是la,它当然要排在第一位,即:la、si、do、re、mi、fa、sol,于是按照字母顺序,ABCDEFG就分别给了这七个音。所以第一个音就是A。
据我所参加的音乐群中一位指挥家老师说:“欧洲古典音乐一直以大调为主”,所以do是主音,要排在第一位。现代音乐把英国的音名体系拿过来,但也得服从大调排列顺序,do所对应的C音要排第一,于是就成了CDEFGAB。
网上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用英语字母A、B、C标注方法是英国人的发明,爱尔兰民歌又是小调的,也就是A、B、C、D、E、F、G这种标识方法。流传到欧洲大陆后,它非常有用,但大陆用的却是大调音阶,为了保持原来的音名,就变成c,d,e,f,g,a,b,了。”这说法跟我们上面所说的大同小异。
总之,音名起源于当年小调盛行的英国,以la为主音,排第一位,所以把A给了la。而现代音乐的主源是德奥古典音乐,他们盛行大调,do为主音,排第一位。现代音乐中的音名按大调排列,所以第一个音就成了C,源自英国的ABCDEFG也就变成了世界共用的CDEFGAB。
一句话,现代音乐源自不同的几个体系,各自不同的标准混在一起,你小调,他大调,于是就产生了现代这种看起来不合理,不易理解的怪现象。
声明一下,我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见得正确,供大家探讨。
四、真是因为la是国际标准音才定为A吗?
网上有人说:“因为la是国际标准音,因此用A表示。”真是如此吗?
现在看了我们上面的分析,这种说法应属想当然耳。la是国际标准音这事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据网上资料,1834年,一批物理学家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开会,把标准音定为a1=440HZ。被后人称为“第一国际音主”,也叫“演奏会高度”。到189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音乐家与物理学家委员会”会议,经过多次争议,决定a1=435次,这就是“第二国际音高”。1939年5月,英、法、德、荷、意等国的代表,在英国伦敦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上,决定仍使用“第一国际音高”。我国常用的定音器,就是按a1=440次制作的。
而欧洲各国的音乐传统都很久远,英国人根据苏格兰小调发明音名,应该早于国际会议标准音的确定,当时还没有标准音的概念。la之所以定为A,完全是因为在小调歌曲中,la是主音,排第一位,跟国际会议确定的标准音应该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