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板胡>板胡教程>

豫剧板胡调音技巧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4-1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管弦乐)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也称“主奏乐器”或“主弦”。在解放前后很长一个时期中,豫剧伴奏都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场音乐的起伏,都全靠板胡来带领。托腔、保调的重任也靠它来完成,甚至一些效果音响也由板胡承担。在业余的豫剧演唱活动中,往往一把瓢就代表文场的全部乐器了(至今也还是如此)。随着豫剧音乐的发展,乐器逐渐增多了,但板胡仍然是主弦。

  豫剧板胡作为地方戏曲-河南豫剧伴奏的主要乐器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极强的地域性,同时在伴奏乐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试想如果一个豫剧伴奏乐队板胡琴师演奏效果不好,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乐器问题,尽管演员演唱的很好也难以达到完美的整体效果。因此对于专业琴师来说拥有一把可心的板胡十分重要,可起到增色的效果。同样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有一把顺手的板胡也十分重要,本来技术基础就不太好,乐器再不好,演奏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时间久了难免会失去信心,可能再也不想学了,因此对于初学者乐器同样很重要。

豫剧板胡调音技巧

  豫剧板胡的调试相当于钢琴或其它乐器的调音,如果想调到最佳状态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本人为业余爱好者,因喜欢豫剧板胡的音色,尤其是传统的豫剧板胡音色,曾经对不同口径的瓢进行过尝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为了相互交流、积极参与,本人愿谈点调试过程中的个人体会,谨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可共同商榷,以便共同提高。

  当你买到一把新的豫剧板胡,首先要看琴杆质量如何,最好是小叶檀、檀木、老红木或其它红木类,如果琴杆好说明有可能调理出高质量的板胡来。有一个好的琴杆后,就可以选择琴筒了,琴筒俗称瓢,是椰子壳做成的,通常买琴时带的琴桶是可以使用的,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调在最佳状态,制琴师往往给出你修理的余地,更明确的说往往琴桶的面板较厚,其音量一般不大,因此需要根据自己喜欢的效果如音色、音量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琴桶面板的薄厚,其面板的材料为泡桐,最好是兰考产的泡筒,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较为湿润、土质条件适合优质泡桐的生长,因此适用于豫剧板胡的制作,如果你买的琴其琴筒面板是兰考的板,就可以适当的将其磨薄,如用中粗砂纸一边磨一边试音,如果你认为板不好,可以换块板,板的厚度一般选择在3-4毫米为宜,板材可选择做风箱用的泡桐木,因为经多年老化,其质地已不再那么硬,或者说密度不那么高了,因此板适当厚一点也没关系,音量还是能够出得来的,切记板不能太薄,板太薄音质发康,太厚也不好,太厚音质发尖,听起来不柔和。

  关于瓢的大小每个人根据爱好不同,可有不同选择,一般10厘米到11厘米之间为好,通常10.5厘米为宜,生长期长、薄厚适中或偏厚的椰壳为佳,因为琴筒为共鸣箱,其口径越大低频成分突出些,反之口经越小高频成分突出些,例如晋剧伴奏用的琴筒口径较小,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成分被突出,听起来风格独特,适用于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伴奏,但不适于豫剧伴奏,因豫剧目前较多女声定调在降E,就是说其音高不是很高,一般女同志都能唱得上去,因此豫剧板胡要想很好的和唱腔配合,不能用太小的琴筒,否则声音太尖,听起来不舒服,不能很好地的和唱腔揉和在一起,或者说不和谐,太大也不好,其声音发暗,或者说不够明亮,很难出效果。

  以上谈到琴筒大小和琴筒面板的薄厚是调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即琴筒面板的薄厚非常重要,豫剧板胡的音色和它关系很大,但是别的部件也很重要,如果一把板胡演奏起来得心应手,听起来悦耳动听,其它因素绝不能忽略,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它部件。

  大家知道,板胡有琴杆、琴筒、琴拓、琴轴、琴弦、码子、千斤、弓子等组成,这些部件无一不影响琴的音色。豫剧板胡是地道的民族乐器,它的基本原理可简单的理解为机械振动,即弦与弓毛磨差产生振动并通过码子传导到琴筒,琴筒相当于音箱,将声音能量聚在一起,等效于把声音信号进行选频、放大,具有选频能力的部件一定象滤波器一样,会有谐振的功能和一定的频带宽度,后面的调音还会提到,此处不理解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将高频和低频成分进行了抑制,将豫剧需要的频率成分提取出来并加以放大,声音效果也就是目前的豫剧板胡音色。

  以上谈到音色,什么音色?音色即声音的色彩,它可以用明亮、欢快、暗淡、凄惨、悲痛等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是豫剧板胡的音色,本人认为最能结合豫剧韵味色彩的板胡声音为豫剧板胡的音色。我们定义好豫剧板胡的音色以后便可以以此为努力方向进行调音,就是说根据自己向往的音色进行调试板胡,上面已经提到打磨琴筒面板的厚度是一种好的调音措施,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结合使用的琴弦进行,如果你喜欢声音亮丽一些,可用细一点的琴弦,此时琴筒的面板不宜太薄,出来的声音会亮一些,但音量一般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厚实,但演奏起来轻巧、自如,尤其是滑音、揉弦等表现起来较自如。如果你喜欢声音厚实些,可用粗绳豫剧板胡弦,例如星海牌粗绳板胡弦,此弦演奏出来的声音厚实,如果琴筒大小适中,琴筒面板薄厚适中,演奏出来的效果具有传统味道,但是需要一定的基本功才能较好控制乐器,因为调到降E调后,琴弦绷得很紧,基本功不好演奏起来比较费劲,建议初学者重视基本功练习,开始阶段可以先练力度,待手上有劲以后再练其它技巧。

  本人在使用粗绳琴弦调试过程中发现有的声音很好,有的声音不好,如何调好每一个音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因此这里谈点个人体会供参考,豫剧板胡定弦为4度弦,以降E为例,外弦空弦为“6”,外弦一指为“1”,二指为“2”,依次类推。内弦空弦为低音“3”,一指为低音“5”,。一般情况下要求“2”和低音“5”亮些为好,因这两个音用的很多,但往往这两个音好时外弦“3”音不太好,或“1”音音量不够大,此时可以将千斤往上打一点,使琴弦绷得紧一点,如果高音“3”还不好,可以用细砂纸将外弦打磨细一点再试,如果外弦“1”音量小,说明琴筒面板较厚,可适当将板磨薄一点再试,如果低音“5”好,往往“4”也较好,此时内弦“6”也应差不多,一般情况下,内弦“7”都不太好,因用的较少,可不必太强求。

  调试过程中千斤的位置以自己的把位来定,但不可太靠下了,由于音高一定千斤太靠下弦拉的不紧,此时声音效果出不来,因此调音时的原则是,只要你的把位感到不别扭,千斤应适当放高些,千斤的材质以硬木为好。

  另一个重要部件是琴码,琴码最好是用豫剧琴码,因其底面、高度、软硬度适合豫剧板胡,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做适当调整,如果瓢比较小,琴码的底面应该小一点,否则压音,此时可以用砂纸磨一下使底面小一些,反之亦然。在调试过程中可适当上下挪动琴码的位置,太靠上声音发尖,虽然拉起来比较舒服,但板胡的音色出不来,听起来别扭,码子太靠下往往外弦“3”不亮,因此可以反复调整,直到满意。总的原则是内外弦的每个音都要照顾到,从原理上讲也是谐振原理,就是通常说的共鸣,当弓毛和琴弦磨差产生振动再经过码子传导到共鸣箱,共鸣箱有一定的带宽,就是说不一定对每一个音都会出现很好的效果,例如当外弦“2”很好时,右手拉,左手按弦,此时即可出现非常明亮的效果,或者说共鸣的效果,内弦“5”也一样,当你调到这种状态时就差不多了,此时需要细调了,就是说这两个音可以适当的好,不能是最好,目的就是要照顾到其它的音,或者说要得到一个合适的音的范围。此时应该挪动码子、挪动千斤,将外弦其它音都照顾到,调整方法前面已进行过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有的爱好者买了新琴自己不敢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不要紧,目前的琴桶是用椰壳和面板粘连起来的,用乳胶也可以,但不能碰水,否者极易开裂。本人认为用乳胶有一定好处,如一次粘不好可用水泡开再粘第二次,因乳胶溶于水,所以就非常灵活了。

  关于琴弦的使用每个人因喜好不同认识也不尽相同,最好用不同的琴弦多试试,另外可请专业琴师多听听,让他们多提意见,不可自以为是,要让大家都认为好才是把好琴。

  豫剧板胡的产生,必须先提到豫剧的产生。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豫剧班子级成只有三五人。一人唱,顶好几个角色,略相似于现代的曲艺中说书的。所谓的文场(也就是乐队伴奏),有一鼓板,一皮嗡(皮嗡类似现在的京胡)。好一点的乐队会配有皮鼓、三弦、一个筒子、一个椰胡,其中椰胡也就是豫剧板胡的前身。椰胡原产于我国的海南省,上世纪30年代初,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艺人为避抗日战乱,大部分逃至陕西西安一带卖艺糊口。艺人们相互搭班唱戏,不同剧种,不同风格的互相交流,使豫剧板胡得到了第一次改良革新,并开始借鉴兄弟剧种的一些演奏方法,进入上世纪50年代初,板胡彻底替代了皮嗡,正式成为豫剧的主奏特色乐器。

  因本人为豫剧板胡业余爱好者,虽摸索了较长时间,但毕竟不是专业制琴师,以上见解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对豫剧板胡的初学者有所帮助,谢谢!欢迎交流分享!

相关文章 推荐

板胡经典作品《影调》教学纪实
人气:118
板胡视频教学
板胡经典作品《影调》教学纪实
板胡声音为什么很小?板胡声音小的原因
人气:715
板胡维护保养
板胡声音为什么很小?板胡声音小的原因
板胡演奏常出现的问题应对方法
人气:343
板胡百科
板胡演奏常出现的问题应对方法
浅谈评剧板胡的指法
人气:270
板胡百科
浅谈评剧板胡的指法
世纪乐典CD01 | 中国板胡京胡名曲典藏专辑APE音乐下载
人气:276
板胡下载
世纪乐典CD01 | 中国板胡京胡名曲典藏专辑APE音乐下载
板胡基础课程(纯干货分享)
人气:123
板胡视频教学
板胡基础课程(纯干货分享)
豫剧板胡教学
人气:130
板胡教程
豫剧板胡教学
豫剧板胡的渊源
人气:192
板胡百科
豫剧板胡的渊源
秦腔板胡演奏家:杨满元
人气:359
板胡名家
秦腔板胡演奏家:杨满元
板胡演奏家:吉喆
人气:621
板胡名家
板胡演奏家:吉喆
豫剧板胡定弦方法
人气:1569
板胡教程
豫剧板胡定弦方法
板胡四度定弦法技巧
人气:1323
板胡教程
板胡四度定弦法技巧

大家都在看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管弦乐)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也称主奏乐器或主弦。在解放前后很长一个时期中,豫剧伴奏都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场音乐的起伏,都全...

板胡教程 276 阅读

关于板胡演奏持弓方式

关于板胡演奏持弓方式

板胡演奏持弓方式的大与小 持弓法和运弓法是密切相关的,板胡弓法是决定音色和音量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了妥切得当的持弓方法和运弓方法,才会呈现出尽善尽美的运弓技巧,才能出神入...

板胡教程 89 阅读

秦腔板胡运弓的基本动作要领

秦腔板胡运弓的基本动作要领

人们常说:三分指法,七分弓力,足见运弓的重要性。不管秦腔板胡演奏技术如何发展,但运弓始终是最核心的技术环节,是衡量演奏功力的关键因素。业余演奏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

板胡教程 320 阅读

板胡的定弦和变弦教学

板胡的定弦和变弦教学

定弦和变弦 板胡定弦与二胡一样,内外弦定成纯五度音程关系,如内弦定5,外弦则定2;内弦定6,外弦则定3;内弦定3,外弦则定7等。 在演奏时,通常作如下几种方法来处理。 【固定定弦】...

板胡教程 5495 阅读

板胡左手滑揉教学

板胡左手滑揉教学

板胡的揉弦方法,除上述所讲之外,还有两种方法会经常碰到:一种是滑揉,一处是压揉,这两种方法对于表现乐曲的地方色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滑揉 滑揉是从河南坠子的主奏乐器坠胡中...

板胡教程 111 阅读

板胡指法技巧有哪些?豫剧板胡指法练习方法

板胡指法技巧有哪些?豫剧板胡指法练习方法

板胡指法技巧有哪些?豫剧板胡指法练习方法 豫剧板胡为豫剧伴奏时所用到的指法技巧并没有像其它独奏乐器那么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技巧不用是不用,一旦运用技巧必须规范到位,不能似...

板胡教程 331 阅读

学习板胡的技巧

学习板胡的技巧

学习板胡要从最基础开始,从坐姿、持琴、持弓学起,掌握基本指法、弓法,各种调的练习等。 坐姿 平腿式:平腿式即坐稳后,两腿平放,两脚一前一后(左前右后),两脚尖成倒八字形稍向...

板胡教程 213 阅读

板胡的勾弦/弹弦和拨弦指法教学

板胡的勾弦/弹弦和拨弦指法教学

板胡勾弦,弹弦和拨弦多用于欢快、跳跃的乐曲中。其演奏方法是:用手指在弦上作向内或向外弹拨,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使乐曲更加活泼而有风趣。现将这三种指法分述如下: 【勾弦】...

板胡教程 245 阅读

板胡运弓技巧大全

板胡运弓技巧大全

板胡运弓技巧大全 第一,板胡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前臂、腕、指等部位协调配合,而以右前臂近肘部为总重心带动各部位来实现的一系列用弓的动作。 运弓时,总重心首先起动,然...

板胡教程 254 阅读

豫剧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介绍

豫剧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介绍

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中的主要领奏乐器,俗称主弦。它有一套独特的弓法运行。一般讲拉弓开始,推弓结束。曲中强拍或强位置的音都须使用推弓演奏,弱拍或弱位置的音一般都须拉弓演奏。...

板胡教程 255 阅读

板胡传统把位与新把位不同点?

板胡传统把位与新把位不同点?

板胡传统把位与新把位不同点 为了在板胡上演奏出更宽的音域,以满足乐曲内容的需要,就要改变虎口在琴杆上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换把。现行的换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换把方法。另一...

板胡教程 400 阅读

翁偶虹录音珍萃 | 谈程派艺术及程腔形成

翁偶虹录音珍萃 | 谈程派艺术及程腔形成

张景山 这是先师翁偶虹先生1990年代初期,在中央广播电台《梨园夜话》节目中,谈程砚秋先生艺术及其声腔形成的聊戏录音。翁先生与程先生相交莫逆,互为知音;翁先生曾以九字概括程先生...

板胡教程 97 阅读

板胡双音技术

板胡双音技术

也许你知道二胡很难拉出双音,板胡却不,它可以比较轻松地奏出。因为板胡的弓毛一般为扁平状,且面积较宽,只要把弓杆往上适当抬高,让弓毛朝内靠拢,贴紧胡琴筒体,两弦即可同时发...

板胡教程 281 阅读

板胡三种换弓方法介绍

板胡三种换弓方法介绍

板胡三种换弓方法介绍 换弓就是琴弓拉推动作的更替。结换弓总的要求是干净利落。换弓不单独使用记号,只要是曲谱中不用连弓记号⌒的地方,就都得使用换弓。 换弓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板胡教程 216 阅读

豫剧板胡调音技巧

豫剧板胡调音技巧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管弦乐)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也称主奏乐器或主弦。在解放前后很长一个时期中,豫剧伴奏都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场音乐的起伏,都全...

板胡教程 1115 阅读